《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其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书中丰富的奇珍异兽,神话传说,不但对后世诸如《聊斋》这样怪谈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妖怪文化”。
《山海经》在奈良时代(相当于中国唐朝)或更早已经传入日本。在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日本便有以山海经故事结合日本本土传说为原型而形成的图册《怪奇鸟兽图卷》出版问世。据说日本境内有四百至六百种妖怪,但70%的妖怪原型都是来自中国,只有10%是日本本土妖怪。《百*夜行》中的大量*怪就是撷取了中国道家“物久成精”的概念,破碗、杯盘、油灯、纸伞等物被*灵附着变成妖怪,在午夜的大街上群集行走,谓之“百*夜行”。
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我们很多人是通过《阴阳师》这类游戏,或是《犬夜叉》、《夏目友人帐》等动漫了解到日本的妖怪文化。鸟山石燕所作的《画图百*夜行》算得上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汇总精髓,但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山海经》的影子。
①大天狗和天狗
大天狗是日本最广为人知的妖怪之一,传说中是由崇德天皇化身而成。它和酒吞童子、玉藻前并称日本三大妖怪。《太平记》中记载,京都市上京区有一座白峰神社,里面祭祀的是崇德天皇。他在保元之乱中败北流亡到赞歧,写佛经以进上,上不受。怒,咒诅日本: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自此不食不修,愤懑而死,死状犹如夜叉。其怨灵变成天狗,持续在人世间作乱。于是在人们心中,天狗的首领就是崇德天皇的形象。
现在日本的一般说法认为,天狗有高高的红鼻子,手持团扇,身材高大并长有翅膀,穿著昔时武将的盔甲,腰际有武士刀,穿著日式传统高脚木屐,随身带着蓑衣以便随时把自己隐藏起来。天狗有着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据说那些修行未到火候、态度傲慢的山僧,死后会变成天狗。
天狗在中国的《山海经》中最早有记载,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文中所述,天狗是种像野猫而头部是白色的动物,是一种是御凶的吉兽。
后来天狗用来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将天空奔星视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变成了凶星的称谓。《史记·天官》记载:“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天狗的形象经过演变,成了拥有一对翅膀,长着坚硬的攻击力极强的鸟嘴,圆瞪着眼睛在天空中灵敏地翱翔的大鸟,所以它又被叫作“鸦天狗”。鸟山石燕《百*夜行》中的天狗就是这种形象。
②玉藻前和青丘九尾狐
和大天狗一样同为日本三大妖怪的玉藻前,是九尾妖狐化身而成的绝世美女。传闻中她貌美如花、温润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鸟羽天皇的宠妃,她日夜吸收天皇的精元,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取而代之,接管日本。窃国阴谋东窗事发后,玉藻前从宫中逃亡,最终被安倍晴明的后代安倍泰亲斩杀。
玉藻前的原身九尾妖狐,最初起源于山海经。《山海经·南次一经》中记载:“青山之丘,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先秦时期的九尾狐是一种瑞兽,有国家昌盛、爱情美满的象征。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便是出身九尾狐一族。《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涂山看到九尾白狐,以为为王之吉兆,乃娶涂山女。故有涂山之歌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彼昌。”
然而发展到《封神演义》时期,九尾狐完全变了性质,成为魅惑君王、祸国殃民的妖狐。书中在描写妖狐妲己被行刑斩首那一段,极力渲染她如何“娇滴滴”地把行刑*士迷得“软痴痴摊作一堆”,最后还是姜子牙用宝贝葫芦取了她的首级。小说《封神演义》的九尾狐狸精妲己形象,不但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女祸观念推向极致,也把“狐狸精”所蕴含的魅惑、淫荡之意深深地植入人心。后世作品深受其影响,甚至到今天,我们都习惯称长相妖艳、魅惑人心、不良于室的女子为“狐狸精”。
③苧和毛民国人
苧在日本的传说中是一种山巫,她的嘴很大,从一边耳朵延伸到另外一边耳朵,长而黑的头发覆盖了她的全身。根据古新鸿县的传说,有一天,苧突然出现在一群正在把麻纺成纱的女人面前,得到了女人们的同意后,苧开始帮助她们。女人们看着她都非常惊讶,因为她不断地把麻塞进嘴里,而抽出来的都是纺好的纱。苧飞快地以相同的方式纺好纱后,会走到门外突然消失。传说中,她在附近的石头上留下了的脚印至今可见。这个形象有点像《山海经》中的毛民国人。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耠,修耠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又有《海外东经》记载:“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意思是:有一个毛民国,国中之人姓依,以黍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耠,修耠杀了绰人。帝怜念绰人,便暗中帮助绰人的后代建立了一个国家,就是这个毛民国。这个国家在海外东北方,玄股国的北边,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浑身长着长长的毛发。
④魃和女魃
在日本,魃是天照大神,又叫旱母。传闻中她面似人身似兽,一手一脚,跑如风,一出现就会持续干旱,是一种引发旱灾的*怪。俗话说,旱魃一出,赤地千里。当遇到这种怪物时,要迅速抓住它,然后立刻投入污水之中。据说这样做之后,魃*会窒息而死,旱灾也会结束。
魃的原型应该是来自于中国的旱神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有人衣青衣,名曰*帝女魃。蚩尤作兵伐*帝,*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意思是:*帝的女儿魃,在*帝与蚩尤之战中止住风雨帮*帝铲除了蚩尤。魃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滞留人间。她居住的地方不会下雨。关于旱魃的形象在《神异经》中记载:“长三四尺,袒身,两目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而在中国的文化当中,烧死旱魃,可以迎来降雨,制止旱灾。
⑤川赤子和蛊雕
川赤子又名“河婴儿”,最初出现在鸟山石燕的古书《今昔画图续百*》中,是一种以婴儿的形态常在池塘、沼泽附近出现的妖怪。它喜欢在夜晚时模仿婴儿的哭声引诱、加害路人。川赤子经常在沼泽或池塘里哇哇大哭,一旦有人误以为是小孩溺水,循声前去营救,哭声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传来。当人们急忙去相反的方向营救,哭声又会变回原来的方向。如果这个人在来来回回的奔跑中慌了心神,就很容易掉到水里溺亡。在山田野理夫的《东北怪谈之旅》一书中,认为川赤子之所以会报复路人是因为他生前曾是被父母遗弃溺死的婴儿。
蛊雕是一种生长在河边的野兽,外形像雕鹰,头上长有角,叫声如婴儿啼哭,能吃人。川赤子像蛊雕,是因为它们都会发出婴儿般的啼哭声来引诱人。
《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意思是: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⑥犬神和犬封国人
犬神指狗死后留在世间徘徊不去的*魄,可以附到人身上。被犬神附身的人会不由自主产生歇斯底里的行为,或是莫名其妙地发高烧。犬神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传说在一只被绑着的狗的面前放上美味的食物,在它想吃东西的欲望最为强烈的时候,砍下它的头,祭祀一番后丢到很远的地方,就会产生犬神。也有说法是一只被人们丢在海中间岩石的恶狗,死后的灵*化为了犬神。
在鸟山石燕的《画图百*夜行》中,把犬神和白儿画在一起,画中穿衣戴帽的犬神傲慢的端坐着,白儿则表情谦恭的伏在地上抄写着什么。白儿是侍奉犬神的外形像儿童的妖怪,据说是那些被狗咬死的孩子的灵*。
犬神的原型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封国人,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柸食。”犬封国也叫犬戎国,那里的男人个个长得像狗,但身穿长袍,像人一般坐在地上,而女子都长得很美,长发披肩,短衣短裤。她们都要跪在地上捧着酒食向自己的丈夫进献,而且要低眉顺首,不能抬头仰视。在他们的家庭中如果诞生了男孩必定是狗的样子,而生了女孩长大后便会出落成美人。那里男子的地位很高,每天吃饭时妻子都要跪在地上,手捧食物向丈夫进献。
⑦穷奇
穷奇作为中国的四大凶兽之一,流传到日本不但多了一个名字,外形也有所变化。在日本,穷奇也叫镰鼬,镰,即镰刀;鼬,指一种身体细长、四肢短小的哺乳动物。所谓的“镰鼬”,是一个乘着旋风出现的如同鼬一样的妖怪。它手中拿着锋利的镰刀,会给人留下像锐器所割的伤口,伤口有时甚至会深及骨头,但受害人却不会觉得疼痛。在日本神话中,如果走在路上突然刮起一阵旋风,风停之后会发觉手脚上都是被利刀砍过的伤痕,就会被认为是一种叫镰鼬的怪物造成的。
《山海经》中关于穷奇有两种记载,《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山海经·海内北经》中也有记载:“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头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日从足。”它是中国古代传说里的凶神,喜恶恨善,颠倒是非。
⑧烛阴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传说中它的两只眼睛,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这个神的形象来自古代对气象自然地崇拜。
在鸟山石燕的《百*拾遗》绘卷中,也对烛阴有收录。日本版的烛阴仍以巨大龙神的形象出现,保留了它人面蛇形的形象,但遗漏了烛阴一目、衔烛等标志形象。
《山海经》作为“妖怪文化”的鼻祖,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净是怪物——浑身生羽的羽民国、口中吐火的厌火国、胸口洞穿的贯胸国、舌头倒着长的反舌国、纯男无女的丈夫国、纯女无男的女子国,更有形形色色、不伦不类的山中怪兽异鸟,可谓集天下怪物之大成,也难怪自古以来人们将其视为“古今语怪之祖”了。
然而,它的艺术创作价值不仅仅只是这方面。
《山海经》中的《山经》以山峰为纲,分门别类、具体而微地记载山地的地理、水系、动植物、矿物。这么看来,《山经》完全算得上是一本记录全面的自然地理志。
《山海经》中的《海经》原本不是书,而是图画。《海经》是“缘图以为文”,是对一幅传世古图的描述,先有图而后有书,我们看到的《海经》,是战国时期一位学者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描述。
《海经》中的《大荒经》也介绍了几十座山,乍一看更像是地理书,但它是一本关于天文历法的书。《大荒经》古图中明确地标明了作为这样一个四方基准的四极之山:东极之山为鞠陵于天,西极之山为日月山,南极之山为去痓山,北极之山为天柜山。四极之山和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观象授时体系,可以说《大荒经》古图就是一个坐落于群山之间的原始的天文坐标系。
不仅如此,它在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都有涉猎。《山海经》不但影响了日本文化,还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中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作巨大的艺术宝库,值得更多的人去探究和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