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发妻去世仅一年,71岁梁实秋就娶43岁台
TUhjnbcbe - 2022/12/25 0:18:00
医治白癜风偏方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74090.html

年11月3日,一架来自美国西雅图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从飞机上下来一位头发花白,皮肤白皙的老人,他系着一条黑色的领带。

来机场迎接他的,是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刘真。原来,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现当代有名的散文大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

梁实秋

发妻离世,梁教授著《槐园梦忆》深情悼念

很多人对梁实秋并不熟悉,他曾与鲁迅打了八年笔战,被鲁迅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想想,能招架鲁迅“比钢还锋利”的笔长达八年之久,还能予以反击的,定不是等闲之辈。

梁实秋最厉害的成就,除了存世的两千多万字的散文著作外,还有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女作家冰心与梁实秋是一生的好友。有趣的是有人发现,冰心只屑跟对感情极负责、私德无瑕疵的居家好男人来往,对徐志摩之流一直嗤之以鼻。

然而梁实秋却在古稀之年来了一把轰动社会的“*昏恋”,而且还是在妻子刚去世半年多后。不知冰心对此有何看法?

梁实秋抵台是受到当地友人的邀请。他们担心老年丧妻的梁老太过悲痛,于是请他到台湾散散心,顺便校阅《槐园梦忆》的清样。

《槐园梦忆》一书,是梁实秋为悼念刚离世不久的妻子程季淑而写的。

全文满怀深情地勾勒了他与爱妻从相识、相恋、结婚、相伴这近五十年来的点滴,细腻优美的笔调,拨弄着无数读者的心弦,感人肺腑的程度简直不亚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程季淑比梁实秋大两岁,两人于年结婚,恩恩爱爱过了四十七年。

然而就在年4月30日这天,客居美国的老两口正手牵手去市场买午餐食品时,程季淑竟不幸被市场门前一架梯子忽然倒下击中,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梁实秋与发妻程季淑

这突如其来的厄运让梁实秋目瞪口呆,他只有将其归于“命运”二字,甚至拿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来比较。

他在《槐》一书中这么写道:

“我象一棵树,突然一声霹雳,电火殛毁了半劈的树干,还剩下半株,有枝有叶,还活着,但是生意尽矣。两个人手拉着手的走下山,一个突然倒下去,另一个只好踉踉跄跄的独自继续他的旅程!”

然而梁实秋很快就遇到了陪伴他继续旅程的人。

仅半年后,梁教授遇人生第二春

11月27日,梁实秋已经在台湾度过了三个多星期。这一天,他在华美大厦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国际关系法教授谢仁钊。

他身边跟着一个40来岁的女人,是他的外甥女,也是台湾歌星,叫韩菁清。

谢仁钊和梁实秋聊了几句,便邀他一起去喝咖啡。没想到在咖啡厅,谢仁钊遇到了同样研究*治的美国教授大卫,于是二人便攀谈起来,无意将梁实秋和韩菁清撂在了一边。

为避免尴尬,梁实秋同韩菁清聊了起来。

“哦,你就是韩菁清小姐,我听过你唱的歌呢。”这是梁实秋的开场白。

之后,梁实秋对韩菁清的名字展开了研究,这可以说是学者的通病吧。他说韩的名字太拗口,要不就叫“菁菁”,要不就叫“清清”,怎么会叫“菁清”呢?

韩菁清

韩回答说:这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艺名。是从《诗经——唐风·杕杜》里的“其叶菁菁”一句找的灵感,为避免和其他人撞名,她又改成了“菁清”两个字。

接着,梁、韩二人又谈起了《孟子》、李清照、李商隐等,梁实秋对其扎实的古文功底感到惊讶,因为在他们这种文化人眼中,明星应该都是肚里没什么墨水的。

那一天,梁、韩二人相聊甚欢,相逢恨晚。

晚上韩菁清要去电视公司听课,梁实秋提出了送她过去。两人又畅聊一路,并一起在电视公司的餐厅吃了晚饭。

那一晚,梁实秋辗转反侧,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白天的种种画面,有一种异样的情愫从他的心头升起。

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昨天韩菁清给他留下的地址处,在楼下苦等伊人。然而韩菁清一直有晚睡晚起的习惯,直到下午两点,她才醒来,并拉开了窗帘。

梁实秋见状,赶紧爬上七楼,敲开了韩菁清的门。韩见到梁教授来访,惊喜万分地招待了他。

梁实秋发现韩菁清的房间里放着很多书,还有她练习书法的字帖。他感到更高兴了,因为自己也精通书法。

这天,两人又聊了很多。

接下来的11月29日到12月1日,梁实秋每天下午两点都准时来到韩菁清楼下,白天陪她聊天、逛街,晚上送她到电视公司上课,下课后又接她一起去吃宵夜。

这哪里还像个70岁的老头子,完全是一副年轻小伙子的样子。

爱情的种子就这样开始在这对白发红颜间生根、发芽了。

有一天,韩菁清对梁实秋说:“我愿为你做红娘。”

不料,梁教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我爱红娘!”

窗户纸终于被捅破,韩菁清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她左思右想,在12月1日给梁实秋写了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趁早了解我的为人”,意在暗示梁不要有“奇迹”般的想法。

但是梁实秋在收到信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猛烈地追求起韩菁清来,他在12月2日来找韩时,给她送出了第一封情书。

此后,梁教授的情书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他说:

“不要说是悬崖,就是火山口,我们也只好拥抱着往下跳”;

“莎士比亚有一短歌,大意是说‘爱从哪里生长?从眼睛里……’我起先不大以为然,如今懂了”。

韩菁清终于招架不住,于12月15日给梁实秋回信,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梁实秋收到信后,竟“热烈欢呼”起来。他们从此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个是名教授,一个是名歌星,两人整日出双入对,出现在台北的各个角落。

这种反常的迹象早已被新闻记者注意到了。只是一时拿不到确凿的证据,不敢发报而已。

分别七十七天,梁教授写了83封情书,达二十余万字

转眼时间过去了四十多天,来到年的1月10日。由于前妻程季淑的死亡官司还没处理完,梁实秋必须要飞回西雅图。

他在临行前,写信给韩菁清求婚了。

“分别”这种事对热恋中的人来说本就是很大的煎熬。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新闻媒体偏在此时突然将二人的恋情爆出,在台湾掀起了一阵舆论旋风。

青年时期的梁实秋

原来,在临走前,韩菁清将祖传的戒指送给了梁实秋当定情信物,梁将其戴在了手上,被一个朋友发现后询问,他大方承认:“韩小姐送的!”

不料,这消息在朋友圈不胫而走,接着很快就传到了媒体耳中。

于是,台湾报纸上开始大量出现如《教授与影星*昏之恋》之类的标题醒目的文章。一时间,外界的各种压力和闲话扑面而来,几乎将韩菁清压倒——

“你怎么这么傻呀,嫁给这么个老头子,你又不是嫁不出去了!”

“韩小姐,你很‘走运’呢,嫁了个睡在棺材板上的人。”

更有甚者,直接称韩为“收尸集团”的人……

韩菁清心里直叫苦:为什么就没有一个理解我的人呢?

虽然,追求她的达官显贵是不少,但她选择梁教授是有理由的,她爱他的才华,幽默与宽厚,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灵*上是如此契合。

她可怜巴巴地写信给梁实秋:

“亲爱的,我被人贬得好低,……我觉得我们是不相称的,‘不会在短期内成为事实’,现在你回头还来得及啊!”

梁实秋收到信后,赶紧回信安慰他的心上人:

“菁清,你在我心中占据最崇高的地位……我爱你爱到了崇拜的地步。如今有人侵犯你,那即是侵犯我。我气得浑身发抖。我请求你,千万保重!这种闲言闲语,不要认真。”

其实,梁实秋自己当时也是火烧屁股。主要原因,还是《槐园梦忆》的出版。读者感觉受到了欺骗,觉得梁在书中写的全是虚情假意!

他身边的学生也纷纷表示很失望,很愤怒,他们甚至组成了“护师团”,不让老师跟一个歌星结婚;

他的一些老朋友更加义愤填膺,纷纷写信,说如果他和韩菁清结婚,他们就不再跟他交往!有的还说他“晚节不检点”。

当然,也有人是站在梁、韩这边的。

比如梁实秋的几个孩子,他们都很理解父亲,甚至催其赶紧回台,给予受到舆论界不正抨击的韩菁清以安慰;再比如梁实秋的个别几个学生。

但总体上,还是不看好的人要多得多。

身在美国的梁实秋不断给韩菁清去信,给其鼓励与安慰,字里行间满是深情。

这里有一组惊人的数据:

自梁、韩分离后的七十七天,梁实秋给韩菁清写去了83封情书,多达二十万字以上!

梁实秋本人对此似乎还不甚满意,他在一封给韩菁清的信中说:“如果我任性的话,还不止这些”。

喜结连理,共度十三个春秋

终于,韩菁清在年3月29日夜里,等到了她的从西雅图匆匆赶回的梁教授。

两人于5月9日,在台北国鼎川菜馆正式举行了婚礼。

也许是受够了那些流言蜚语,他们的婚礼非常低调,只宴请了两桌人:一桌是至亲好友,另一桌是台湾电视公司编导研究班的同事。

然而,还是有大批记者得到了消息,匆忙赶到现场,梁、韩只得再临时加了两桌记者席。

梁实秋与韩菁清结婚照

看到梁实秋与韩菁清结婚,外界又有话说。此次,他们从“说客”变成了“预言家”——

他们预测梁、韩的婚姻,“短则三天,长则三个月,必然劳燕分飞”;有的人甚至因此下了*注,*他们多久分手。

然而梁、韩却用事实“啪!啪!”打了这些人的脸:他们一直恩恩爱爱地共度了近十三个春秋,直到梁实秋去世为止。

两个年龄差异巨大,个性、作息习惯又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精神与灵*的契合过得有滋有味。

渐渐地,当初那些不看好二人的“说客”“预言家”们,都纷纷闭了嘴。

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民众可以赴大陆探亲。

这可高兴坏了梁实秋夫妇,尤其是梁实秋,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他急不可待地想要回到北京内务部街的故居去看看。

然而不幸的是,他先前所说的“命运”一词,又找到了他的头上。

他于11月1日夜里,突然感到心脏不适。而当时韩菁清刚好不在家,梁实秋急忙给自己刚搬到台北不久的小儿子文骐打“快来!我心脏不好!”

等文骐赶到后不久,韩菁清也到家了,他们急忙把梁老送到了台北中心诊所。经诊断,梁实秋是“心肌梗塞”发作,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

韩菁清于是日夜守护着所爱,梁实秋感到自己挺不过这一关了,他数次紧紧拽着妻子的手,虚弱地说:“菁清,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

11月3日八时二十分,一代文学大家梁实秋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4岁。

11月18日,梁实秋身穿四季寿衣,头枕绣花枕头,身盖绣花被子,身边放着其生前的著作《雅舍小品》,被安葬在了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墓。

这位思乡的老人最终没能回到故乡去看一看。

他的墓碑由所爱韩菁清亲笔题写“梁实秋教授之墓”,黑底金字,闪闪发光。

不同于梁实秋,失去了挚爱的韩菁清此后一直没有再婚,她守寡逾八十个月,独守寒舍,与寂寞为伍。她一直深深思念着丈夫,四处为他的遗作出版而奔走,以慰先生之志愿。

年8月10日,梁实秋去世后还不到七年,韩菁清也因病跟随爱人的脚步而去,年仅63岁。

这一段轰动一时的“白发与红颜”的故事到此落下帷幕。

他们之间谁付出得更多,谁的牺牲更大,谁的爱更可贵?我想,答案已经在每个人心中。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妻去世仅一年,71岁梁实秋就娶43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