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精神故乡
李本聪
建了新居,有了书房,那一天,来了些学生,七手八脚,把我的旧书从老屋搬到书房去上架。地板上,书叠成山样,我坐拥书城,我拍打擦拭,我清理,我摩挲,我分类……亲切感如阵阵暖风袭来,多么的惬意,我浮想联翩,这些书!还有由书衍生的故事!我觉得我不是在清理书,我是在审视故乡,审视由书建立起来的我的精神家园。
——题记
孔子·荀子·苏霍姆林斯基
中国教育的源头在孔夫子那里。怎样做教育,怎样做人的教育,先师有过很好的思想。《论语》是经典,但对于我辈来说,由于先天学养不足,读起来往往被艰涩,被背景所阻,理解不是很到位。一边读原文,一边对照注释,一边看译文,一边调动生活经验参与理解。当我从卷册里走出来,在感概良多的同时,也折服于这位伟大智者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这是一部伟大著作,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论语·为*》一篇,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触摸这四个字,咀嚼这四个字,我心头一震,眼前一亮,拨开云雾。教育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二千五百年走过,到今天,你要搞好教育,还得谨守先师告诉我们的真理,因为这是居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永远不会改变的。如今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风靡世界,认为不同学生拥有不同智力,孔子认为“材”不同,教育培养的方法也不同,二者异曲同工。
打开《论语》,教育警句扑面而来“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本书,给了我无尽的启迪,当然也是我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向孔子学习,如何为师。
荀子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一,他的作品我只读过一篇——《学记》——光辉的教育著作。《史记》记载荀子“三为祭酒”,官做得不小了,韩非、李斯这些古代有名的思想家,均出自荀子门下,可见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老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语)
玉石虽然美丽,但如果不加雕琢,一样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有天赋,但你不用来学习,一样不明白道理。
——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语)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的。
这些话,流传千古,指引千古,不在乎文字,而在乎文字揭示的教育道理,你不能违反。读《学记》我总在想,古人说“三十岁前动手,三十岁后动口”。荀子一动口就了不得,以一生的功力来著述,学问做到那个程度,世事都看透了,写下的文字掷地有声。人的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聪明并不可靠,奋发努力,刻苦用功,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谁要是违背了,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学生向老师学习,因为老师拥有知识,这当然是对的,但荀子已经注意到了,做了研究,学生根本就不是一张白纸那样,他们仍然有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教学是一个双方互相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相长”这句话开辟了一个教育认识的世界,创立了教育的辩证法。
我承认我的教育思想,我对教育的认识,很大成分来自苏霍姆林斯基三部著作的影响。一部是《给教师的条建议》,一部是《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部是《给儿子的信》。
参加工作后的一次教师会上,校长给每位老师发了本小册子,接过来一看,是杜殿坤翻译的《给教师的条建议》节缩本,著者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一页一页读下来,苏氏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深深地打动了我。日后反思发现,是这些文字带我走进了教育的世界,同时也带我走进了教学的世界。我本不会教书,在乡间学校,我也寻不到给我解惑的同行。在我苦闷彷徨的时候,冥冥中天意安排,这本小册子走进了我,成了我的教育导师。我跟前苏联真是有缘,我一生的励志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一生的精神偶像是保尔·柯察金。而我一生的教育励志书是苏氏的著作,我最崇拜的教育伟人是苏霍姆林斯基。
是苏氏教会了我怎样爱学生,怎样爱这份事业,怎样具有教育人道情怀,怎样用笔来抒写自己的教育人生和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怎样来转化后进学生,怎样用自己的工作来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他不是用说教来教,是使用细节来教,用故事来教,用朴实的真理来教。
我做了21年小学副校长,怎样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实践提出的命题,不能不思考,于迷茫中,夜深人静,冷月从屋脊上滑下去,我还在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请教。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思想的领导。管理思想来自哪里?来自深入课堂听课,来自和师生谈话交流,来自对校园现象的观察思考,来自对书籍的热爱阅读。一个教师,哪怕身居偏远学校,只要坚持思考和读书,坚持动笔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就会逐渐走向优秀,直至站到同行前列。我阅读产生了这样观点,我跟老师们交流,我一辈子守住这条。书是营养品,尤其是老师的营养品。
我在教师进修学校进修,住宿的门对面住着些师范学生。熄灯的号声响过,还听见隔别学生宿舍的门嘭嘭的响,一声接着一声,我被聒噪得难以入眠,披衣起身去查看,原来是同学们将吃剩的面包一个个当做子弹,射向门扇的靶上。我心头一震惊,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中的话刷刷跳了出来:“一个粮食,一个面包,是共和国的支柱。”他们这群即将走上讲坛的新教师竟这样浪费!这是一本写给儿子的书,更是一部写给学生,教学生做人的好书。
在苏氏的指引下,我还读了陶行知、叶圣陶、肖川、叶澜、于漪、李镇西诸先生的文论。《爱的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等都是教育好书,我也都看了。
连环画·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村里开来了一张手扶拖拉机,是改装后用来加工米面的。三位师傅,一个四十多岁,两个不过二十岁的青年,他们给村里人碾米推磨。牛懒洋洋的走过,狗伸长脖子看着吵闹的场景,机器碾米在那时尚属稀罕。白天忙过,夜晚闲下来,电网还没通,师傅燃一盏煤油灯吊在墙壁上。长夜漫漫,睡觉还早,年轻师傅坐在灯下,咕咚咕咚吸阵水烟筒后,仰着头看一阵黑漆漆的楼板。
机器会干劳动,并且像个大力士似的,在孩子们心里是个谜,要去看看,要去寻找谜底。天黑了就猫着腰凑到碾米房子门外去,年轻人出来倒烟锅水见了:“小娃,进来进来,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听。”面对陌生人的邀请,我怯生生到得屋里……“走了一天又一天的路,林冲的脚走起泡了,来到店子里,两个押送的差人端来一盆烫水,将林冲的脚按到水盆里,烫得林冲哇哇大叫……这个故事叫做‘野猪林’。”我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张着嘴巴认真地听,投入地听。故事完了,我砸吧了一下嘴唇,一脸贪婪,非常遗憾,希望师傅再讲一会,再讲一个,当然不好说出口。
小伙伴的哥哥在小学里教书,他是有些连环画藏在匣子里的。天上一丝云也没有,晴朗。新稻收了要晾晒,场上铺了草席,稻谷放上去摊开,看守防鸡防猪防鸟雀来偷食的任务就交给孩子。太阳老悬挂在中天,久久不愿偏西下去。知道的游戏做完了,不多的一点零食吃光了,玩点什么呢,忽然小伙伴提出去拿哥哥的连环画来看。匣子抱出来,坐到树荫下,拿起这本连环画来翻翻,放下又拿起另一本。这时,一本连环画的封面吸引了我:山岗,上面长着几株松,一个人,脖颈里戴着木枷,披头散发,两个差人随于后,肩扛水火棍,彩色,《野猪林》三字映入眼帘。
“野猪林”的故事已听碾米师傅讲过,一见到对应的连环画,自然生出一种亲切感来。要是这本书归我所有,那该多好。少不更事,少不懂事,开口向小伙伴讨要。小朋友也是少不懂事,居然答应下来。要这本书可以,只是有个条件,代他看守三天的场。他要去干什么?要拿着小锄头去挖田里的荸荠。荸荠是又甜又圆色彩又好看的水果,对穷困年代的孩子绝对是个诱惑。
读着读着,就从书中砸吧出味道,读着读着就读出瘾来,读着读着就“妙处难与君说”,读着读着就养成了习惯,一日不读书就饥肠辘辘难受的样子。
由读连环画,到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七杀碑》、《镜花缘》、《绘图今古奇观》、《杨家将》、《民国演义》、《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三春梦》、《好逑传》、《李自成》、《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迎春花》、《朝阳花》、《苦菜花》、《家》、《春》、《秋》、《子夜》、《蚀》、《艳阳天》、《金光大道》、《吕梁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系列,琼瑶言情小说系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的事情。
西风东渐,我们生活的时代,中西文化交流异常丰富。我最早读到的一部外国小说是《玛莎的青春》,作者是前苏联的普里列扎耶娃,该书上世纪的年就出版了。我捧着这部纸质焦*发脆的书坐在阁楼上……教授对玛莎说:“玛莎,我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四五十年过去,一部千言万语的书,我只记得这一句。那时我十三岁,读初一。
后来我读托尔斯泰写的小说。《复活》容易看,故事情节多能记住,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狼……《安娜卡列尼娜》我读了整整一个秋天,读得很慢,当读到主人公卧轨自杀那章时,一个中国青年的心中雾霭蒙蒙。“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这是本书开篇的第一句。《战争与和平》读是读了,那从俄语翻译过来一长串一长串的人物名称,把我弄得晕乎乎的,我一直搞不大清楚库图佐夫,拿破仑,莫斯科之战……
从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向前走去,屠格涅夫、契科夫、普希金、果戈里、车尔尼欧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的作品我也读过一些。工作了,手边宽裕些,我的青年时代,新华书店里的书还不像今天这样价格高昂,每月领到的工资,够买好几大本书。大不列颠岛上的莎士比亚享誉世界,他的《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李尔王》……让我读到灯油燃尽,拂晓来临。
我参加工作的年月,没有电视,甚至很少有电影下乡来放映,漫长的夜晚,用书来陪伴是乡村教师通常的选择。就在那个时段我读了《呼啸山庄》、《简爱》、《红与黑》、《贵族之家》、《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斯外传》,读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读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读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了《茶花女》、《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金银岛》、《福尔摩斯探案集》、《斯巴达克斯》、《牛虻》……
我读书,不过率性而为,读书就是读书,不带什么功利。因为喜欢,我读书,因为想读,我读书,不论站着读,坐着读、躺着读,舒服就好,有书读,就幸福。从来没有想过“头悬梁,锥刺股”。因为我想我这一生,因为身体的原因,大学是上不了了;做官,那更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读完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只读了一半便停下来,忙着自学考试,以后就再也没有拾起过。读这些书使我明白了苦难的涵义:苦难是人生的导师,不过如果不能把苦难转化为成功,再多的苦难也没意义。我一生的励志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时代读,中年时代读,到今天也还时不时翻翻。我徜徉文字,用笔来寻找幸福,挚爱教书育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实在是受了保尔·柯察金榜样的影响,也许我们同病相怜吧。
越走越远,看见的风景越来越奇妙,感悟的世事越来越心酸,获得的收获越来越丰富,精神的仓廒里库存越来越多。因为读书我才没有堕落,因为读书我才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因为读书我才敢有底气地说,我对这个社会是有用的。
我的朋友和学生知道我爱读书,他们来看我带来的礼物多是些书。得到一部书比得到一盒甜点有意义多了。王老师来玩,他带来《平凡的世界》、《路遥传》、《穆斯林的葬礼》送给我。学生给我过生日,在祝福中他们送给我《宋朝人·微历史》、《三国演义》、《西游记》、《山羊不吃天堂草》,还有韩寒的写的书,还有三毛写的书。春节来了,毕业的学生说:“老师,送什么给您也不合适,就送这套《徐霞客游记》给您。”厚厚的四大册。
我童年时买的连环画装在一个纸盒里,岁月流逝,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步父亲的后尘,自己翻出来看,也请小朋友来看,一天一月一年几年,这些连环画被翻破烂了,被借走不还了,被“偷书不算偷”了,这些小人书逐渐减少消失,只是我读书的起因却在那巴掌大的纸画间。
《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
我这一辈子,不好抽烟,不好喝酒,不好*钱,不好吃肉,不好凑热闹。你听了可能会说人无癖也不好,也无趣。且慢,我还是有两个嗜好,一个就是读书,另一个是在纸上写点东西。在读书中,我真正喜欢读的是文学类,其次是历史类。
我在县城念高中,时值*治运动如火如荼,文化大革命,书店货架上摆放的多是些极左*治书籍,譬如大批判组写的那些,儒法斗争那些,批林批孔那些,倒是也有一部范文澜先生写的《中国通史简编》陈列着。为什么这部历史著作会引起我的阅读兴趣,那是因为有一天在报纸上读到篇书评文章,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肯定推荐过范先生写的这部著作,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写成的。
一册书的定价是九角多,现在看似太便宜了,可在当时,一册书的价钱是我10日的菜金了。学校食堂5分钱卖一个菜,一天两顿饭,一角钱的菜钱够了。一周回家取生活费2元,再多家里也拿不出,买书的钱自然没有。又想读,唯一的办法就是只吃白饭不吃菜,节约节约,把买书的钱从牙缝里扣出来。可以说我的历史知识是《中国通史简编》奠定的,我对历史的兴趣也是从阅读这部著作中培养起来的。司母戊大方鼎的照片,李白、杜甫、唐太宗的画像,我是第一次在书里见到。我教历史,滔滔不绝,能从半坡氏族一直给同学们讲下来,基本上仰仗了这部著作的阅读。
任继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砖头样的厚本子,它是我参加工作那年购买的。男儿十九二十时,阅读愿望强烈,教学工作之余,基本上是手不释卷。在读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后,顺其自然,对中国历史发生兴趣。那时的新华书店,出售历史著作少得很,看见这一本,题目上带个“史”字,义无反顾,也就买下来了,只是那时连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并不知道。
但没关系,有书在,读着就行,一页页翻过去,一页页的文字映入眼帘,《周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还有“和为贵”、“中庸”,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理学,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对这些深奥的思想我其实并不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阅读面的拓宽才产生出认识来的。当时阅读仅只是记住了一些古代哲学家的名字和书中举出的有趣例子。
《中国文学史》原是一个读函授老师用的高校教材,他不用了,卖给我。书壳鸭蛋绿色,内页暗色而且质轻,三大册,捧读时令人想到沧桑,想到古香。她是我整个青年时代的枕边书,午休的时候看几页,晚上躺在床上看几页,虽是部学术著作,但却可读性强。许多文学知识我是从这部著作里读来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比、兴、赋,风、雅、颂……汉乐府,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史诗,豪放派、婉约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这部书读完了,我又读了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唐弢的《现代文学史简编》……
以上三部历史书籍的阅读,培养起我对历史的兴趣,以后就跟着感觉走,一路读来,《左转》——文古意深,不过不怕,有注释在,有译文在;《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实存真,读来于琅琅中荡气回肠;《资治通鉴》——皇帝有皇帝的阅读视角,我有我的阅读视角。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导引,继续前进,读《隋唐五代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书法史》、《中国佛教史概说》、《万历十五年》、《宋朝人·微历史》,读余秋雨的系列历史散文,读梁衡历史系列大散文……持续订阅了《文史知识》、《文史天地》……遗憾的是,动过多次念头,想读读二十四史中的宋元明清史,总是被惰性笼罩,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我们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昨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文化、典籍、故土、祖先、社稷、江山,一个读书人是应该了解的,了解了才像个中国人的样子,了解了才会产生出厚度来,了解了才会对今天社会现实观察建立起参照系。我从事教育写作,是否有历史知识作铺垫,写出作品肯定两样。
古代文论·唐诗·宋词
在学校的时候,我文科比较强,照今天文理分科的说法,就是文科生了。到当了教师,除了教过六年初中英语外,其余时间教的都是语文。题目上这些知识,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文革”刚结束,在报纸上看见邮寄售书,我便通过邮局买回一套《古文观止》。这套书有注释,有译文,文白对照着阅读,不明白的意思就弄懂了。譬如“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读这部书以前,望文生义,“风”“马”“牛”,孤立理解为三样东西,读了才知道:“风”为“走失”之意;“及”为“到”之意,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对这部古代优秀文论集子,我发过宏愿,要将其背诵下来,也真的付诸行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一篇又一篇的背诵,确实背下几十篇,可惜怠惰袭来,虎头蛇尾,只是几十年里,我一直把这书房在显眼的地方,时不时读几页。《陈情表》、《过秦论》、《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赤壁赋》、《五人墓碑记》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名篇就是名篇,经典就是经典。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从京城到红土高原的乡村“破四旧”轰轰烈烈,我在楼阁上找到祖父不多的几册藏书,那是被红卫兵没收烧毁留下的,劫后余生,其中就有一册《绘图千家诗》,我读唐诗的发蒙就从这里开始。看看图画,读读诗歌,猜猜意思,有趣,好玩。诗这种文学样式,只要你用口和用心去触摸文字,逐渐逐渐就会爱上,逐渐逐渐就会入迷,逐渐逐渐就会沉醉。及至到当了教师,当年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也是一个唐诗爱好者,他书架上有本唐代诗歌选集,给老师借过来,一首一首读下去。读诗嘛,先生教的方法就是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熏陶。“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是杜甫的《兵车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登科后》……多么美的文字,多么美的图画,多么美的意境。
读诗究竟有什么好处,我读了几十年,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她们是开在语言枝头的玫瑰,艳色、浓香、丽影、光辉,读着读着,诗就成了我精神生命的一部分;读着读着,梦回唐宋,我就有了路径;读着读着,我的语言就有了些韵味,面目便不那么可憎。
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李煜……他们都是宋朝词坛的北斗昆仑,在我记忆的存储中,他们的词我记住最多。《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钗头凤》——情深深,雨蒙蒙,千古佳作;《永乐遇·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气吞万里如虎;《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虞美人》——小楼东风,故国不堪,问君能有几多愁;《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如果说唐诗的语言意境达到蓬勃美丽,那宋词的语言意境就达到了幽婉中凄美极致。读宋词,在宋词里徜徉留恋,我的情感便在时日的打磨中逐渐变得细腻和丰沃起来。
报刊·杂志·数学
《中国剪报》、《教育文摘周报》、《生活文摘报》、《杂文报》是我多年来坚持订阅的报纸。从专家学者到贫民百姓,他们在报纸上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读报就是读这个社会的缩影,特别是文摘类报纸。我读报纸就是在和千百人进行交流,我读报纸就是在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别人的思想会刺激我的思想,激活我的思想,使我的认识发生变化,使我的精神之树不断蓬勃,枝叶舒展。也许是时间长了,习惯成瘾,一天不得份报纸翻翻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尽管今天网络阅读这样发达,一部智能电话便可读遍天下,可我仍然钟爱报纸,离不开报纸。
我订阅的杂志是这样几类:教育类以《教师博览》、《教学与管理》为代表,文史类以《文史天地》为代表,美文类以《读者》、《文苑》为代表,思想和历史人物介绍类以《书摘》为代表,医学类以《保健与生活》为代表。订阅投资每年千元左右,我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基本用来做这件事。在有的学校连一份杂志也不订的今天,李老师实在是个另类。
随着年岁的增长,读大部头的书籍,越来越费力吃力。光明日报社办的《书摘》杂志,每期会选载三十部左右新书精粹,看一期《书摘》杂志等于读了三十部左右的书,这就很适合我阅读了。我年届耳顺,但思想还没有僵化。我有许多年轻的学生朋友,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不感觉落伍,不感觉被时代抛弃,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持之以恒的书报阅读。
我年高中毕业,回到乡下来,于次年担任民办教师,年高考恢复,我渴望着参加高考,到大学里深造一下。教学之余复习数理化,学习数理化是当然的事情。那时购书的艰难,今天的人哪里会想得到。得到消息,新华书店进了《初等代数》这部书,多么想买到,上着课就谋划好,中午学一放,哪里顾得上回家吃饭,饿着肚子,匆匆进城来到书店,购书的人已经排队成长龙。好容易买到一本,又匆匆赶回学校,就这样抱着新书,抱着喜悦进教室上课。
我一生爱书,一生与书为伴。是阅读,是这些书建立了我的精神故乡。这个故乡说不上肥沃,但滋养我成长足够了。
作者简介
李本聪,男,汉族,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年10月出生,年9月参加工作,文化程度高中,*员。年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长期在乡村小学第一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班主任工作。担任过21年的小学副校长。在数十家乡村小学义务培训过教师。出资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自幼患小儿麻痹,五十岁上,由于左腿膝关节磨损严重,由拄单拐变成拄双拐、坐轮椅上下班。讲课只能坐在椅子上,旁边放块小黑板,完成板书后举起来,让学生观看。年晋升为云南省特级教师。年被评为红河州劳动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年被评为泸西县创先争优先进,同年被接纳为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年被评为泸西县“十大道德模范”之一。受聘为“国培计划”教师。香港《文汇报》《云南日报》《红河日报》、泸西县电视台、红河州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报道过其事迹。写有五百余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先后在《教育文摘周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及《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红河教育》《红河日报》(教育专版)《泸西教育》等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在“中国教师博客网”上写有自己的博客。
温馨提示:请热心投稿的朋友在文章结尾注明地址、单位、姓名、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投稿邮箱aluwenx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