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打破你的蛋壳脑筋是怎样ldquo短路
TUhjnbcbe - 2021/7/26 8:09:00
人的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笨的过程,在不断的“出乖露丑”中恍然大悟。前几天骑了辆共享电动车回家,一下子悟到了这一点。我住的小区东西各有一个门。我把车停在东门附近时,手机上提示不在停车区域。停到停车区域只收3元,不在停车区域则收10元“调度费”。感觉这设计挺好,用经济杠杆来保障停车秩序和市容环境,比挂标语或者派人站岗更有效。但我挪了两次位置,还是不行,一*气——别误会,我不是一*气交10元钱,而是一*气从小区外绕到西门大门口。这下行了,手机上提示“你已在停车区域内”。第二天下班又骑车回到东门,习惯地从小区外绕到西门,骑到快一半时,哑然失笑:我为什么不直接从小区穿过到西门呢?出糗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有的“糗”众所周知,有的“糗”天知地知。我想起那个养狗的笑话:有人养了一只小狗,他凿了一个小洞让它出入。没多久又买回一条大狗,于是在小洞旁边又凿了一个大洞。这种脑筋“短路”的事,大概就缘于所谓的“思维定势”。比如我,本来从小区直接穿过会近很多,但由于前一天形成的“习惯”,脑子没拐过弯,于是还从小区外绕着走。据说某电视台一个著名主医院院长怎样甄别精神病人。院长说,我们把人带到装满水的浴缸前,里头放着一只大瓢一只小勺,就看他怎样把水弄干。“你认为正常人会怎样做?”院长问。主持人说:“当然是用大瓢了。”院长古怪地看着主持人,半晌才说:“正常人是把浴缸的塞子拔掉。”主持人自然没有精神病,她只是被误导了,把弄干水的思维“定”在了瓢和勺子上。《笑林》里也有个故事:有个鲁国人——古代这类笨蛋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宋国人,如拔苗助长、狗恶酒酸、守株待兔、燕石为玉等,不知道是否跟那个打仗时“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的宋襄公有关。那个鲁国的笨蛋拿着一根长竹子进城,城门太窄,他竖着进不去,横着也进不去,在那儿踌躇无计。有个老者走过来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还算见多识广,你为什么不从中间把它截断了呢?”鲁人听了他的话,把竹竿一刀两断,拿进了城门。老者固然够坏,但鲁人未必是蠢,只是思维定势使然,脑筋一下子”短路“罢了。二零零几年,我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开车上南宁。过了钦州几十公里处车子不幸“抛锚”,想叫拖车,但我的联通和电信双卡手机没有电。朋友的电信手机虽然有电,那地方却没有信号。我往前走了近两公里,找到一个高速公路报警电话,却是个摆设,气咻咻走回来。两人一筹莫展,分头站在路边招手,拦过往的北海牌小车。最后,终于,好不容易,简直了……有一辆车“被”停下来。司机听到说北海话,好心地把手机给我们打通了报警电话。临走前听我们说了究竟,问道:“你把卡插到你朋友手机不就行了吗?”

我俩站在那儿,面面相觑,一副大梦初觉的样子,然后不约而同地讪笑,然后狂笑,直到拖车来到,我们还像吸了笑气一样,笑得直不起腰来。

海明威有句名言:鸡蛋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成长。其实用来形容“思维定势”真的很合适。思维定势就像蛋壳一样把人包裹得严严实实,大多数情况是被别人一语道破,如果自己悟到,那就是一种宝贵的发散性、颠覆性的思维。

说到蛋壳,想到一个故事,关于哥伦布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很多人不服气,一群贵族有一次在宴会上讥笑他。哥伦布从盘子里拿起一枚鸡蛋,让大家立起来。在场的人把鸡蛋传了一圈,没有一个人做得到。

鸡蛋传回哥伦布手里,他把鸡蛋一下子墩在桌上。墩破了壳的鸡蛋稳稳地立在桌上。

大家目瞪口呆,然后吵吵嚷嚷,认为鸡蛋破了,这算什么本事,要是早知道能这样,谁都可以做到。

哥伦布说,谁也没说过鸡蛋不能打破。我想到了你们想不到的,这就是我做到的原因。

你打破你的蛋壳了吗?

(感谢转发、留言、赞赏或点击”在看“)

其他好玩的文章

杀鸡记

狐眼碌碌

不为稻粱谋嘤鸣乃我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破你的蛋壳脑筋是怎样ldquo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