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bylily北海)
前几天在训练营和大家聊到孩子的自我驱动能力,大家都很认可,因为缺少内驱力的孩子,就好比一辆汽车,没了发动机,或没了汽油,只能由家长推着往前走,幼儿园小学阶段你还能推的动,初中父母管教不听话的孩子或打吧或骂吧,也勉强还能推的动,但孩子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以后的人生,真的很难推动了,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大部分都超过父母了,要不住校要不见父母没话说...孩子进步全靠的是自我驱动能力,所以驱动力小学阶段需要开始培养,但大家很容易忽视,等孩子大了,发现问题了,又无力回天,所以教育孩子上要保持清醒地大脑,先解决紧急的事,但一直挂在心上的是对于孩子长远发展中重要的事。
了解过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人就知道,“自我提升内驱力”和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最高一级“自我实现需求”可以基本对应,是人生很高阶的能力。自我驱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渴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需求,对于孩子而言,就是自觉地去好好学习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自驱力
1:好奇心。孩子天生有探索理解环境知识的好奇心,这是学习的潜在动机。
2:是一种“有收获”的预期。咱们的学习模式渗透的就是这种能力。孩子内心坚信:我可以通过学习,成功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3: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一个人身处鼓励学习、重视知识的大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通俗理解为好学校对孩子影响。
育儿先育己。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成长的模样,是成年人教育的果实。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修炼孩子前,先修炼自己。自驱力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的,那么自驱力很重要,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呢?其实是有方法论支撑的。从刚才发的马斯洛的需求金子塔图形来看,个人需求层次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我们家长希望孩子拥有最高层次的“自我提升”或“自我实现”驱动,首先要检视一下底层的其他需求有没有给予满足。
生理需求:孩子有没有吃饱、睡好、休息、身体健康。社交需求:孩子有没有同伴和健康的友谊。这两项目前大部分孩子比较容易满足。
安全需求:孩子有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个地方我说一下,有的家长找我,说老师,孩子不爱读我们的书,厌恶学习,回家一说让学英语,就厌烦。孩子天生是爱听故事的,是有好奇心的,我们的书是甄选的本故事书,孩子本身是会爱看的。这类孩子不仅是不爱学英语,其他书也不爱看。因为这些孩子安全感没有被充分满足,一般都是父母很忙,早上7点上班走了,晚上下班7点回家了,一回家啥不问,就是先让读书,孩子想要的是你的抱抱,你的关怀,这个层面满足不了,任何学习都学不进去。
在我们训练营主要是让孩子阅读纸质书,这个过程的你让读英语,孩子不愿意读,你就发火,孩子被迫读了,第二天又如此,这种状态长久发展下去,孩子会厌学,会觉得是为你而学,会用各种表现反抗,要满足孩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