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陈述古①密直②,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述古绐③曰:“某寺有一钟,至④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⑤之。引囚立钟前,谕⑥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⑦祷钟甚肃,祭讫⑧,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⑨之,遂承为盗,盖⑩恐钟有声,不敢摸也。注释陈述古:名襄,字述古。
密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简称。枢密院在古代负责管理*事机密、边防等事务。
绐(dài):欺骗。
至:极、非常。
祠:供奉。
谕:告诉。
同职:同僚、同事。
讫:完毕。
讯:审讯。
盖:原来。
译文陈述古是枢密院直学士,曾经在建州浦城县做县令。有个富人被盗,官府抓到了一些疑犯,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陈述古欺骗他们说:“某座寺庙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能够辨认盗贼。”陈述古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县衙后面的楼里供奉起来。带领疑犯们立在钟前,告诫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不会发出声音,偷了东西的人摸钟就会有声音。”
陈述古亲自率领下属很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帷帐把钟围起来。这时暗中派人用墨汁涂在钟上,过了很久,带领疑犯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后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陈述古对这个人进行了审讯,他于是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是这个人害怕钟发出声音,没有敢去摸。
文言知识说“至”:上文“某寺有一钟,至灵”中的“至”,指极、非常,句意为“某座寺庙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又如,“至宝”指极珍贵的宝物;“至友”指极好的朋友;“至理”指极好的道理;“至高无上”指极高,到了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出处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文化常识《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由北宋科学家、*治家沈括所撰。
全书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居所“梦溪园”的园名。
启发与借鉴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理,切中要害,无需繁琐的调查取证,直接让真正的盗贼自己露出了马脚。让人不禁赞叹陈述古的聪明睿智。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坏事的人,总是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从而表现的与别人不同,最终暴露。
/每日文言文回顾/陆绩怀橘李密侍奉祖母*香温席弥子瑕失宠直躬者盗名赵襄王学御哑孝子口诵掌船法项籍不肯竟学季札赠剑范式守信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邴原泣学王冕少时曹彬攻金陵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陶母责子田忌赛马诸葛恪得驴于令仪诲人关羽刮骨疗*勤训齐桓公登门访士萧何远虑法不赦故人鲁恭治中牢李泰伯改字韩琦大度娘子*笼中鹦鹉钱货入瓶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食粥心安柳季论“宝”顾荣施炙田真兄弟陈遗至孝孟母三迁杨修啖酪岳飞破拐子马张飞横矛当阳桥晏子谏杀烛邹唐太宗觅人才文徵明习字法大于才艺樊重种树一字师刘宠任会稽守天敌姜从树生葛洪苦学陈涉有鸿鹄之志李勉埋金苏东坡焚屋卷李勣煮粥侍姊孟母不欺子岳柱八岁指瑕裴行俭粮车伏兵赵广誓死不屈姚坦直言血山智永与“退笔冢”王安石改诗释车而走奇鹰越人养狗宗悫乘风破浪子路始学刘庭式娶盲女刘氏善举墨子怒耕柱子曹冲智救库吏管仲巧用老马之智苏武牧羊北海上陆贾说汉高祖张齐贤明察拷打羊皮定案越人溺鼠东施效颦蒲松龄博采唐临出囚唐太宗吞蝗吕蒙正不记人过点石成金乌鸦喜谀班超投笔从戎诲学路人献雉崔篆平反
石勒不计前嫌原谷谏父
包拯家训*琬巧对
郑人买履丁谓一举三得
鲁人锯竿入城诸葛亮七擒孟获
骠骑将*霍去病晏子逐高缭
一箧磨穴砚高祖论三杰
为者常成隋文帝不赦子
王羲之书六角扇郭进造宅
扁鹊见秦武王河豚之死
鼠画逼真郑板桥开仓济民
贤妻桓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