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Vista看天下
高能预警:这是一篇能气死地理老师和广大文科考生的推送。
近几年,网红实在太多,连城市都有“红不红”之分了。
有的城市或省份,常年霸占各种盘点榜单,一招鲜足以吃遍天。比如四川有美食,东北有魔性方言,厦门有小清新气质,武汉有鸭脖子和随时起飞的公交车……
这些地方虽然和祖国各地人民相隔千里,却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也成了旅游心愿榜单的常客。
对比之下,也就诞生了“网不红”城市。
怎么个不红法呢?就是,明明它理论上是个挺大、挺重要的地方吧,结果——
外地人不仅不知道它在哪儿,连名字都叫不清楚;一问起你是哪儿的人,对方听完总会露出没听懂却假装久仰的微笑;身为当地人也讲不清特色有啥,最怕碰上“李华带外国朋友在家乡旅游”的英语作文题。
最惨的是,是在盘点没存在感的城市时,连榜都上不了。
可是,小透明也有人权,小透明也需要有姓名!
——本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前两天发起了Vista第一届小透明省份/城市比惨大赛,来看看谁的家乡透明得最清澈无瑕吧。
被网红包夹的洼地
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有些省份,或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或因为地域特色在全国范围内不够显著(比如什么好吃?什么好玩?谁是名人?都不够突出),或因为很少发生全国瞩目的、能凸显地方特色的大事件……
结果就这样沦为存在感的洼地。
远道?:比如江西,在各种地域自黑呀之类的文章都不会出现。大倩聊发少年狂:低调的安徽,特色不鲜明的安徽,地理位置尴尬的安徽,连黑我们安徽的都少有六便士:我一个贵州人走在两个校友后面,听她们激烈的争论贵州到底是不是一个省,走在后面的我,要气哭了以为贵州是一个市的人还真不少,因为——经常听苏州扬州柳州什么的,就觉得叫X州的都是市,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还有的情况,说来更让人觉得无奈:有些地方的不起眼、低存在感,其实是和资源的倾斜、*策的扶持和经济的发展有关。
比如年左右的江西,省内人戏称当时的高铁地图为:环江西高铁。
这么重要的交通资源,独独就把江西落下了,江西人也只能在自嘲中带着些许无能为力。
再比如河北,从整个省份到省会石家庄,无论是大家的印象还是客观的现状,都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附属,每年只有在冬天空气不好的时候才能霸占一会儿头条。
Monkey:-你是哪人?
-石家庄人。
-石家庄?
-河北省会。
-哦,那石家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吗?
-??
-那你会说家乡方言吗?
-??(从小说普通话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因为不会说家乡话感觉十分自卑)
木:西安有一首《西安人的歌》,成都有一首《成都》,北京也有汪峰的《北京北京》,而石家庄,只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经济上常被淹没,文化特色也不够突出,唯一公认的强劲输出就只能是每年都要上新闻的衡水中学了,也算对得起高考大省的名号。
酱酱酱酱:河北邯郸,出来上大学两年了,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河北省还有个邯郸市,更不要提成语之都这个名号了,一提河北大概让人能想起来的只有衡水老白干和衡水中学了吧但其实这里要说句公道话:《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真的很好听!石家庄不愧摇滚之乡(RockHomeTown)!
说到歌曲,有些地方的朋友也很为自己的家乡郁闷:说好的大城市,怎么搞得跟文化荒漠似的?
别人在家门口追漫威,我在家里玩泥巴;别人在家门口看巨星全国巡演,我在家里玩泥巴;别人在家门口追百老汇,我还在家里玩泥巴……
什么好活动都只在自己家门口绕一绕就去隔壁省份了,当家乡成为主办方眼中的冷宫,真的堪称追星族的噩梦了!
Hi~:这个问题兰州人必须要答一下!我每次祈祷演唱会、电音节都已经不奢望在兰州开了!我都是在祈祷起码来西安开,好歹高铁过去还近一点。小水怪:广州没错,就是号称“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广州,(欧美)追星族的噩梦,“四大一线城市”粉丝见面会从来想不到它,别名“广寒宫”,了解一哈啊!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也有朋友说了,有些存在感,我宁愿没有。
XD:哪里人?——玉林的
玉林在哪里?——广西
哦!是桂林的!——不对,桂林也是广西的
一年后,因某一件事:
哪里人?——玉林
哦!你们那天天吃狗肉的吗?
相信每天骑马上下学的内蒙古人、骑骆驼出门的甘肃人、成天吃蘑菇吃到迷幻的云南人都对此深有同感。
△去年高考时的段子,《内蒙古学生高考时间表》
by
肉嘻法克大家的心理其实都差不多:在我眼里家乡有那么多优点,结果就因为哪次大规模的传播固化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从此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像这种“只因为一件事才有存在感”的城市,还有很多。
往好了想吧,它是一张城市名片,但是每次都是非得提这一件事才能让人知道自己家乡是哪儿,大家说起来也是觉得有点无奈吧。
得尝:A:你是哪儿的人?
我:鄂尔多斯的。
A:鄂尔多斯是什么奇怪的地名…
我:喔,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的。
A:哦~没听过。
我:就那个羊绒衫出名的,还有房地产泡沫!
A:哦哦原来是那个地方啊
nee和头像一样kiyo:大家除了因为快乐大本营知道长沙之外,对湖南其他的城市一无所知,我甚至一度怀疑很多人认为湖南=长沙,有且只有长沙影唤轻风:你是衡阳的?南岳在你们那里吧?(每个人差不多都知道且只知道这个)大家都是同省的腰间盘
为什么你那么突出
同省城市的人气PK,更精彩了。
我们平时只知道江苏人爱内斗,却没看到其实很多省内都有一条暗暗较劲的鄙视链。这场战争往往发生在省会城市和全省经济最发达、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间。
如果你有朋友来自以下省份的省会城市,下面是和他们对话的错误示范。
mogic:-福建的省会在哪?-这个我知道!厦门啊!(正确答案:福州谢谢!)ShAllowbule:“云南的省会是哪儿?”“昆明。”“诶?不是大理或丽江的吗???”(来自昆明人的怨念)(#-.-)Rocky:“贵阳???贵州省会不是遵义吗?贵州省在哪里啊,西藏那边吗?”叶卡卡:“海南省的省会不是三亚吗?”“是海口啊海口!”最有名的争斗还得属山东——“山东济南,中国青岛”,已经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梗,甚至在综艺节目中都被拿出来调侃过。
和新贵城市的经济体量、文化风貌等等要素一比,一直被默认为全省老大的省会城市如果做不到第一名,就会显得有一丝丝尴尬。这就好比班长不是全班学习最好的那个人,或是学霸退步了、常年被新晋第一名踩在脚下的憋屈感。
更憋屈的情况是,地级市下面的县级市反而更有知名度,被人说起来都是某省有个XX(县级市),它作为一部分所组成的那个地级市反而没几个人提起。
Lexie:还有地级市被县级市抢了风头的,浙江省金华,世界义乌Effy叶:楼上说义乌的,金华还被横店抢风头啊智慧的小花园:山东的济南,中国的青岛,世界的曲阜,而曲阜是济宁的一个地级市,很多人知道曲阜但是不知道济宁,可以说是很尴尬了……有的城市的人,则是无奈于自己的家乡成了同类型城市内部的鄙视链底端,其实侧面反映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掉队现象。
比如外人都说苏南是富庶之地,最富的又当属苏锡常,谁知道常州人在悄咪咪地苦恼着“苏锡无常”这种说法声音越来越大。
再比如汕头,课本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人家也是七大经济特区之一,然而汕头人只得苦笑:压根没人记得,而且大部分人都只听过“潮汕”而非“汕头”……
明天高考的小朋友如果看到这里,请再打开文综笔记复习一遍经济特区都有谁!
是我的错
不该和你撞名
有些城市能红得人尽皆知,跟名字也不无关系。比如你看看丽江,听着就让人春心荡漾,文艺细菌泛滥。
然而,就像在娱乐圈混跟已经成名的人撞名准没什么好下场一样,有的城市也是败给了自己那个太容易跟别人搞混的名字。
H~D:你家哪里的?
周口的。
哦哦哦,我知道,就是那个有头盖骨的地方!
………………那是北京周口店。
毛新没:我,丽水人,却总被大学同学以为我是云南那边的Amadeus:你是哪里的?
安徽马鞍山。
哦,鞍山的?那你是东北人啊。
潘霜霜:我北海的。
很棒诶,你家靠近北海公园啊?还是南山南,北海北的那个?
不是啦,是广西那个。
广西还靠近海???
ZZZ:“你是哪的?”“河北廊坊”“哦,是那个有风筝的地儿!”“那是山东潍坊……”(小编插一句:不愧是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世界潍坊啊!)吃醋的酸酸怪:我张家口的。1.哦张家界啊我知道是湖南那个有山有水的吧?2.哦,我知道河北省会是吧!朋友,张家口在河北,不是江苏张家港,也不是湖南张家界,以及河北省会是石家庄啊!(已经很没存在感的石家庄人地理老师集体吐血三升)
然而,有的时候你也不得不屈服于汉语的复杂特性。比如不少人听惯了乌鲁木齐,就觉得所有四个字的城市名字都带着点儿*风情,呼和浩特就是重灾区。
梧桐:亲,呼和浩特不发货哦,不包邮,太偏远了呢~亲,呼和浩特在*吗?……呼和浩特!抗日雷剧一个手榴弹就能从北京打到呼和浩特好不好,公里很远吗!内蒙古虽然损失了一个呼和浩特,却还能意外地收获来自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
礼包。
一位名字显示不出来的网友:“你是哪里人啊?”“黑龙江人”“黑龙江哪里啊”“齐齐哈尔”“???齐齐哈尔不是内蒙古的吗???”嗯,有的城市有名是有名,就是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
在名字上最惨的还得属吉林人——我说的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人。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吉林人心很累……每次被傻白甜问是从哪儿来的,对话心累程度都堪比:马冬什么?马什么梅?什么冬梅???
积分困难户室友是吉林市的,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你是哪里人?室友:吉林的。我:吉林哪的?室友:就是吉林的,吉林省的吉林。我:吉林省哪的呀?我知道吉林省哇?室友:就是吉林省吉林市……
J琳:你哪里人啊?
吉林
吉林哪啊?
吉林
我问你吉林哪?
……
不过说实话,很多城市类似的低存在感也可以理解:名字太像,而偏偏人家在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声望上都更胜一筹,自然更容易被一般人记得。
但是不管这么说,那些老把青海跟青岛搞混的人,可真的欠自己的地理老师一句道歉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发现了——
会觉得自己家乡缺乏存在感的,其实大多源于一种落差感。
在那些评选二三四线城市的榜单上,自己的家乡明明是榜上有名的,可是看着它的发展速度、打出来的城市名片,却有点不甘于它落后于自己的邻居。
或是本地人已经很为自己的家乡骄傲,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才发现,原来它还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入人心。
归根结底,吐槽和调侃真正的目的其实不是“存在感”而已。
就像江西人怨念许久后终于摆脱了被高铁绕过的命运,河北人一直希望这片土地能让人生活得更轻松一点,*人希望搞美食排名的时候自己家乡不要总被忽略……
大家想要的,其实都是希望自己热爱的家乡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有更多的活力和魅力闪闪发光吧。
最后,彩蛋时间~要是碰上地理盲、而你又实在跟他解释不清自己家是哪儿的时候,不妨试试下面这位网友的箴言——
芹菜君~:我自我介绍是南宁的。结果一个刚毕业的小弟问我:南宁是云南的吗?我慈祥地回复他:哪里的不重要无所谓,重要的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本期编辑/贾小凡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