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朱鹮是一只胆小的懒鸟/飞不高飞不远/天敌多/草坝娘家房前屋后树上长满了鸟窝
这个我信。一个物种的灭绝,必然与其生活习性和能力有关。
习性决定能力,能力决定生死存亡。
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者,最终成为落伍者,终将被社会淘汰。
鸟亦然。朱鹮因为讲究太多,择水、择肥、择食,使其羽翅丰满却肌无力,尽尔决定了它无法远翔,不可飞高,群居而少有独傲之气。天敌有人、蛇、、猫、鹰等。所以,种群于某一时段急剧减少,就成为一个必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在曾经有鹮迹的日本国,也仅有7只鹮鹮,却一直不能交欢生育,到年,最后一只日本原产的朱鹮死去,宣告了朱鹮在日本的本土灭绝。
而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发现有7只朱鹮存世,现在已繁育扩展至两千余只。这个“东方宝石”可以说是极其之宝贵。
世界上,新的物种诞生远没有老物种灭绝快。据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每小时都有一个物种在消失。小小地球上,已承载着60亿人口,这些杂食者,其口每天都要吞食数以万计的食物。其杂不一而足,其量达到惊人之巨。飞禽走兽更是猎奇者的首选。
人成了万物恶之源。目前,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有:
1、糜鹿(全世界约头)
2、华南虎(约50头)
3、雪豹(约-头)
4、扬子鳄(约只)
5、白暨豚(只)
6、大熊猫(0只)
7、黑犀牛(约头)
8、指猴(约9只)
9、绒毛蛛猴(约只)
10、滇金丝猴(约0只)
11、野金丝猴(约只)
12、白眉长臂猿(约70只)
13、东北虎
14、朱鹮
15、亚洲象
16、白鹤等。
因此,我呼吁,对于濒临动植物的保护应采取不宣传式保护,避免人为打挠其生存环境,也避免形成“宣传~侵挠~破坏~宣传~侵挠”的怪圈,只作人为保护,而不得拍照,扩散,再拍照,再扩散。
为濒危者创造一个无浸挠、自生自灭的生存环境,延缓其灭绝的时日。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我们人类尽可能的可为其提供良好的食宿和作爱的环境,促其无忧生存,安心生长,壮大种群,为人类为世界留下一缕绝美的风景!
老悟,原名伍宏贤。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诗人。
编辑:梅雨妃审核:双木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