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在图书君这儿买的书,还能保护动物
TUhjnbcbe - 2021/1/4 13:04:00
▲保护动物,保护自然,其实都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图/视觉中国

益起加油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人们的消费也变得谨慎起来。但是,盗猎行动不会因为疫情而终止,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依然刻不容缓,困难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大浪淘沙下,方显英雄本色。或许,对大自然的伤害离我们很近,但保护行动也离我们更近,比如你身边的图书君。今年到9月9号为止,图书君通过《生命的力量》野生生物摄影集众筹和首届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两个项目,共向中国的野生生物保护公益事业,捐出了,.5?元。一起来看看,你买书、投稿的钱,都捐给谁了吧!

过境的代价不该是生命

每年秋天,都会有上万只猛禽从广西北海的冠头岭上迁徙而过,它们有的来自于遥远的西伯利亚,顶住了饥饿、克服了恶劣天气,到此处时已飞行了万里之遥。▲从低空飞过的蛇雕。供图/美境自然,摄影/越冬然而,等待它们的,不是“好酒”,而是猎枪。仅有3千米长,.7公顷的北海冠头岭上有36个打鸟点(盗猎点)!盗猎分子对该地形十分熟悉,他们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盗猎(望风、打鸟、取鸟)流程,既能高效猎杀,还能逃避执法。▲6个曾经的盗猎点,现在已经被美境自然“占领”了。供图/美境自然曾经,每当猛禽到来的时候,盗猎的枪声就不断响起,枪声最密集的时候就如同过节日所放的鞭炮,低空飞过的猛禽也应声落地,这不是它们远行万里后应有的结局。盗猎者能打鸟的地方,都是视线最好的地方,所以这些点,也是观鸟、拍鸟最好的位置。当爱鸟人士端起相机“占领”了这些点后,盗猎者就不会来了。自年起,美境自然提出了“占领打鸟点”的目标,他们在山头上组织起监测、观鸟、宣教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举办了三年之后,枪声的数量显著减少,小巷中售卖野鸟的商贩也几乎绝迹,一架架没有任何威力的镜头,却能击败盗猎者的真枪实弹。▲“打鸟点”上的“长枪短跑”。供图/美境自然开展监测、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救助野鸟,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年9月,猛禽还会再次飞跃冠头岭,美境自然也即将展开为期50天的日行性猛禽监测,并开展一系列的鸟类知识科普和公益培训活动。▲冠头岭的民众科普活动。供图/美境自然年,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捐助了美境自然的“占领打鸟点”。我们相信:对于猛禽来说,展翅翱翔,才是它们生命应有的色彩。

动保也搞互联网+?

大约万年前,第三次冰河期让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灭绝,中华秋沙鸭幸运地逃过了厄运,这让它登上了地球上最古老野鸭的宝座,成为了“鸟类活化石”。▲这种鸭子头上的双冠羽特别像清朝官员帽子后方的花翎,所以才得名中华秋沙鸭。供图/朱雀会,摄影/恨狐中华秋沙鸭喜欢干净的水域,所以每当一个地方出现了这种珍稀的鸭子,就直接证明了这里的水质很好。它们以鱼、贝类,甚至是青蛙为食,但和大多数鸭子不同的是,它们从不筑巢,而是选择在现成的白杨或椴树的树洞中产卵。河水的污染,过度的捕鱼,森林的砍伐,让中华秋沙鸭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如今,已很少有人能够看得到这种冰河时代的古老幸存者,因为全世界的中华秋沙鸭加起来,数量也只有3-只,所以它又被誉为“鸟中大熊猫”。▲一群中华秋沙鸭。供图/朱雀会,摄影/恨狐从年开始,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朱雀会)在华北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区域,组织开展四次连续的同步监测,调查涵盖了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参与的观鸟会、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和群体共00多家,累积有0余人次的观鸟爱好者、专业研究人员参与调查。这是国内迄今为止针对某一特定鸭类最大规模的越冬情况调查。▲年月25日,重庆江津,国宝级珍稀鸟中华秋沙鸭飞抵重庆市江津区笋溪河、綦河江津段两岸越冬。图/视觉中国但是,对于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工作来说,这些数据还远远不够。朱雀会想到了新兴的互联网众包模式:“我们想在今年年底就上线一个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上传中华秋沙鸭的常规观察数据与图片,分享该物种相关的信息、报告,交流保护经验与教训,从而促进该物种的保护。”年,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捐助了朱雀会的“中华秋沙鸭保护社会化参与2.0”,在它上线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会去看一看中华秋沙鸭的飒爽英姿。

一家公益组织,为何只保护一种动物?

97年4月日,美国著名博物学家安得思(RoyChapmanAndrews)在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以东的怒江边上,一个叫禾木树的地方打了三只长臂猿做标本。年,中国科学家为美国自然博物馆的这几只长臂猿标本验明正身,将这个类人猿新物种命名为——天行长臂猿。在安得思笔下,原始森林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翻滚,天行长臂猿也数量众多。而现在,也就是百年之后,森林被分割成一个个碎片,我国现存的天行长臂猿不足50只。▲天行长臂猿。供图/云山保护,摄影/赵超云山保护,是我们是国内唯一专注于长臂猿保护的公益组织,他们的LOGO就是一个天行长臂猿的形象。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多数公益组织都会在一个地方或针对一类生物开展工作,像云山这样一对一的保护,似乎有些“大材小用”。▲长臂猿靠手臂在林间荡行,通过大树干则采用的是跟人类一样的直立行走方式。供图/云山保护,摄影/赵超其实,想要保护好天行长臂猿这一森林里的旗舰物种,肯定不能光管猿。就拿最直接的吃住行来说,天行长臂猿吃住都在树上,几乎从不下地,所以云山保护的工作人员们就要定位和保护它们的食物树和过夜树,照顾这些树也不是孤立的事件,没有了健康的森林,单独的树也无法独活。“让天行长臂猿的数量不再减少”,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背后的自然规律,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的。▲云山保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供图/云山保护,摄影/欧阳凯一群猿,一队人,五年了,没动窝,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匠人精神吧!年,中国国家地理捐助了云山保护的“云端护猿基地”,我们期待“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景象能够“重现江湖”。

疾风知劲草,我与劲草同行

美境自然、朱雀会、云山保护......这些公益组织在中国的大地上,就像是一棵棵小草,它们不需要太多的浇灌,它们有自己的坚韧和执着,在不经意间,你回头一看,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已遍布绿色。▲美境自然的志愿者在清理鸟网。供图/美境自然在疫情的疾风下,依然在前行的公益组织们,可谓劲草。劲草们并不孤单,中国本土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就成立了一个名为“劲草同行”的组织,它们找到一棵棵小草,为它们提供咨询和帮助,组成圈子。这些年来,很多小草,已经在“劲草同行”的帮助下,长成了大树。每一年,劲草们都会举办“劲草嘉年华”活动,这是一个公益组织展示自己、相互交流的平台。年的“劲草嘉年华”,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也是捐助者之一。不仅如此,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还作为承办方,与劲草同行的发起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国内首届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用影像展现生命的力量,唤醒大家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这次年赛的全部报名费用,都无偿捐赠给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助力中国的濒危物种保护事业。今天是99公益日,是全国公益人的节日,但是,相比起教育、大病、扶贫、儿童救助这些公益领域的参天大树而言,环保公益还是一棵小苗,从以往99公益日的捐款额度来看,环保公益仅占到了总额度的5%-6%。这颗小苗长成苍天大树的时间,不会太久。

-END-

文丨张雨晨封图

视觉中国现在,图书君承办的首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正在火热报名中这同样是我们保护自然的一项大举措

▲首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来啦!

点击阅读原文围观首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一起为中国的野生生物保护事业加油!

点击下方图片,跟随图书君去别处转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在图书君这儿买的书,还能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