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北海老街故事广西最早的海关,探访北海
TUhjnbcbe - 2020/9/24 16:29:00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35.html

北海海关大楼旧址位于北海老街最东头,原海关大院内。它,记录着北海那段特殊的历史,经过百年的风霜,它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据史料记载,北海海关于年(光绪三年)设立,最早称为北海关,是广西最早的海关。年建成海关大楼。当时北海关虽然是清*府所设,但海关里所有的正副税务司及海关帮办、监察长、港务总巡等要职全由洋人担任,故俗称“北海洋关”。

名副其实的“洋关”

北海关的历史,可上溯到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年),我国开放海禁,最先设江、浙、闽、粤四海关。

▲北海海关大楼历史照片

雍正、乾隆年间(——),在各水陆交通要道或商品集散地设税关,那时称“常关”。鸦片战争后,北海于光绪三年(年)设立海关,那时称“北海关”,是广西“四大关”(即北海关、龙州关、梧州关和南宁关)中最早建立的海关。

本来海关是一个主权国家对进出口货物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征收关税的机构,但在旧中国,并非如此。

据《北海海关志》记载,北海关开办至民国三十一年(年)的66年时间里,共有48任的正副税务司或代理税务司,全部由英国、美国、法国、俄国、葡萄牙、瑞典、荷兰、意大利、匈牙利、挪威等10个国家的洋人所担任。

▲北海老城办讲解员王蓉(左)讲海关旧址的故事

其中英国人占了31任。海关帮办、检察长、港务总巡等要职也被9个国家的洋人所包揽。洋人对北海关实行全面的控制,包括中外贸易、税收管理、港口、航道、灯塔、浮标的设置管理,以及邮*事务。

彼时的北海关就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洋关”,是北海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北海离海最近的西洋建筑

“落后就要挨打!”。直到解放后,一个强大的新中国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北海海关的大权才真正的回归了祖国。

年之后,这所承载着沧桑历史的建筑成为了新中国的北海海关办公地址。

在北海老城办讲解员王蓉的讲述中得知,海关旧址的所在地旧称“崩沙口”。和老街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不同,它是一座边长18米的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券廊式的纯西洋风格建筑,面积平方米。

楼顶中间为方形的四面坡瓦顶,四周为“回”字形天台。在天台上可瞭望大海,海面动态一目了然,可监视港内外进出的船只。

各楼层都有宽达2.8米的“回”廊。室内有壁炉和壁台。南向的楼外有一倒“T”形花岗岩石阶梯通往二楼。底层有一半处于地平面以下,做储物室用。

海关旧楼距离海边仅50米左右,是北海离海最近的西洋建筑。

对海关的初识源于那清脆的钟声

虽然,北海海关有着至今年的历史,但许多80后的一代人,对北海海关的认识,却是那一声声清脆悠远的海关钟声。

旧海关原址是没有海关钟的。在年,北海新海关大楼在旧楼附近建成使用,旧址因破损严重和功能跟不上使用需求,自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成的海关大楼最醒目的标志就是在建筑最高处安装了一座四面的大钟。每到准点,钟声就会敲响,浑厚的钟声随风飘向北海的各个角落,市区的很多地方都能听到。

北海老城办景点讲解员王蓉向我们介绍到,当年的新海关大楼是北海较高的一个建筑,当时很多外国船只在进港处就可以看到这栋大楼,听到这个钟声,起到一种航标和指示的作用。

儿时的记忆已渐渐模糊,记不清曾几何时,海关钟停止了报时。海关的办公场所也早已易址。

多次维修旧址将建成历史陈列馆

海关大楼旧址经过年的风雨冲刷,早已“伤痕累累”。年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旧址修复图片

在此期间,旧址经过多次的内外维修。最近最大的一次全面维修是在年的11月份。当时笔者在现场了解到,因为整个建筑已经成为危房,逢雨必漏,逢风必摇。加固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年旧址内部维修场景

当年修复队伍在旧址的地表开始深挖出46个大井,并逐步挖空地基,重新在地基下铺设灌注起18条相互交错的扛梁,然后再往这些大井内浇灌混凝土重新构筑好地基。该项工作要逐步进行,如“全面开花”会导致地基挖空而旧址倒塌。

▲海关旧址西面,就是珠海路老街

年的11月1日,北海海关与北海市文物局进行了“房产使用协议”的签约仪式。预计在年,海关大楼旧址将被改造成北海近代海关历史陈列馆。

届时将与北海的其他领事馆、洋行馆、邮*馆、宗教馆、金融馆等文物一起,融入北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展示近代北海历史的窗口。

启事《老街故事》是由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海旅游集团支持,北海老街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海老街故事广西最早的海关,探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