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狗随处可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但大多是洋品种,比如金毛、哈士奇、泰迪、比熊等。而我们中国传统的大黄狗,以前在农村还可以经常看到,如今却频临灭绝了。
传统的大黄狗是中华田园犬,在民间人们称之为“土狗”,意为本土的狗;北方有些地区又叫“柴狗”,因为天冷,狗都会窝在柴堆旁;江浙沪一带则称为“草狗”,草就是土,也是本土之意。
中华田园犬长大后高约40到60厘米,体重约15到35公斤。它是中国本土最古老的犬种之一,被尊称为“中华国犬”。
在历史上,有一些关于大黄狗的典故记载。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手里总是牵着一条大黄狗。
秦朝丞相李斯被赵高陷害,处斩之前,他对一同被押的次子说:我原本还想和你再次牵着大黄狗,一起出上蔡东门去追逐兔子,可惜办不到了。(史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苏东坡的传世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里的“黄”,指的就是用于行猎的大黄狗。中华田园犬是汉族几千年农耕社会的产物,经过祖先筛选出的犬种,非常适合看家护院它性格比较温和,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可以群居,地域性强,容易饲养,忠诚度高,也不容易生皮肤病。生病时,会本能地避开人类或者其他狗,躲在阴暗处去康复或死亡,这是一种“返祖现象”。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眼光也挑剔了,不再喜欢土狗,而是大量引进国外犬种。中华田园犬不受重视,数量急剧减少,经常被人抛弃流落街头,还有些不负责的狗主人,随意放养外国犬,导致狗杂交。长此以往,中华田园犬会越来越少,最终会消失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