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北京,一座古老与新生共存的城市,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她从千年之前走来,在新旧交融中生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已编制的七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家和首都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9次视察北京14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正式发布,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古老的北京,开启了新一轮的变化和成长。
在这座大国首都、千年之城的建设中,少不了规划师的身影。规划师是谁?他们是城市历史的守望者,城市发展的丈量者,也是城市未来美好人居画卷的绘制者。《我是规划师》第一季《新生于旧》第12集《时间的朋友》,将视野聚焦到这样一群人,通过对12位首都规划师的“灵魂十问”,将规划、规划人之于城市的作用和价值以诗意、隽永的方式呈现出来。至此,自1月19日首播以来,国内首档城市复兴题材大型季播节目《我是规划师》第一季正式收官。本期主题,我们选取了9位规划师进行对话,从他们的视角来看首都北京规划建设。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也发现,人人都是规划师,每个人都为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努力地奋斗着。
一、最喜欢的北京的地方
“四合院最好的地方是温情”,这是单霁翔先生在《我是规划师——老胡同里的现代生活》中的深情表述。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构造和工艺技术,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居住建筑史,不仅反映出我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更通过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反应出中国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这也是我们心目中“老北京”的样子。为了能让传统风貌和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新时代老胡同里的四合院在规划师的笔下迎来了新生,让新业态与老居住有机共生,让新文化与老传统交相辉映,让新居民与老街坊和谐相处。在新时代规划师的努力下,老胡同四合院将记录下“老北京”的乡愁,成为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设施完备、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老胡同四合院未来将更加可期。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张晓昕
二、城市、人与自然
北京有着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北京有着丰富的水系、园林和湿地,支撑孕育着金、元、明、清各个朝代都城的建设与发展。
北京四季分明,为人们享受大自然提供了气候条件。人们春天喜欢放风筝、赏花与踏青,人多的公园有颐和园、玉渊潭和奥森公园;夏天爱去玩水,最有名的水系莫过于什刹海、北海和昆明湖了;秋天里要去赏银杏和红叶,扎堆的地方肯定是香山;冬天则要开始雪上和冰上活动,老城里的什刹海、通惠河,郊区的滑雪场都是嬉戏的好去处。人们也爱养宠物,不仅仅是猫狗,还有鸟、鱼和蟋蟀。夏天清晨,几位大爷在故宫角门旁边的筒子河岸打着太极拳,旁边放着鸟笼子,这场景简直就是老北京人休闲生活的标签。平常的节假日,人们爱逛逛园、打打卡、走走路、跑跑步、唱唱歌、跳跳舞、挖挖沙、溜溜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有放飞心情的方式。
北京城是庄重典雅、历史厚重的,同是又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之城。《我是规划师》第十二集中,各位规划师描述了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认识,共同认为城市空间规划要将人与自然有机融合,营造更多自然空间,创建更好生态环境,要让城市的人民更有幸福感和收获感。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王强
三、城市的“新”“旧”辩证认识
“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这样一个朴素的哲学观恰好地阐释了城市的发展规律。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人们的情感记忆,汇集成为深厚的文化;新,代表着城市的愿景和人们的未来希冀,汇集成为蓬勃的活力。
新生于旧,旧孕育新,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迭代的有机过程。南锣鼓巷雨儿胡同、菜市口西片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新首钢、郎园、时尚广场都是鲜活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是基因,规划师要理解和认知“旧”的价值,挖掘承载价值的城市脉络、物质空间、环境要素和城人关系;设计是手段,规划师与设计师将“旧”承载的文化和“新”寄托的希望融合在一起,塑造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空间和具有感染力的场景;多元参与是机制,在规划师的穿针引线之下,让所有人的意志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让城市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郭婧
四、最需要公众认知的规划理念
今天,城市规划是一个全社会参与、治理和共创的进程。城市规划比以往任何时刻更需要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向公众传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打破专业桎梏,凝聚社会共识,始终是城市规划一项重要任务。新时代,城市发展更应向全社会传递“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文化保护、共享共创”四大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规划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因地制宜、洞察需求,实实在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绿色的规划驱动保护好绿水青山、优化城乡生态空间,驱动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文化保护,就是要延续城市历史文化与人文记忆,让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谐相处;共享共创,就是把城市规划与治理视作一个共创过程,而非专业技术人员的专有领域。
说到底,城市,是属于全体市民的,只有把城市当作所有人共同生存的家园,以共同缔造的方式,共建共治共享,城市规划才能在新时代潮流中,如一颗古老而年轻的大树,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游鸿
五、北京未来应成为怎样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规划工作的重要指示次数最多、要求也最具体,既体现了党中央对首都规划逻辑主线的传承,又体现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和首都治理在理念上、格局上的锐意创新,谋划推动了许多开创性的战略工作。总书记的关怀和指示成为首都转型蝶变的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重要动力。展望未来,北京的规划建设既要锚定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又要成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还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徐勤政
六、一个规划师的职业感悟
作为一名首都的规划师,我们首先应有家国情怀,石晓冬院长提到“北京的目标和命运是和民族、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的”,首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紧密相连,我们的工作要有机的融入首都发展的历史脉络。北京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有着丰富文化资源、有着多样化自然资源的城市,我们要不断完善我们的价值体系,珍视城市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学习研究城市发展的规律,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兼顾现实的需求与规划的理想,既要珍视历史、尊重历史、传承历史,留住时间的痕迹,也要憧憬未来,敢于给未来发展留空间,更需要考虑当下的现实问题,妥善处理好近远期的发展需求,不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遗憾;我们还要从人的角度去感受城市,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和城市中的各类人群做朋友,用心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持续耕耘,像我们老院长柯焕章那样“把首都规划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张尔薇
规划是一门不符合科学范式的科学,我们无法以纯理性工程的思维来理解规划,一项规划的编制完成,依靠的不是艰深的理论,不是精巧的公式,不是精确的配比,甚至也不仅仅是宏大的建设工程。但是规划却是要把握城市发展的最根本的时空规律,满足人民大众最根本的需求,所以,规划又是一门最科学的科学。一项规划的完成,基于的是对于城市与空间的感悟,是以规划师的双手为媒介做出决策过程。
而规划师是价值驱动下的职业,是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规划师的成就并不仅仅来源于技术性,而且也来源于情怀,以规划为桥梁,把自己与城市相连通、与历史相连通,并与作为一名规划师的内心世界相连通,是一名规划师的境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对城市的发展历程来说,规划师是城市的朋友,是善待城市的一群人;而对于规划师来说,一座城市同样也是朋友。而作为一名规划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看见城市的色彩、听懂城市的律动、发现城市的故事,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孙道胜
七、人人都是规划师
每个人对城市发展都有期待。当你走在这座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中,经常会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抱怨,又经常会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期待。怎样改变不良的问题,让期待走入现实?我们希望:在名城保护中听到作为老北京的你讲述那故事里的故事,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中听到作为胡同串子的你讲讲街角花园、名人院落,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听到作为社区工作者的你讲讲电梯的位置和管线的需求,在工厂更新建设中听到作为老职工的你讲讲老厂房的前世今生……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组成单元,每个人都能发现这座城市的闪光点,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投入到这座我们热爱的城市的点滴建设中。因为:人人都是规划师。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王亮
八、怎样理解城市规划
想起前两天儿子扮演记者采访父母职业的一次互动,最后他总结城市规划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城市”,当时感慨这不就是我们职业的终极目标。从16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到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的不断探索。回顾过去,城市规划善于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去衡量改善城市的效果。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阶段,应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的真实感受去重新审视物理量化指标体系,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道路上不懈努力,这就是城市规划的初心和使命。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邓艳
九、规划的人情味,规划师的乡愁
“这里是我的家,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单霁翔院长的独白紧扣每个规划师的初心。城市就是我们的家,这里承载着所有人对美好生活、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向往,规划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情味,更贴心暖心,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而如何把记忆留住、乡愁留下,如何处理好新与老、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演替与叠加、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考验的不仅有规划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还有市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与家国情怀,更有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市规划院学习实践班
魏贺
规划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