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鉴史百战乱炖兖州回
TUhjnbcbe - 2024/12/22 17:28:00

就在公元年,当初的洛阳鸡飞狗跳二人组联起手来大杀四方的时候,公孙瓒也没有闲着。他干掉了有口皆碑,有着深厚人民群众基础的刘虞,独占了幽州。

公孙瓒在界桥与龙凑接连失利,返回了幽州。幽州牧刘虞开始嫌弃他没日没夜烧军饷去打仗,实在是劳民伤财。除此之外,出身不好的公孙瓒本身就不被刘虞视为自己人。

公孙瓒和刘虞,本来就不怎么对付。只是袁绍突然出现霸占了冀州,这才让刘虞这个幽州书记和公孙瓒这个幽州军事主管达成短暂的联盟。当公孙瓒在前线跟袁绍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刘虞也在幽州暗中筹备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在公元年的时候,刘虞也掌握了一支十万人规模的部队。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刘虞。这家伙不但搞经济是一把好手,能够供得起公孙瓒征讨袁绍的大军,而且到后来,还能发展出一支十万人的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

羽翼渐丰的刘虞,开始逐渐减少对于公孙瓒军的粮草支持。公孙瓒不得已之下,只能纵容士兵劫掠百姓以补充军粮甚至军饷。不仅如此,公孙瓒胆子大到率军抢劫了刘虞安抚少数民族的活动经费。

其实公孙瓒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本身幽州的财政大权就不在他的手上,而刘虞时不时给他断个奶,就足够要了他的老命。除了纵兵抢劫之外,他也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

总的来说,不管是在幽州本地还是国际舆论,公孙瓒这位白马将军的口碑是越来越差,而民心也开始逐渐偏向了看似老实厚道的幽州牧刘虞。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日益尖锐,并且不断激化。

公孙瓒率军返回幽州,根本没有进驻蓟城。反而下令士兵在蓟城的东南处修建了一座要塞,率领大军进驻。而刘虞在公孙瓒返回之后,多次召集他来蓟城开会,但公孙瓒一直称病推辞,压根就不搭理这位名义上的领导。

大半年之后,刘虞觉得公孙瓒给脸不要,大怒之下决定来硬的。他调遣部队,准备一举干掉公孙瓒。

公孙瓒压根就没料到一向忠厚老实的刘虞会对自己动手,因此他将自己的部队部署在了外面。刘虞的十万部队,准备突然袭击,包围公孙瓒所在的要塞。在开打之前,刘虞帐下的从事程绪劝解道:能不打尽量别打,咱包围他让他谢罪就可以了,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刘虞听了十分感动,然后下令将程绪处斩以表达自己的态度。随后,刘虞通知全军:处斩程绪,哥没有别的意思。这次出征,就奔着杀公孙瓒而去的!

结果刘虞大喇叭刚喊完,幽州从事公孙纪就给公孙瓒通风报信去了。

刘虞这就谈不上什么偷袭了,因为公孙瓒已经做好防备了。

但即便如此,刘虞偷袭的时机选择的还算完美。

当公孙瓒听说刘虞带了十万人前来围剿他的时候,仓促间想从东城逃走。但刘虞的部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速度非常快,已经对公孙瓒的要塞完成了合围。

尽管刘虞对于时机的把握比较完美,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部队战斗力非常糟糕。刘虞组建的部队压根就没怎么打过仗,而且他的身边也没有个军校出身的帮着出谋划策。这十万人与其说是围攻公孙瓒,倒不如说是给他站岗当保镖的。一座小要塞,十万人愣是打不进去。

后来有人劝他放火烧城,但刘虞说咱不能烧别人家的房子以免伤害无辜的百姓。结果,刘虞不放火,公孙瓒却在里面点了一把火。仅仅只有几百人的公孙瓒部队,借着风起点了一把大火,然后趁大火之势开始突围。

仅仅只有几百人的公孙瓒军,竟然将刘虞十万人的部队给冲垮了。刘虞和他的下属们,不调集部队围捕公孙瓒这区区几百人,而是一口气向北逃到了居庸关。随后,缓过劲来的公孙瓒开始调集各地驻防的主力前来围攻居庸关报仇。在三日之后,战斗力强大的公孙瓒军拿下了居庸关。公孙瓒军在八达岭三日游之后,把刘虞全家绑回了蓟城。

公孙瓒难得没有一顿暴脾气直接弄死刘虞,而是带他回到了蓟城。因为此时,远在长安的东汉朝廷派来的使者抵达了蓟城。由于幽州方面这两年打袁绍打的比较生猛,所以朝廷比较满意。从中央来的使者段训增加了刘虞的封邑,并且让他督关东六州之事。同时,中央晋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加封易侯,假节并督幽州、并州、冀州和青州。

而公孙瓒在段训面前,表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当然感谢cctv,mtv,各种tv给了他这个荣誉。但是,这两年跟袁绍死磕的是我公孙瓒,基本没有刘虞啥事。而且刘虞这个王八蛋一直跟袁绍在那里眉来眼去,甚至密谋还要登记称帝!当然,公孙瓒说这个话是没有底气的,因为没有刘虞的军粮支持,公孙瓒部队断了粮的话,袁绍几天就能弄死他。

第二,使者来的正是时候,你要代表中央朝廷,就在蓟城问斩刘虞。公孙瓒在杀刘虞之前,还玩了一把行为艺术。他拿袁绍的那句话来黑刘虞:如果刘虞真的当为天子,那么老天现在就可以起风下雨来显示神迹!

结果,在汉末这个大乱世里,一路秉持臣节的好大臣,安抚万民的好省长,少数民族的知心好哥哥刘虞,就在蓟城的大太阳底下,被一脸懵逼的段训给问斩了。

在刘虞被杀的时候,前任常山国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站出来一块陪死。而刘虞的首级后来在被公孙瓒送往长安的过程中,被其旧部在半路上截下送回幽州安葬。

自公元年幽州闹匪患,刘虞临危受命前往救火之后,这些年他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地方大员应该做的一切事务,那就是保境安民。而且刘虞为人,也是宽厚老实,并且广施仁义。刘虞在幽州深得民心,当他问斩的时候,幽州百姓无不流泪痛惜。

从客观上来说,刘虞跟公孙瓒是互相成就的。

如果没有公孙瓒的武力震慑,那么作乱的那些少数民族根本不会这么痛快选择跟刘虞合作。没有公孙瓒的撑腰,刘虞也绝对不敢那么硬气的回怼袁绍,戳穿他企图拿自己当傀儡皇帝的阴谋。

而没有刘虞的话,公孙瓒很大概率还陷入跟少数民族死磕的泥潭。没有刘虞的军粮支持,公孙瓒也没有底气一下子跟袁绍死磕好几年。

但理亏的一方,还是在公孙瓒这边。

因为刘虞一开始就是幽州牧,算是幽州的土皇帝,是公孙瓒全方位的顶头上司。而公孙瓒作为人家的下属,却一直绕过他直接跟袁术与陶谦在那里眉来眼去。因为对少数民族怀着强烈的仇恨,他也一次又一次破坏领导刘虞的计划以及安抚少数民族的各种政策。公孙瓒在没有行政权力的情况下,依旧任命了所谓的青州刺史、冀州刺史、兖州刺史。最为致命的是,刘虞对公孙瓒有提拔之恩,当他从东北落魄回来的时候,是刘虞又给封侯,又给军权,甚至还保证了公孙瓒大军的粮草供应。

公孙瓒在弄死了刘虞之后,还特别耍了个心眼,玩了个把戏。他扣着一脸懵逼的段训不让走,然后表奏他当了幽州刺史。

公孙瓒玩这一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甩锅。

首先,刘虞是朝廷派来的钦差段训杀的,脑袋也按照规矩快递去了长安。

其次,段训在问斩刘虞之后,自己当了幽州刺史,给了一种眼红刘虞位置的假象。

最后,公孙瓒还留了一个心眼,他只让段训当幽州刺史,只有监察职能和军事指挥职能。但这两项的实际权力,却被公孙瓒牢牢地攥在手里。也就是说,从段训成为幽州刺史的那一刻起,公孙瓒已经是隐形的幽州牧了。

不得不佩服,公孙瓒这脑子转的是有够快的。

但是,幽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又不是傻子。幽州百姓知道公孙瓒这几年干的是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而最终不管他怎么甩锅,刘虞被杀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公孙瓒!

因为对于幽州百姓来说,这件事的逻辑是这样的。

公孙瓒的顶头上司刘虞是个忠君爱国的好省长,但公孙瓒一直不拿他当一回事。刘虞对公孙瓒有恩,最终却被公孙瓒这头白眼狼给弄死了。公孙瓒在幽州地方上的口碑,逐渐沦落为北方版的孙坚。一个胳膊粗,没规矩,下克上的乱臣贼子。

到了公元年年底的时候,袁绍导演的太行山剿匪记已经圆满落幕,与此同时公孙瓒下克上弄死了领导刘虞从而独掌幽州。

整个河北地区,在混战了好几年之后,最终只剩下两大玩家,那就是袁绍跟公孙瓒。不过,河北地区在三年战乱之后,逐渐看清了公孙瓒的真面目。自从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整个幽州的民心开始跟他渐行渐远。公孙瓒是根本没办法以一个充满敌意的根据地去对抗南边那个强大的袁绍的。

这两年公孙瓒没有在自己人生上升期抓住机遇干掉袁绍,就已经宣告了自己灭亡的结局。而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曹操在上半年打秃噜袁术之后也一直没有闲着。下半年的时间,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神州大地的东南角。其实这一年,曹操都非常的忙。除了一路把袁术撵到淮河边上之外,他开始准备跟徐州的陶谦开战了。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曹操跟陶谦的梁子很早就结下了。

早在公元年的时候,就在公孙瓒和袁绍全面开战那会,陶谦就作为公孙瓒的友军屯兵发干,逼迫袁绍不得不分兵来对抗他的威胁。

那么陶谦为啥能一路推到曹操东郡的边上呢?

这是因为陶谦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俨然成为了神州东南方的隐形大佬。

接下来得介绍介绍陶谦这个人物了。

陶谦的家族属于丹阳士族,他的老爹是余姚长。由于陶谦老爹死的早,所以从小没有受到老爹吓唬的陶谦在丹阳以“放荡不羁”而闻名。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当年十四岁的陶谦正和一群狐朋狗友在外面瞎胡闹,结果被同乡的苍梧太守看到了,这位苍梧太守一眼就相中了陶谦这个孩子王。在跟陶谦做了简单的沟通之后,他就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了。

这就很有当初吕太公嫁闺女给刘邦的意味,陶谦的丈母娘问自己的老公:我听说陶家那小子天天在外面瞎胡闹,你眼瞎了把闺女嫁给他!

结果苍梧太守说:陶谦这小伙子长得精神,长大以后一定行的,别跟我废话,咱的姑爷就是他了!

后来陶谦依靠着自己家里的宗族势力和老丈人的帮衬,举茂才进入仕途。后来一度干到了幽州刺史,跟公孙瓒有了交情。甚至在西羌刚刚闹起来的时候,还跟着皇甫嵩一起去关中剿匪。

后来皇甫嵩被太监们阴了,派了张温前来接替。而陶谦由于讲义气,对张温特别抵触,就跟董卓一样,不怎么尊重张温。

张温这个同志,算是比较倒霉的。董卓不鸟他,孙坚跟他没大没小,陶谦甚至直接就侮辱他。张温大怒之下,高低要弄死陶谦。结果在各位同僚们的劝说下,张温放过了陶谦。到了公元年的时候,徐州的黄巾贼又闹了起来,陶谦顺势成了徐州刺史。成功平乱的陶谦,因此收获了一张乱世入场券。

担任徐州刺史的陶谦,闷声发大财。闷声不响的陶谦,伸手极广。

而陶谦驻屯的发干县,属于曹操的东郡,在黄河以北。而陶谦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呢?是从东边的泰山来的。

在董卓死后,以陶谦为主导,组建了第二届的复仇者联盟。这个复仇者联盟吵嚷嚷地要迎接汉献帝于关中,联盟队伍一度横跨五个州。

徐州的有:徐州刺史陶谦、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

青州的有:北海相孔融。

扬州的有:前杨州刺史周乾、前九江太守服虔。

兖州的有:泰山太守应劭。

豫州的有:沛相袁忠、汝南太守徐璆。

看上去联军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几乎囊括了整个东南地区。

除了扬州的两位前任领导不算,陶谦几乎将自己能动员的所有人都带上了。而且这个复仇者联盟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曹操的辖区兖州,最东边就是陶谦的势力范围。而且这个复仇者联盟里,还有泰山太守应劭。在曹操入主兖州之后,发生了非常神奇的一幕,泰山太守根本没管兖州流民军什么事。

在曹操阵营的五子良将阵容之中,于禁就是泰山钜平人。于禁本从属于将军王朗,而王朗推荐于禁到了曹操这边上班了。

是的,这个王朗,就是经常被鬼畜的,被诸葛武侯骂死的王朗。

王朗是东海人,师从太尉杨赐。在杨赐死后,王朗就辞职了。后来不管是举孝廉还是辟公府,他全都不去。直到徐州刺史陶谦举荐他为茂才,他这才大大方方去上班。打着复仇者联盟的旗号,陶谦吵嚷嚷地要迎接汉献帝,然后给李傕送了一份大礼。李傕高兴之余,授予陶谦徐州牧的正式编制,并且还为手下赵昱和王朗要来了广陵太守和会稽太守的官。

陶谦一出手,就把张超的广陵太守的正式编制从中央除名,而且捎带脚的,把手伸到了扬州的会稽郡。而王朗,则属于陶谦最信任的小弟。也由此推算出,泰山郡在曹操刚入兖州的时候,基本上进入了陶谦的势力范围内。而陶谦的小弟王朗一直兖州活动,为了向曹操示好,还推荐了于禁这个高级将领过去搞串联,或者说当卧底。

不得不说,陶谦是个非常有水平,并且一直隐藏在史书中的野心家!

Kyle·Broflovski

年9月23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鉴史百战乱炖兖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