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史蕴千秋石刻怜万古
TUhjnbcbe - 2024/12/16 18:04:00

郭须善在图书馆做活动

战国瓦当

西晋《游述碑》

《冯弁峻墓志》

集王《重修广平府学记》

□郭须善

编者按:

本文作者郭须善,字振昌,斋号笃爱轩,守熙斋。年生,邯郸市永年区曲陌乡前党庄村人,现为河北省金石学会会员,专业传拓技师,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民俗文化学者。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汉代广年县遗址新发现砖瓦陶器制作工艺研究学者。多年来,郭须善专业致力于传统拓片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制作,且笔耕不辍,多篇论文被国家级、省市级专业刊物刊登。个人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年以来,专业致力于传统拓片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制作。多种金石拓片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邯郸学院、陈文增定瓷艺术馆等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收藏。年迄今,先后受邀河北师范大学、邯郸学院、磁州窑博物馆、曲阳定瓷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讲拓片制作技艺。多次为文博单位传拓馆藏珍贵文物拓片。年,首次成功举办“金石拓片展”。年,荣获河北省金石学会“弘扬燕赵金石文化优秀奖”。年,在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华夏传拓名家臻品展”中,拓片作品获优秀奖。年,出版《永年碑石志》。年,在邯郸市图书馆举办“金石永年·历代碑刻拓片暨郭须善传拓技艺展”,影响广泛。本文是郭须善对永年石刻多年研究的成果,现刊登,以飨读者。

鲜活历史以碑为证,随着社会发展,石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今天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其不仅记载事件、人物等历史事实,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并且反映了各时期书法、雕刻等艺术风貌及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

永年古为曲梁地,属冀州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国,秦属邯郸郡。前汉为曲梁侯国属广平国,汉武帝征和二年改广平国为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复为广平国。此时已有广年、曲梁、易阳、成乡(治在今曲陌村)四县,治所皆在今永年境内。后汉属魏郡;三国魏属广平郡。晋因之。北魏属司州广平郡,北齐天保年间将广年县(治在今故城村)并入曲梁县,改曲梁县名为广年县(治在今广府城)。隋开皇六年改易阳名邯郸,十年又改曰临洺县,属武安郡。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为避太子广讳,改广年为永年,属武安郡,大业初为郡治。唐武德初于县置紫州,四年州废,属磁州,五年改属洺州。宋熙宁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县。元祐二年复为县,寻复为镇。五代、宋、金永年属河北西路洺州广平郡。元属中书省广平路。明属京师广平府。清属直隶广平府。中华民国属直隶大名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地区,年地、市合并属邯郸市,延续至今。

永年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在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永年曾经作为广平国、郡、府治所所在地,畿辅要冲,文人云集,碑刻遗存丰富。从东周猪山摩崖石刻至汉夏承碑、晋南北朝及唐宋墓志铭、元明清民国碑志等均有实物传世。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人文、民俗等方面,是可以补充志书的第一手翔实资料。书体包含篆、隶、魏碑、楷、行、草、宋、南宫碑体等多种字体。

这些碑刻按用途来分,有墓碑、墓志铭、庙宇修建记事碑、功德碑、诰封碑和其他石刻六大类别。按形制来分大体可分为9种形式:1摩崖石刻。多为宋以前石刻,散布在猪山一带,依山就石。2碑碣。碑碣内又分四种。(1)螭首龟趺式碑形,为明清两代碑刻形制,除龟趺螭首带篆书题额为其特色外,碑体高大、厚重。(2)圆首方趺式碑形,上大下小,且顶部为圆弧形,此种形制主要以明朝所有。(3)平首削肩方趺式碑形,清至建国初期石碑形式,数量最多,体形相同,大小不一,通体碑身无异体碑首,方形底座,部分带有楷书额题。有些墓碑仅有立碑时间、墓主姓氏和奉祀立碑人几十个字。(4)一体带首方趺式碑形,碑形稍高,碑身上部雕刻碑首带额题,多以云龙纹为主。3刻石。嵌墙式长方形。4经幢。方形八面体柱形。5建筑物等附属刻铭。6画像石。7造像题记。8墓志。9其他。

永年现存最早碑刻是猪山东周《群臣上醻》石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十五个字。因位于猪山之上而得名。猪山又名室山,以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室火猪”定名(娄山又名狗山,取“娄金狗之意”,旁有小阜曰兔山,又名房山,“房日兔”之谓)。是河北省第一块文字刻石,堪称篆书鼻祖。

发现于广年县遗址的西汉“邯亭”戳印文字陶豆、陶碗,是迄今永年境内发现的最早戳印文字,足以体现当时制陶业在政府管理机构监管下的手工业制造工艺最高水准。

《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此碑历来被文物考古、文字研究、石刻研究和书法研究所重视。

西晋《游述碑》,宋赵明诚《金石录》、欧阳修《宝刻丛编》、王厚之《复斋碑录》中,均有著录。东魏《游松墓志铭》,是永年新发现墓志中,时间最早、字数最多的魏碑书体墓志,文中一句“葬于苟山之旧茔”,对于当时易阳县与广年县的疆界提供了准确依据,并对于广平游氏的祖源地提供了实证。

瓦当上的“邯亭”二字

猪山《群臣上醻》

唐朝以后,三教盛行,寺庙道观遍布城邑里甲,石刻呈现大幅增长。永年所见唐宋石刻,多数是出土墓志,且多出土于广府黑龙潭与临洺关镇狗山北麓。对永年唐宋时期的社会机制、村庄衍变及居民迁徙提供了精准的资料。其中《冯弁峻墓志》最为奇特,雕刻精细,刀法娴熟,全文不过百字,字字珠玑,书法极具变化,颇有褚遂良书风,为隋至早唐书之典范,并于考证古地名、丧葬制度方面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有砖质朱书《刘公墓志》,从笔画中可以看出唐代书家书写用笔的书法原迹。

明清以来,永年共出文进士余名,多为朝廷重臣。按当时丧葬习俗,这些士大夫们故后,都要树碑立传,同时,政府及民间的一些建筑落成和大型活动也开始请士大夫们书写碑文,刻石记事,以垂后世。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书法艺术特点。且碑阴多记载附近各村庄名称及捐资人姓名,对研究姓氏,村庄的变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府《重建大成庙学之碑》,碑体硕大、完整,字迹工整、清晰,镌刻于明正统十一年,文中有“广平为冀州之域,星分昴宿,山接太行,地滨漳川,密迩京畿,其庙学肇于汉唐,创于宋元,其废置不可得而详矣。”此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事碑中年代最久、体积最大的石碑,创永年现存石碑之最。同时该石碑字体呈现欧阳书风,对书法文字传承和文庙大成殿的修复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胡瓒神道碑是远近闻名的“四尚书碑”,明嘉靖十三年三月立。详细记载了胡瓒的籍贯、世系传承、简历及仕宦中影响朝廷重大决策的一些重要言论、活动情况等。

卢刘营村董其昌书《卢大中赠诰》石刻。“其天姿迥异,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

集王羲之书《重修广平府学记》碑,《广平府志》与《永年县志》里都有记载。

永年清代碑刻远远超过明代,存量最多,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民间习俗等有关。

《荷亭诗碑》,直隶总督方观承视察广平府蝗灾时夜宿清晖书院所作,该碑既有书法价值,又是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是一件具有双重意义的历史文物。

西卷子村《安庆寺万人碑》,道光九年立,碑体形制是碑石中的另类,极为罕见,呈四角亭式,碑体硕大,四角四根柱子,前面两根缠龙,后两根缠花卉,正面刻佛龛及碑记,其余三面满刻人名万余。

宋体字多用于书籍印刷,碑刻中极为少见,永年宋体书法碑刻在碑刻书体中也算是独树一帜。胡景桂书《广平府署衙记碑》,是清朝“馆阁体”文字的最好体现。

“中华民国”及近代时期碑刻,总体以墓碑为多。《祁星阁墓碑》武延绪书丹,这块石碑曾经闻名畿南,书法精湛,一直受到文人雅士所称道和喜爱,椎拓者摩肩接踵。小龙马《张占元墓碑》虽只是一块普通的墓碑,但就其书体而言也是重中之重,该碑作“南宫碑”书体,填补了永年书法史“南宫碑”体的空白。

碑刻反映永年宗教寺庙文化。据赵目连村留存的碑刻考证,隋唐时期有僧人在此筑寺而居,村以寺名,寺以村起,村称赵目连,寺称目连寺。后大西堡村《新建碧霞元君庙记碑》、南桥村《五桥堡玄帝庙碑》,详细记载了该庙创建历史背景、起始原因及建庙过程和庙宇的宏伟建置,从中能看出当时的瘟疫灾害和人们的精神信仰与生活的历史环境。

碑刻是家族发展史,是研究族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翔实资料。

“广平府城”在永年及附近各县老辈人口语中称之为“广武城”,各史志书沿革历史中缺如,贾寨《水陆会碑》、夏堤《利民闸记碑》、吴庄《王氏孝思碑》内发现有记载,据此可以肯定,“广武城”不是乡人土语音误,而是在某一历史时间段确实叫过(书写过)广武城。“万顷乡”在

本书收录碑文中出现过两次,后唐《刘思敬及妻曹氏墓志铭》内有“丧于洺州永年县万顷乡高许村。”再是明万历二十四年西卷子村《重修安庆寺碑》记载“我大明国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万顷乡去城三十里西圈子村。”刘思敬墓志发现于广府城附近,相距曲陌乡西卷子15公里,且后唐至明朝万历年间相沿余年,万顷乡的区域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实属少见,此处碑文的记载对于永年的地名沿革,乡里社甲行政范围的界定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填补了“万顷乡”“广武城”在永年史志上的空白。

永年先辈们留下的这些代表着历史文化精髓的石刻,作为历史见证,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一旦损毁再难重现,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快风化或遭到人为破坏。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群臣上醻刻石》,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造保护亭得以保护。《夏承碑》被文物保管部门妥善放在清辉书院展厅内,供人们观赏。

历史蕴千秋,石刻怜万古。未来,希望有志于永年金石文化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蕴千秋石刻怜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