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销40亿西凤再造路径渐明
本报 刘敏 西安报道
行至年中,在多个行业遭遇经济滑铁卢的情况下,白酒业依然表现抢眼,虽然行业整体*金期渐渐远去,但如西凤、酒*酒、稻花香等一些区域名酒则在全国化过程中迅速崛起,增长速度惊人。 在大多数酒企都已直接或间接上市的背景下,曾位列中国四大名酒的西凤酒的动向近来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多年来虽具有一线品牌的基因,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西凤也一直饱尝“只有名头没有业绩”的个中滋味。 今年开始,西凤出手启动多项升级换代的大动作,种种举措下,西凤酒正在全国化扩张中显露破局态势,比如以往表现欠佳的陕西省外市场正有收复迹象,核心品牌的市场络迅速覆盖全国,品牌价值潜力也正在迸发。 同时,随着诸多传言逐渐散去,西凤的上市路径也开始清晰,据了解到的可靠上市计划是,西凤将在2013年完成上市前的所有准备工作,2015年之前争取实现IPO。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今年作为西凤全面改制重组后的第二年,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为此本报专访了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可强,他表示只愿意就今年的生产经营谈一谈,即便如此,他之前提出的5年再造一个新西凤的战略选择已清晰可见。 《华夏时报》:过去两年,白酒行业呈现出的景象是整体繁荣,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三公消费”限制、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白酒行业增速开始放缓,西凤酒集团的经营情况如何? 徐可强:今年上半年西凤创出了企业历史最好成绩,从销售指标看,西凤酒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0.2%。盈利指标方面,上半年整体销售毛利率为50.62%,同比增长8.83%,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了4.9倍。 《华夏时报》:快速的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迅速拓展背后,西凤做了哪些工作? 徐可强:西凤酒市场销售能出现质的飞跃主要得益于西凤酒全国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方面我们主要在营销模式、品牌规划、市场监督上进行了战略调整。 比如营销模式上,今年我们变区域分销为系统营销,撤销了以前按市场区域划分的17个营销分公司,按产品线设立了六大事业部,整体营销思路是“核心品牌独立运作;优秀品牌集中运作;包销产品强化管理”。 《华夏时报》:西凤酒前几年品牌规划上给人的印象是贴牌多、低端品种多,这方面的调整应该也是企业的重点吧? 徐可强:是的,品牌和产品方面今年起我们采取了“快速打造核心品牌”的战略举措,对那些低价位产品、影响企业形象的产品、销量小的产品,坚决予以淘汰!上半年推出的凤香经典和国典凤香不仅是公司的战略核心品牌和盈利能力最大的品牌,关键是它们无论在市场拓展、销售收入、利润指标方面,还是产品品质、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等方面,都代表了我们西凤酒作为中国四大名酒的身份地位和形象,也成为全国众多白酒经销商积极加盟西凤酒的主要原因,像国典凤香今年4月9日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首批发货12万瓶,7分钟内就全部拍卖完毕。 《华夏时报》:今后产品和品牌梳理方面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徐可强:简单说就是严格新品开发,继续产品结构调整,梳理整合产品线,加强公司对品牌的掌控力。现在我们新产品开发的原则是“省内控制开发,省外谨慎开发;限制浓香,突出凤香;限制低价,提升价值”。 《华夏时报》:西凤要全国布局和实现百亿,这个过程中产能将如何跟上企业扩张步伐? 徐可强:我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打造“百亿西凤”战略中有一个支撑工程,就是现在正在紧张进行中的西凤酒扩建技改项目。这个项目从2010年7月份就已开始陆续动工,包括成品酒灌装、储存勾兑、物流库房三大板块。建成后可新增成品酒产能9万-10万吨,新增原酒储存能力4万吨,新增原酒生产能力1万吨。 《华夏时报》:下半年西凤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徐可强:销售上虽然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仅仅是开始,离西凤宏伟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很远!上半年做了20个亿,下半年一定还要完成2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