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得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才算真正过完年。既然是闹元宵,就跟别的节日不同,除了吃,还必须可劲儿折腾,有点狂欢节的感觉。过去,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
年元宵节,北京市个儿童在少年宫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提灯会。李祖慧摄
这五天五夜玩什么,主要是: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摸门钉儿、走百病。
元宵竟然改叫汤团
如今提到元宵节,您肯定先想到吃元宵。可咱北京人竟然有一段时间不敢管元宵叫元宵,只能叫汤团。这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大总统,他觉得“元宵”两个字不对劲儿,这元宵谐音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勒令北京城的老百姓不准再称“元宵”,并把元宵的名字改成江南地区流行的汤圆,后来他觉得也不好,汤圆的“园”,还是和的“袁”谐音,煮汤圆不就是要开水煮吗?就又下令改称“汤团”,所有出售元宵的店铺不能在门前广告写“元宵”二字,都要改写成“汤团”。
据传,正月十五那天,袁世凯回家后,一个最受他宠爱的姨太太端来碗元宵,说:您吃碗元宵吧。袁一听,气得当时就给了那姨太太两个大嘴巴子。当年改元宵名之事,有人还曾就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总统,真圣贤,正月十五最难眠;‘大头’抵铜角,元宵改汤圆;明年元宵后,谁再叫汤团。”
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最大的区别是元宵是摇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或汤团,这些名称都与“团圆”谐音,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旧时,老北京的大馆子都售卖元宵,临近正月十五繁华的大街路口都会支起元宵摊子,边摇边卖。
闹腾五天才罢休
正月十五看花灯,一到这天老北京内外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纷纷挂起花灯,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圆的,有绢纱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还有的店铺别出心裁浇铸冰灯。花灯上画的图案也五花八门,有四季花卉,有逗乐的俏皮话,还有《三国》、《水浒》、《西游》中的人物故事,您挨着排儿仔细瞅,没准儿还能看出个连环画来呢!
著名民俗学家常人春先生曾介绍说,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以前每逢元宵节,北京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商户们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不过,灯与市其实是两个概念:灯指“张灯”,从晚挂到早;市指“市场”,从早开到晚。到了清代,灯与市分开了,市场移到琉璃厂,张挂灯的地点改在前门和地安门一带。在前门,还留下乾隆皇帝每逢此日奉母观灯、大行孝道、与民同乐的历史传说。
清末民初,正月十三起大街小巷、买卖人家就开始“上灯”了,十四“试灯”,十五正日子为“正灯”,十七“罢灯”,元宵节算是过完了。所谓“张灯不待月高升”,天刚擦黑儿,内城东四牌楼、地安门,外城大栅栏、正阳门大街纷纷亮起灯来。
东安市场卖的鱼灯。
贺新春的动物形花灯是专给小孩点着玩的。有羊灯、狮灯、兔儿灯、叭狗灯。图中孩子玩的是彩纸糊的羊灯。羊灯脚上有四个泥轮子,肚子里安根儿手指头粗的小蜡烛,小孩用绳拉着走,羊灯的头可以一点一点的。老北京都管轻易答应别人要求的主儿叫“属羊灯的”。
正月十五之前,卖灯笼的买卖非常火爆。
年,元宵节宣武丰台灯会的花灯会。李晞摄
绝迹了的“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也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常人春介绍,“判儿”指的是判官,元宵节期间,老北京的很多店铺用泥塑成巨大的判官形象,内部是一个炉膛,里面装上煤,点上火,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冒出来,煞是好看,惹来大批群众围观。
老北京在今天的平安大道路北侧有一座城隍庙,那里烧的“火判儿”是京城最有名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年在北海公园。
正月十三到十七,城隍庙正院安放一尊三四米高的泥塑空心“判官”。判官头戴双翅乌纱帽,手持“黑无常”勾魂牌,上书:“你可来了,正要拿你!”腹中用砖砌个大炉灶,里面能装斤煤。生火后判官烧得浑身通红,耳口鼻眼、肚脐双乳都能喷出火来,煞是威武。据说,凡捐煤烧火判儿的买卖家,来年必定生意红火。
猜灯谜奖苹果三千
“看花灯,猜灯谜”,这是分不开的活动。老北京家庭妇女闲来无事出了谜语让孩子“破闷儿”。“闷儿”的谜底多是实物,跟灯谜有点差别。灯谜多是“字谜”,根据汉字的形义、典故制成谜语。谜面文字洗练,谜底也不能是贬义。老北京颇通文采的住家,常在门口搞有奖猜谜,过路的客官如果猜对了,便赠送“白玉霜”一盒,就是三块香皂。
民国年间,在大栅栏内的同仁堂瑞蚨祥等商铺前都有猜灯谜活动,猜中有奖。那时有商铺曾挂出告示:猜中者“奖苹果三千”,而有一猜中者去领奖,却给的是插着三根牙签的一个苹果,成为当时的街头笑谈。
年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悬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及中山公园等群众游园活动中举办,游人众多,热闹非凡。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每逢元宵佳节,在一些公园内和大商场前都曾举办过悬花灯猜灯谜活动。
有灯无花是故宫
正月十五除了看花灯,最热闹的就是放花炮。上元节这天,大买卖家往往在门口贴出一张红纸报子写道:“本号酬谢主顾,定于今晚燃放花盒焰火,共庆上元,同乐春宵,欢迎各界光临指导。”一条街上七八家店铺“对擂”,东家宁可多破费几个钱,也决不示弱。真正是“遍天银花绣,阖街硝烟浓”。除了大买卖家,有钱的王府宅门,也不落后,什么炮打灯儿、金盘落月数不胜数。
每逢灯节,皇家在乾清宫等宫殿高挂“春灯”,使宫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但那时为防火灾,在宫内不许放焰火。放焰火等贺节活动多在圆明园和三海内举行。元宵灯节的习俗,在乾隆时期趋于鼎盛,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十三起都陪皇太后到圆明园里的“山高水长”楼看歌舞杂技、观灯、放焰火,然后传谕放“花盒子”。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也常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等地举行载歌载舞的闹元宵活动。据清史载,每年参加舞灯的艺人多达三千人,每人手持一竿,竿上再横一竿,两头各悬挂彩灯一个,他们载歌载舞,口唱着《太平歌》,持灯盘舞动如龙之婉转,虽有月光,只见灯亮不见人影,还排列出“太平万岁”字样,充分表现出高超技艺,引得当时的外国人都极为惊讶。
图中所放之花名叫太平花,又叫老头花,点燃后喷出火树银花,好不绚丽。
父母单位的游园活动成为我们小时候欢乐的记忆。
舞龙舞狮。
年,门头沟区元宵节灯会盛况。胡敦志摄
年,元宵闹花灯踩高跷。刘瑞聪摄
年,元宵闹花灯,图为耍狮子。刘瑞聪摄
风车笑,元宵到。
年,桂香村食品店职工赶制元宵。
年,东风市场稻香春食品店卖元宵。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