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澳洲与世界上其他的环境,会发现澳洲的生态系统十分独特且脆弱,千万年来,澳洲的物种都保持着独立进化,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奇观,这里被称为有袋动物的天堂。
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什么物种在澳洲都能泛滥似的,比如野兔、野猫、狐狸、狗等等。
说起狗,其实澳洲原本是没有狗的,是几千年前由人们从东南亚带入,并最终发展形成了当今澳洲野外环境下唯一的大型捕食者。
澳洲野狗近些年到过青藏高原一带的人可能会印象深刻,在高原的路旁,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流浪狗,其中不乏猛犬藏獒,也正是有了澳洲野狗的例子,所以很多人担心,未来这些流浪藏獒经过不断野化,会不会跟澳洲野狗一样,最终发展成为高原上一种新晋的捕食者,甚至是威胁到雪豹等高原生态系统中原有的捕食者呢?
关于这个话题,我将会从多个角度深入论述,我们不必太过担心,流浪藏獒走上澳洲野狗“老路”的概率微乎其微。
藏獒“藏獒热”消退,大量藏獒被遗弃
如今谈起藏獒,不少人都会表现出鄙夷情绪,这无怪人们,也无怪藏獒,皆是被过度营销的结果。
时间往前推移到年,那时“藏獒热”才刚刚兴起,人们对藏獒趋之若鹜,尤其是那些品相较好的藏獒,更是被炒到了天价,上百万一只的比比皆是。
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大量生意人嗅到了商机,于是在短时间里面,青藏高原一带的獒场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人们争相培育藏獒,企图赚上一笔,而那些品相不是很好,外表不符合当时审美的狗狗,不少被遗弃至野外。
到年时,“藏獒经济”崩盘,“藏獒热”几乎已经消退了,但当时许多獒场还有大量的“存货”没有卖出,藏獒这种狗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农村犬或者城市里面的宠物犬,它体型庞大,相对应的食量也巨大。
需求大量缩减之后,藏獒成了供远远大于求,獒场收入锐减,但支出成本却不减,由于无力承担每日昂贵的饲料费,许多獒场纷纷将这些没有销出去的藏獒遗弃野外。
流浪藏獒群虽然在青藏高原一带一直就有流浪藏獒,但数量很少,也远远没有达到有威胁的程度,自从藏獒泡沫破灭,流浪藏獒数量激增,一时间泛滥成灾。
由于这些狗都是经人类培育饲养之后遗弃的,所以不少由于缺乏野外生存经验,找不到食物而饿死了,但也有很多活了下来,它们集结成群,捕食牲畜、野生动物,俨然成了高原上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流浪藏獒群獒群斗雪豹、斗棕熊
流浪藏獒的存在,令人们不免担心,它会不会影响到雪豹等珍贵的野生动物?说不会影响那是不可能的,藏獒体型庞大且性格凶猛,加上成群体活动,其生活方式跟狼群很像,成群结队的话令雪豹、西藏棕熊等也要退避三分。
可能大家对网上一张照片印象深刻,画面中三只藏獒将一只雪豹逼至悬崖边,雪豹虽然依靠地势勉强防御,但是看得出当时占优势的应该是藏獒。
藏獒群与雪豹对峙无独有偶,在年的时候人们也拍到过类似的画面,不过当时的对象换成了棕熊。六七只流浪藏獒组成的獒群,将棕熊逼退至洞穴口,虽然西藏棕熊的体型没有北美地区的棕熊那么大,但在藏獒面前,依然是庞然大物了。
从现实中来看,体重优势已然输给了数量优势,本就凶猛强悍的藏獒结成了群体,实力大增。
流浪獒群逼退西藏棕熊同样的时间里,在另外一个地方,一群流浪藏獒抢了雪豹的猎物,獒王在吃,几只成员去追赶败逃的雪豹。
藏獒抢了雪豹的猎物不过流浪藏獒能斗棕熊,与雪豹抢食,并不意味着就是它们强有力的威胁,事实上流浪藏獒对雪豹这种高山捕食者的影响很小,毕竟它们在微生境的差异显著。
虽然在分布地图上,獒群与雪豹的栖息地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但就它们日常的活动及捕猎场所来看,可谓是截然不同。
雪豹是独居动物,主要依托岩石等遮蔽物来伏击猎物,所以它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高山裸岩等能够很好隐藏自己的地方,而藏獒呈群体追逐的方式捕猎,最佳的场所是地势平坦的开阔地带,二者冲突不大,所以流浪藏獒很难威胁到雪豹的生存。
雪豹捕食场景澳洲野狗发展史
流浪藏獒跟澳洲野狗最开始的时候很像,但又不一样,流浪藏獒最终能不能成为高原上的“澳洲野狗”,我们首先就要对澳洲野狗的发家史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正如我前面所说,澳洲原本是没有狗的,这一切都要从年前说起。当时的人们从东南亚而来,登上了大洋洲,虽然这里的大型捕食者种类较少,但也并不是没有,比如袋狮、袋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由于人类的活动给当地野生动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所以人与动物之间很快便爆发了强烈的冲突。
如果在更久的史前时代,可能人们不是野兽的对手,但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已经掌握了“自然最强力”之——火的力量,人们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大量开垦荒地,将村庄周围的大片森林付之一炬,以便肃清周围野兽对人类的威胁,很快,在人类的冲击下,袋狮、双齿门兽、古巨蜥等一些大型动物相继灭绝。
袋狮形象图在同一生境中,袋狮与袋狼的竞争性最强,而袋狮的灭绝,给了袋狼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所以很快袋狼便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只是这个时间很短,它们便步了袋狮的后尘。
虽然袋狼的灭绝,人类是最大的因素,但当时的野犬也“出了不小的力气”。狗是随着人类而来的,起初作为一种家畜,最大的作用就是看家护院以及作为人类的食物储备,后来随着数量增多,一些家犬脱离了人类的控制,重新走向野外。
袋狼狗是一种天生社会性极强的犬科动物,这些在外的流浪狗集结成群,在村庄周围,捕食牲畜,而人类却将这笔账算在了人们觉得更具危险性的袋狼身上,导致大量袋狼被报复性捕杀。
随着野性增强,成群的流浪狗不在满足只在村庄周围活动,它们往更人迹罕见的生态深入,而且与袋狼等相比,狗为真兽类,生存能力本就比有袋类强,且狗呈杂食性,所以很快便在大自然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将袋狼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袋狼灭绝后,纵观整个澳洲大陆,几乎就已经没有任何一种大型的捕食者能够跟澳洲野狗抗衡了,所以野狗们很快就代替了袋狼的生态位,成为当地唯一的大型捕食者。
很多人说非洲有狮,亚洲有虎,欧洲有狼,北美有美洲狮,南美有美洲虎,唯独澳洲没有什么猛兽,其实是不对的,在澳洲大环境下,野狗的生态位无疑与前面提到的几者相似。
作为澳洲唯一的一种大型捕食者,澳洲野狗除了能够限制众多食草动物及部分如野猫、狐狸等食肉动物种群发展之外,也给澳洲的畜牧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澳洲野狗会捕食牲畜,为了“对付”野狗,澳洲人民像当初对付成灾的野兔一样,也修建了一条栅栏,南澳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昆士兰东部海岸线,用以隔开野狗群,达到保护东南部发达的绵羊产业。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澳洲野狗算是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了,数量在1万-5万之间,它们已经完全野化,为此在澳洲人民中间,在学术界里面还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