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美味
春华秋实吃个果儿(图)
华丽丽的春天牵着夏天,拖着尾巴走远了。在这个拽着冬风呼哧哧赶来的秋天,与各种大餐耳鬓厮磨后,人们毫无防备地遭遇重阳,登高望远。此时秋高气爽,不如贴近自然,站在高处,找找仙风道骨的感觉,也试试追求养生,吃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它们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不是在创新,只是在回归
果实入菜,虽翻遍中华典籍而难考其源头,但在药食同源的饮食文化基础上,我们可以读到果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讲究平衡的《皇帝内经》记载:“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果实菜谷,皆地产也。果实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又继而佐证:“五谷为养(稻黍稷麦菽),五果为助(李杏桃枣栗),五菜为充(韭薤葵葱藿)。”果实,是人们获得基本生存养分之外最好的辅佐和帮手。
果实,不论是坚果还是水果,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你吃到的任何植物性美食,都是由一颗小小的种子蓬勃而来。你吃下去的,是蕴藏了巨大的能量、可以参天的伟大植物。
在《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元宵节的夜里,当大家都在准备看烟火的时候,贾母突然觉得腹中饥饿,于是王熙凤赶紧报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夜宵名单,这长长的名单里,却没有一样合老太太的心意,最后贾母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杏仁茶——这道常见又普通的甜点。随意翻看野史,总能看到宫廷中盛行用杏仁美容,春秋时,就有佳肴“杏仁茶炖蛋白”。郑穆公的女儿夏姬喜食杏仁,相传活了100多岁,而且终老的时候,色颜不衰。众所周知的杨贵妃,喜欢用一种“红玉膏”搽面来美容,是用杏仁加上轻粉、滑石等做成的,据说搽了一段时间以后,面色润泽而红如玉。可能是受杨贵妃影响,自唐宋以来,宫廷嫔妃们都认为吃杏仁可以增加自己身体的香味,去除异味,因此宫女、嫔妃们都喜欢用杏仁来做茶点。
再说《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写道:这天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汤”来,宝玉喝了两口,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这“建莲红枣汤”是选用产自福建建宁的莲子(在清代,建莲是贡品之一,至今建莲与湘莲哪种更好也尚无定论)。这道菜,一用莲子,二用红枣,莲子有安心养神的功效,红枣则具补血之效。
果实入菜既然精贵,自然也有很多讲究和禁忌。比如从中华传统烹饪手法来说,坚果类多炖煮,水果类多做甜品或凉菜。究其根本,大食客袁枚的《随园食单·戒单篇》有解释:“物有本性,不可穿凿为之,自成小巧,西瓜被切,略迟不鲜,竟有制以为糕者。苹果太熟,上口不脆,竟有蒸之以为脯者。”万物有其特性,要依其特性进行处理烹饪,方为上法。又譬如东汉张仲景撰《金匮要略》中专有果实禁忌一篇,对果实食用的生、熟、多、少,做了详细说明。
不用老削尖了脑袋找所谓创新美食,传统佳肴里有真正沉淀了浮华的美味和文化。把握好禁忌,吃果子养生,真是一件美妙又有文化感的事儿。
跳跃的素果儿
食材:板栗、菱角、新鲜芡实、银杏
你会恍然觉得到了瑶池仙境、江南溪畔,不必说十里不同天,在京兆尹,一米就足以不同天了。据说不少孕妇来这里就餐半小时后,腹中的孩子竟也安静下来,不再踢腾。吃罢饭再出门,顿觉京城空气恶劣,大有翻转回头再坐一会儿的冲动。
京兆尹
京兆尹自从来到京城,就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一来是因为她的格调太清新、雅致,自然到让人忘记这里是人声鼎沸的帝都。二来是这里的素食让非素食主义者都全然察觉不到自己在“吃素”。
每位都有自己偏爱的餐厅,京兆尹排第一。这里有一套神奇的负离子水雾系统,这套德国技术在有效增加空气湿度的同时,使水升级为负离子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无触碰式洗手间,我保证你从进洗手间一直到离开,哪里都不必碰触,便可以快快乐乐解决问题。具体是怎样个奇妙的体验,还是亲历一回才够惊喜。
关于出品,用心的京兆尹厨艺人员将这南北秋果原汁原味一锅荟。不仅清香味美且在微凉的秋季有这样的菜品,实在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礼物。
“美人米炒芦笋尖”是一道非常难得的菜,或许全北京只有京兆尹才有新鲜美人米可以吃到。美人米又称芡实、鸡头米,因是水生蔬菜故滋润得江南美女如玉般温婉。其的口感令食者回味无穷,为了与美人米尽情调情,你可以不使用调羹,而是用筷子将美人米一粒粒夹起,充分感受fooding的惬意。
efu-page
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