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是一部日本拍摄的战争片--《高地》。
影片拍摄于年,时长分钟。由舛田利雄导演,仲代达矢/丹波哲郎/三船敏郎/青井辉彦主演,豆瓣评分7.6分。
影片以晚清时期的日俄战争为背景,详细描写了日*第三*司令乃木希典在攻占旅顺港的战役中攻占高地的经过。
影片由东映株式会社出品,耗资15亿日元、历时3年拍摄完成,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绝对的大手笔,曾经在大陆以批判的方式放映。
单就一部战争电影本身而言,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除了血浆的特效和炮口烟雾显得老土外,影片在战争场景营造、人物性格塑造、服装、道具以及音乐的制作上都表现上乘,很有一种史诗大片的味道。
影片在叙事上采用了“天地线”,将高层决策和小兵战斗对立统一,把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高度写实地还原于大银幕。可以说是舛田利雄“战争三部曲”里个人认为拍的最好的一部。
至于网上有说影片是反战影片,大叔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影片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灭绝人性,但完全没有上升到反战的高度。
虽然导演对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十分清楚,但要他花15亿来骂祖宗,还是不太现实的。
事实上影片也几乎开创了另一种*国主义美学,把日本武士道、忠君爱国、慷慨赴死的精神和鲜血与音乐掺杂一起,经过电影的包装,不仅很有迷惑性,而且居然散发出格外诱人的一面。
正因如此,影片也几乎成了日本此后许多同类题材的教科书级典范,之后的《男人们的大和》、《永远的零》、《啊!海*》、《日本海大海战》等此类作品,都能寻到此片的影子。
国与国斗争的本质,归根结底是文化之争。从好莱坞大片到火遍网络的番剧,都在此之列,这块阵地我们必须守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好了,关于影片就介绍到这,下面咱们照例来回顾下片中这段历史—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指年到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我国的国土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
以上是历史书给的定义,说白了就是一场狗咬狗的争斗。更奇葩的是当时的清*府居然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这就相当于你的邻居张三和李四都看上了你媳妇,两人为了争你媳妇都打到你家客厅了,然后你义正言辞的表示:你俩谁打赢了我媳妇就归谁,我全程不参与!
清*府这个熊样,也是没谁了!为什么怂成这样,因为被打怕了。
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慈禧这个疯婆子为转移矛盾,自不量力地向列强宣战,结果引来了八国联*一齐揍大清。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疯婆子被迫跑路,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偿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
一直垂涎我国东北的俄国人认为时机成熟,趁乱出兵占领了整个东北。并且在签订条约后其他国家都撤兵了,依然赖在东北不想走。
北极熊这一番操作马上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尤其是英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
这三国也是各怀*胎,大英帝国作为当时的世界一哥,一直对北极熊是严防死守,势不两立。为了围堵北极熊出海的势头,双方在克里米亚也曾打的头破血流。
由于当时英国正深陷南非的布尔战争,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来对付俄国人。
对日本来说,更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本来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大清已经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给日本。
结果被心中早有想法的北极熊拉着法、德硬逼着日本让大清用三千万两白银把辽东又赎了回去。
到口的肥肉硬吐了回去,这还不算完。北极熊马上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府租借了旅顺和大连两港,使得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终于得以在亚洲立足。这都让日本气的牙痒痒。
对于美国来讲,也不愿意看到北极熊过于强大,妨碍了自己在东亚病夫身上多拿多占。
既然有共同的敌人,那就简单了,于是一个联盟就此诞生。
年1月30日,大英帝国开启搅屎棍技能,与日本结成同盟,将日本培养成自己的反俄急先锋。美国没有站在台面上,但一直在背后偷偷出钱。
有了世界一哥的背书,又有了美国大资本家的天量巨款,日本人开始拼命扩*备战,誓要把当初吐出的肥肉夺回来。
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依靠传统技能,偷袭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就此爆发。
由于深知自己资源匮乏,无力长久坚持,抱着*徒心理的日*在战争开始之初就将重兵派驻到了辽东半岛。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势头正盛,*队士兵也已经被武士道精神洗脑完毕,打起仗了那叫一个不要命,号称战斗民族的毛子也抵挡不住。
可是在旅顺攻坚战中,毛子却给了日*当头一棒,逼的日*拉出了甲午战争中被封为战神的乃木西典挽回局面。
乃木西典带着13万士兵朝着旅顺要塞玩起了排队冲锋,很快报销了2万人,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死翘翘了。
懵逼的*神转而主攻高地,经过近半个月的奋战,死伤无数的日*终于突破俄*的防线,抢占高地。
日*立刻在高地架设炮火,轰击港内毛子舰队,导致俄*太平洋舰队全*覆没。
此次攻坚战日*投入了13万兵力,6万多人阵亡,堪称典型的惨胜。
此战也是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要塞围攻之战,当中所使用的手榴弹、迫击炮、速射榴弹炮、机关枪和战壕、铁丝网等都成了此后一战堑壕战标配。
此时,毛子依然在不断向战场派兵。早在交战初期,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命令俄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支援太平洋舰队作战。
但这支苦命的舰队自起航那一刻起便命运多舛。不知哪来的谣言说日*已经派出舰队伏击俄*,俄*上下精神高度紧张,竟在半路上将一英国渔船当成日本*舰击沉。
日后声名远播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在这场闹剧中身中5弹,这真是狠起来连自己都打的节奏。幸亏俄*水平太菜,不然十月革命的第一炮就不可能在阿芙乐尔号上打响了。
此时正愁怎么使绊子的英国马上把事情搞大,摆出一副不惜与俄*一战的态势。
毛子本来就理亏词穷,这当口不能再给自己添乱,在赔偿遇难者6.6万英镑和整个舰队被扣押7天后,才又再次起航。
英国也借机给出了相应制裁——不许俄舰队在英国殖民地停靠休整。
本来也没啥,地球又不是都是英国的,但拥有世界第二的殖民地的法国,虽然与俄国是盟国,可在维持当前的世界秩序这一共同目标下,也不让俄舰队停靠。
这下好了,英法这种大哥级人物打了样,那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小弟也就得跟上了。
由于当时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几乎占到了半个地球,再加上这些落井下石的小弟们,这支俄国舰队的处境只能用可怜来形容了。
茫茫大海上,威武的波罗的海舰队瞬间成为孤儿。唯一给俄舰队提供补给的居然是德国,这也难怪,希望打破现有秩序好趁机捞一笔嘛。
可怜的俄国舰队由波罗的海出发,由于无法通过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只能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国,途经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绕过半个地球,行程约3万公里,那叫一个苦。
舰队一旦找到补给之处就拼命加煤,舰上所有地方、乃至船员睡觉地方都必须尽可能的装上煤。
搞的士兵怨声载道,生病的、跳海自杀的层出不穷,甚至爆发过士兵暴动。
当俄海*增援舰队满头大汗在大海上远航时,俄陆*也在奉天(今沈阳)集结了30多万兵力准备南下和日*决一雌雄。
此时日*物资紧缺,逼的*徒特质再次爆发,又梭哈了。集结25万兵力主动出击,又一次*赢了,但这一战日*也损失了近7万人。
年5月,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波罗的海舰队终于抵达作战海域,原计划是先赴海参崴休整后再出战,但狡猾的日本海*可不会给俄*这个机会,他们早已在对马海峡恭候多时。
举世瞩目的对马海战中,俄*十六艘战舰被打沉六艘,七艘被俘,而日*只损失三艘鱼雷艇,堪称史诗级胜利。
战斗到此时,日本财*已经见底,毛子国内也眼看要爆发革命。
不想让日本太嘚瑟的美国跳出来斡旋,年9月,在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斡旋下,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的朴茨茅斯签署《朴茨茅斯条约》,正式宣布结束战争。
按照条约规定,沙俄将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并割让南库页岛。
日俄战争中日*参战40万人,死亡8万多人,伤15万多人,被俘约人;俄*参战50万人,死亡不足1。5万人,伤14万多,被俘近8万人。这样看日本的确是一场惨胜。
此战令日本巩固了对朝鲜半岛的绝对控制,得到了旅顺港,同时令日本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战争结束后的日俄和谈中,大清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却被排斥在和谈之外,最终也只有接受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范围的现实。
虽然战争期间名曰中立的大清曾不遗余力的偷偷帮助日本,寄希望于靠日本力量收回东北,但事实证明,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尤其是豺狼身上是愚蠢的,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站起来。
--------------------
让电影照进历史
让历史照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