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初冬的威海光亮无比。海边散步的人不多也不少,他们聚在沙滩或者渔港,阳光晒到后背和头顶,人们眯起了眼。
这时候,威海是本地人的威海。
皇冠渔港挤着一排人,都低着头欣赏海货,大蟹、偏口,还有抛开胸膛晒得白花花的海鳗。总是这样,买的人爽快掏钱,拿上就走,而观看者,却饶有兴味迟迟不愿离开。
此时此景,常给人某种踏实的感觉,即便在威海,我没有朋友,来去一人,也从不感到孤单。
小说《漫长的告别》里,主人公“马洛”是个独来独往,并不富有的私家侦探。他落魄却从不违心,为还朋友“特里”一个清白,他不惜身陷险境。
生活中,我很希望有个“马洛”似的朋友,表面漫不经心,内心却正义感爆棚。
这时候,大海如丝绸般宁静,刘公岛一望而见。临近年末,未完的事一大堆,我却又踌躇起回家,好像进京更严了……
小说里马洛最终见到了特里,那是一个略显伤感的告别,历经世事,你不再是原来的你,我也再不是原来的我。
从渔港往灯塔走,即可以一路看海,也可以走条幽静的小路。这时节北京香山的红叶已经谢了吧,我一边想,一边走入小路寂寞的姹紫嫣红里。
威海的气候要比内地迟上半到一个月。受洋流影响,冷热都趋于温和,或许这也是威海更宜居的原因。
小路边,树木各种各样。它们把颜色换成了大块的暖红和杏*,烟绿、赭石也衬得更艳了。去年还是前年,这当口两个俄罗斯大叔在小路边写生,一越野车靠边停了一会儿,车主下来丢下五百块,挑走其中一张,临了俄大叔用蹩脚的中文说:“颜料没干,小心。”
时间在初冬的午后被悄悄拉长,小路发着光,绘出比画作美上百倍的颜彩。
小说里,特里寄给马洛五千元大钞,他偶尔拿出来摆弄,却不曾想过占有。本来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却在与特里告别时,还给了他。
雷蒙德·钱德勒写出了侦探小说里最硬核的角色,不知道马洛打动过多少人,反正我是被他深深迷倒。
这样的季节,也许一缕午后的阳光就能把人心照亮,一次不大不小的寒流,也能让枝叶枯*,冬色尽显。威海,如此风景,如此小路真的很多,多到一出家门,你会不自觉想起电影中某个瞬间,又熟悉又陌生,或是游戏世界里策马轻骑,越过的一片片山林和草场。
在威海待惯了,已不能适应大都市的节奏和拥挤,若说宜居,风景和适宜的人口密度确实缺一不可,就像写得漂亮的小说,情节和人物少了哪样都难成立。
这条路落满彩叶,一只小蜻蜓起起落落,这么小过得了冬吗?正想着,阳光收起,仿佛悲情笼罩。
马洛最终拒绝了特里的回归,就像他结尾说的:“你曾深深打动过我,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在酒吧时安安静静喝过的几杯酒。感情还在是真的不错,别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