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打不过的九头虫,却被哮天犬咬得流血不止
“九头虫”出现在《西游记》“祭赛国扫塔”一难当中。
“九头虫”其实就是“九头鸟”,它的本相是一只怪鸟:
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这只巨型怪鸟,身体有丈余宽阔(约合10平米),轮廓圆形似鼋鼍(龟),脚爪锋利如钩,叫声高亢凄厉,一飞冲天;它的九个脑袋簇在一起,眼冒金光,“那怪九个头,转转都是眼睛,看得明白”。
——猪八戒看了也惊呼,自从投胎转世还没见过如此怪物。
九头虫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老龙的女婿,他曾下了一阵血雨污染了祭赛国的金光塔,趁机偷走塔中的舍利子宝珠,他的老婆万圣公主也不弱,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两样宝贝被他们藏在龙宫之中。
后来,悟空八戒与九头虫酣斗无法取胜,只好请巡行此地的二郎神帮忙。二郎神大战九头虫,要用弹弓射它,九头虫也不怕,从半腰里伸出一个头来要咬二郎神。突然,二郎神的细犬(即俗称的哮天犬)
“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而去。”
这一仗以九头鸟失头败走而告终,悟空把宝贝夺回,剿灭万圣老龙家,只留龙婆化身为龙镇守在金光寺。可九头鸟并没死,从此世间多了一个长着九头,身上滴血的怪鸟。
《西游记》基本写出了九头鸟的特点:九头、身大而圆,飞高而远、声尖、爪利、滴血。
之所以非要叫它“九头虫”,应该是想与以往神话传说区别开。
细看书中其实有矛盾的地方,既然叫“九头虫”,腰间为何又多出一头?此头被哮天犬咬掉,才变成九头。——这个矛盾是因为九头鸟在古书中早就定型了,《西游记》只是拿来改编所致。
身如车轮圆,声如车轮响,是名“*车”
唐代《三国典略》中说:
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在古书中九头鸟有很多名字,最著名的有两个:“*车鸟”和“姑获鸟”。先来看“*车”: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能收人*,一首为犬所噬。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
唐刘恂《岭表录异》:
“*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
宋周密《齐东野语》:
“*车,俗称九头鸟,陆长源《辨疑志》又名渠逸鸟。世传此鸟昔有十头,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为灾咎,故闻之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
*车鸟最初有十个头,后来被狗咬掉了一个脑袋,剩下九个脑袋和一个脖颈,断头处不断滴血,滴到谁家谁家有灾;还善收人*魄,叫声如车轮转动,所以叫“*车”。此外身形也像车轮。
《夜航船》描写道:
荒村野树,月黑风高,凄风惨雨,磷火闪烁,*车鸟不停嘻嘻怪叫,影子忽明忽暗地飘过——这是一幅何等恐怖的画面。
人们恐惧又没啥办法,只能在它出现时,呵斥狗发出叫声,或者熄灯让它发现不了,所以狗一直是九头鸟的克星。
欧阳修《*车》说:“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西游记》把这个事安排给了哮天犬。
《本草纲目》中说*车鸟的样子像猫头鹰(鸺鹠),翅膀展开有丈许,白天双目看不见,但晚上贼亮,见到火光就从天上掉下来。
——这里说*车鸟怕火光,跟前面说要熄灯躲避它又有点矛盾。
而且,*车鸟还跟猫头鹰扯上了关系,因为鸟类中只有猫头鹰有昼伏夜出的特点。难怪民间一直讨厌猫头鹰,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原因就与*车有关。
另一身份:抓小儿的姑获鸟
九头鸟还有个名字“姑获鸟”,有一项特别的“工作”——抓幼儿。
姑获鸟没孩子,只要脱掉羽毛摇身一变就是女人的样子。总是晚上出行,所以叫“夜行游女”。专门偷人家的小孩来养活一段时间,(很可能最后要吃掉)。之前,它会先在小孩衣服上滴血做标记,再去偷取,所以人们不敢在夜晚把小孩的衣服露天放置。
捕获九头鸟?
古人说九头鸟“分布”地区很广,要么“岭外尤多”要么“荆州为多”,这么多也就有抓到的时候。
《齐东野语》记载南宋淳熙年间,李寿翁镇守长沙时,当地人捕获了一只*车鸟,圆圆的身子像个大簸箕,有十个腔子,九个有头,另一个断裂无头,滴血不止,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贪官污吏代言人
九头鸟还有一个特别的象征被很多人所忽略,它是贪官污吏的代言人。
苏轼在《异鹊》诗中写道: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车。
不得不说九头鸟是个复杂的神话形象,欧阳修曾有诗句说: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车》)
他认为,九头鸟是吉兆也好凶兆也好,归根结底,还在人心不在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