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lanChow在真實和虛妄之間 [复制链接]

1#

這是從年開始的一個手機拍攝計畫。使用過iphone3到iphone4、iphone5和華為P9手機。這次選取的是這個“計畫”中期和後期所拍攝的一些概念畫面。從開始就把重點設定在“隨”字:隨心而拍;隨遇而拍;在攝影技術、影像質量、後期製作等方面均不有所限制和要求,以獲得畫面為優先任務;最大程度上運用直覺作為嚮導,用最短的時間拍攝及製作畫面,著力體現當時場景中內涵的不同感染力。

Q:简单聊下你的这个拍摄项目,为什么要拍摄这些纯视觉的图片?

这有个漫长的转变过程。

小时候学画画,然后就着迷了,一心想做油画家。那时美校都教苏联绘画,清楚记得看到陈丹青先生和冷*先生原作的瞬间那种震撼到几乎要热泪盈眶的感觉实在难以从记忆中抹去;另外一面,在当时的课堂也没有关于抽象艺术或观念艺术的内容,虽然学校图书馆可以看到很多原版书,但要去理解还是非常地困难,老师说毕加索是大师,我们就都认为他是,好在哪里谁都说不出。那时的上海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实验性质的当代艺术展,好奇的去看了看,回来就问老师:“这些作品怎么好在哪?我们也可以做。”可惜他们也说不个道道,只让我们好好画写生,将来考个好大学,后来也就对当代艺术不太感兴趣了,心里有个疙瘩,总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来。就这样,无形之中写实主义在接下来的10多年里基本占领了我的脑细胞,一直到工作后的好几年才慢慢肯松手。

大学毕业后,我在意外中选择了摄影这个职业,估计由于现实主义的惯性思维还留存于脑中,而不出意外地选择了广告摄影这个细分类别。之后,估计是写实的东西遇到太多太久,需要找一个精神的寄托,这驱使我在闲暇时间拍一些自己的小品用来缓解,闲时把玩着看看。刚开始纯粹是为自己而拍,是把它当作生活和工作间的调味剂。这个项目也一样。

在去读M.F.A之前我并不了解艺术摄影,和身边搞摄影画廊的朋友闲聊时他们常会提起一堆摄影家的名字,以为我懂,其实不然,自己有时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不过倒是让我无意识中开始留意起了艺术摄影,从“随便把玩”变到“想去看看”;另外有位做摄影艺术微喷工作室的朋友向我推荐了本书在我临走前,这算是我读的第一本艺术摄影的书籍吧---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

曲线是很有意思的,到了一边的顶点,又会反向走到另一边的顶点,这种可预见性的规律,让我偶然性的遇见了。我们眼睛所确实看到的某张影像中的“具象”和“抽象”都是视觉的表象,如果观念确实的存在于作者心里,那么这个作品既可以表现成具象的也可以表现为抽象的,那为何还要在意区分到底是哪种形式的影像呢?这个项目中的照片阶段性的从具象变为抽象,但初衷一直没有变,所以我并不在乎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是什么,而要抓住的是瞬间的感受,把这个东西反映出来就算完成了。

Q:这些图片你想表达些什么?

如果我这样说可以被接受的话,这些图片是一种记录瞬间感受的行为:我在看见这些场景前并不知道要拍什么;当看见这个场景时,也就是我已经把它拍下来的瞬间。瞬间的感受很重要,这就是我要表达的。

这个项目从开始就定位是快照形式的草稿集,就像西洋画家把素描或者速写作为创作的草图;就像胶片年代的摄影师用宝丽来作为预览和记录工作信息的手段;用手机来摄影对我来讲只不过是在享受着新世纪带来的最新的科技成果,不知道在我开始项目的时候是否已经有“手机摄影”这个流行词,但对于这个项目来讲,用手机拍摄是一个必要的工具,但不是组成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元素。举个例子,如果我记忆力够好,可以把着所有照片全都记住,那我不会需要任何工具。

Q:这个项目的创作过程,会有哪些新的启发?

创作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介于有心和无心之间吧!我挺喜欢这个状态的。不急不躁,没有任务要去完成,拍到哪算哪,拍到什么算什么,错过了也不会再特地去拍,没有时限。不管什么,一旦状态好了,事情就好办了。另外,并非所有的事开始时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最初拍摄只是单纯地想记录一些觉得特别的、富有感染力的小景。因为工作时间比较弹性,经常外出但又不想背个大相机在路上跑,因为总感觉人家老提防着你,路上随便拍张照片都会有人来问你是不是拆迁办派来的或者问你是哪个电视台的。那时候数码相机还没法在室外拍摄,方便携带和拍摄的仍属旁轴胶片机,可是经济条件又不允许我大量拍摄胶片,所以最后决定买了台iphone3。

所有照片现在回过头看来是有几段风格变化、观点递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是从一开始“单纯的有感而发的记录”过渡到“有选择性的理性记录”再变化为“主观性记录”,连贯起来看上去就是像是具象到抽象的变化。每一段变化都是有来由的,都是受启发而得到的,这些经验也许将来某一天会用到。

Q:这样的视觉是非常私人化的,观看者从哪些方面去切入。

“私”这个词不知道何时已经被过多的使用了,概念已经歪曲和模糊了。如果用提问的形式来表达:“是不是布列松的作品就不算是私人化的?”或者“是不是南·戈尔丁的作品才叫私人化?”。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其自身个性,尤其那些已经被录入史册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都是公认的“私人化的”,都是有标志性特点的(这里不展开说)。这和组队约模特去宾馆里拍上个百八张人体照片不一样,这行为虽显的更加隐秘(私人化),但拍出来的影像更具有共性(普遍化),而非真正的“私人化”。我的这些照片从观念到处理方式的却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私性”,也就是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最终效果全凭积累的审美经验和拍摄时候的直觉。观众只要觉得有意思,可把玩就行了。我想这篇文章应该会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作品。另外,建议多看艺术书籍,还有现在有很多不错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