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皇叔”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当时的史料记载就语焉不详,没法追根溯源。后世各种不靠谱的作品鱼龙混杂,甚至以假乱真,更让人一脑子浆糊。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是,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后人还整理出了他的谱系表:1.刘胜,汉景帝第九子,母贾夫人,封中山王,彭城郡刘氏中山堂始祖;2.刘贞,刘胜之子,封陆城侯,封地涿郡,生二子:轩、昂,元鼎五年酎金事件失侯;3.刘昂,刘贞之子,生三子:福、禄、寿;4.刘禄:刘昂之子,封漳侯,生三子:恋、希、清;5.刘恋,刘禄之子,封沂水侯,生二子:经、英;6.刘英,刘恋之子,封欣阳侯,生四子:巡、建、避、远;7.刘建,刘英之子;8.刘安庆,刘建之子,封广陵侯,生二子:平、宪;9.刘宪,刘安庆之子,封缪水侯,生四子:化、和、舒、街;10.刘舒,刘宪之子,封祖邑侯,生四子:谊、喧、读、讲(生于西汉居摄二年);11.刘谊,刘舒之子,封祁阳侯,生五子:用、必、良、布、铎(生于东汉建武元年);12.刘必,刘谊之子,封原泽侯,生二子:显达、不疑;13.刘不疑,刘必之子,封丰灵侯,生二子:斐、惠;14.刘惠,刘不疑之子,封济川侯,生二子:崇、雄;15.刘雄,刘惠之子,东郡范县县令,生子弘;16.刘弘,刘惠之子,生子备;17.刘备,刘弘之子,昭烈皇帝。这张谱系表,甚至还有人物的出生时间,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不过,这是一份靠不住的谱系,它出自《三国演义》和《彭城郡刘氏中山堂族谱》。《三国演义》是小说,故事情节服务于剧情,而不是史实,所以这玩意不能当真实的历史。事实上,《三国演义》的说法漏洞百出:一,刘备与汉献帝论亲,就是子虚乌有的事笔者看到很多文章,振振有词地拿汉献帝与刘备论亲为依据,实在太搞笑了。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的桥段,正史没有这个记载。《三国志》记载,建安元年刘备丢了小沛后,逃奔曹操。建安四年,刘备叛逃曹操。这四年是刘备与汉献帝唯一的交集,他们之间也仅仅是由“衣带诏事件”,发生了一丁点瓜葛,但没有见面(董承一手操纵),不存在论亲的事。二,刘备与汉献帝关系,表述矛盾《三国演义》表述,汉献帝拿出皇家谱牒对照,发现刘备长他一辈子,所以称之为“皇叔”。这个说法自相矛盾。上表可以看出,刘备是汉景帝十七世孙,而汉献帝是汉景帝十三世孙。也就是说,论辈分刘备得管汉献帝为“高祖”,汉献帝怎么还倒过来管刘备叫“皇叔”了呢?三,刘备家族爵位传承,编造痕迹明显请您仔细看一下刘备的谱系表,它根本经不起推敲,至少有以下几个疑点:1.横跨西汉、新朝和东汉,刘备家族的爵位靠什么传承?古代爵位传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能传承四代以上就算很牛的了,极少有出现六代的。原因很简单,皇帝不傻,爵位就等于免费饭票,随着亲缘关系的久远,他凭什么一直给你保留待遇?近支还有一堆皇族子弟等着饭票,这么封下去,皇帝不得喝西北风?比如刘胜的儿子,陆城侯刘贞,在他自己手里,就因酎金事件被夺封了。实在搞不清楚,刘贞的孙子刘禄,凭什么再次得到侯爵。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第十代刘舒,第十一代刘谊,横跨了西汉、新朝和东汉,他们是如何实现隔着朝代传承爵位的?刘秀登基后,虽然一开始恢复了不少西汉宗室的爵位,但后来悉数罢黜,再后来,他甚至连亲叔叔、侄子的王爵全部废除,绝不可能让西汉的饭票到东汉还有效。如果刘备的家族能不间断传十几代,历史上绝对独一无二!即便如孔子的后人,都是不连续的恩封。2.爵位每一代都变更,不符合传承的规则再看看那份表里的爵位名称,每一代都不一样。虽然改封是平常的事,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不会变,怎么可能每一代都会被改封一次?3.封地的名称,大多不可考爵位的名称,一般以封地命名,可是很吊诡,笔者特地对照《后汉书郡国表》查了一下,这里面的封地,大多数不存在。《史记》和《汉书》里,都有《王子侯表》,《后汉书》没有侯表,王爵容易查询,侯爵就很难追溯。不过,正常情况下,《郡国表》里应该能有对应的名字出现,可惜连这个都查不到,不可疑吗?四,《彭城刘氏中山堂族谱》已经被证明是伪造这一点不展开叙述,网上有很多相关资料,总之一句话,《彭宠刘氏中山堂谱系》,就是后人为了给自己贴金,按《三国演义》编造的。那么,能不能说刘备的皇族身份就是假的呢?恐怕也不能这么武断地说。按照《三国志》对刘备早年生活经历的记载,刘备出身于士族家庭,绝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织席贩履”的平民之家。比如刘备年轻时曾经师从卢植,在豪门士族政治的环境下,平民绝不可能拜在卢植这样的名儒门下,除非他在学术上有很高建树。再比如刘备结交的对象,和豪强依附的事实,像极了光武帝刘秀早年的经历。只有他们这样的士族家庭,才可能有这种生活经历。所以,刘备宗室后裔的身份应该是可信的。那么他是中山靖王之后的陈述,是否可靠呢?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只是传承谱系绝不是上面的那张表。更大可能性,我认可《典略》的说法。《典略》说,刘备是临邑侯后人。有人说《典略》记载很不可靠,这个我承认,但没有哪本史料是完全可靠的,至少《典略》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临邑侯是谁?太复杂了,汉景帝的后人、光武帝的后人,都有被封临邑侯的。另外还有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临邑侯枝属——北海王刘兴的次子刘复。这个刘兴,是刘秀的大哥刘縯的次子,被过继给刘秀的二哥刘仲为子,封为北海王。建武三十年,他的次子刘复封临邑侯。我个人认为,刘备有可能是刘复的后人。这位刘复学问很好,曾经与班固一起编写过《汉史》,典型的诗书传家。不过,刘复虽然是宗室子弟,他只是皇族远支旁属,跟西汉楚元王一系类似。假如刘复是刘备的先祖,有些问题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比如刘备为何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谱系?为什么当时很少有人质疑刘备的身世?三国时期有个历史大背景,天下各大军阀,都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捞着各人的政治资本。刘备的另类之处在于,他的身份就是宗室子弟,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更有说服力。问题是,刘备的这个宗室后裔是“擦边球”,他不是刘秀的后人,而是刘秀的哥哥的后人。所以刘备不能细说,说了他的光芒就会暗淡许多,只能说一半留一半。至于当时的人为何不质疑刘备,也很简单,你这个汉室后裔,相当于是小数点后面十几位了,没人拿他的身份太当回事。况且人家也不算造假,打这种嘴仗,一点意义都没有。其实,魏蜀吴三国鼎立,有谁会闲着蛋疼,说魏和吴不合法,又有谁说刘备就一定合法?还不是后世史学家,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刻意放大了这个屁大点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刘备宗室子弟的身份应该是可信的,至于是哪一系之后,是不是中山王后裔,没法考证了。鉴于当时刘氏皇族的招牌,鸡肋的特性,没人会去计较这种无聊的事,更没必要去替他寻根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