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怎么样 http://m.39.net/pf/a_9392357.html《西游记》第六回中,二郎神与孙大圣大战时,老君用“金钢琢”(又名“金钢套”)自天门上往下一掼:
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地着猴王头上一下……打中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这细犬就是二郎神唯一的猎犬,《封神演义》中称为“哮天犬”者是也。
按,“细犬”即猎狗的另一专名。这个专名词,大约从宋代开始通行开来。例子,如清代吴广成编纂的《西夏书事》卷三八:
进德等与高丽使同至。高丽有三纲:一贺正,一谢遣使,一谢赐羊酒。夏惟贺正、谢遣而已。金主因进德等献礼物十二床、马二十匹、海东青五、细犬五。
夏仁虎先辈《旧京琐记》卷五:“宗室之殡,柩前有一木如葫芦状以为别,八旗殡前,各树其所隶旗。殡仪有驼马、帐房及*鹰、细犬之类,皆示不忘射猎游牧之本。”
《聊斋志异》卷四“小猎犬”条,更能明确地表出“细犬”即“猎犬”;《水浒传》第九回,写柴进打猎,有“赶獐细犬”跟随。民国年间经评书艺人先口述后写成长篇小说的《三侠剑》第二回中,讲到众镖行侠客假扮打猎的,杨香武就牵着细犬。凡此均可证明,细犬乃是猎狗的别名。成书于元代的《宋史·礼志》,看来是根据宋代档案著录的:“太祖建隆二年,始校猎于近郊。……五坊以挚禽、细犬从。”可以证明,至迟在五代末宋初,已有“细犬”这一种称呼。
细犬在擒获孙大圣一战中立下大功,功劳却算在主子账上。它倒也并不争功。可是,此狗大显奇能,屡立战功,却是在《封神演义》之中。它还有了名字:“哮天犬”。这条真狗的作用可是大大的:屡建奇功。它不是咬脖子就是拖后腿。飞将*辛环的腿被它咬住,从天上直往下坠,让雷震子一棍子打死。
上述《西游记》中,孙大圣也是被拖住腿肚子,导致被擒。这种背后偷袭的方式,大约因为被袭者手中有兵器,如孙大圣的金箍棒就是一条极好的打狗棍。此狗除了拖后腿,更擅长咬脖子,这是虎狼狮子豹以至猞猁等食肉类猛兽制敌于死地的惯技。犬类从狼驯化而来,也会熟练使用这一招,在《封神演义》中使用最为频繁,比拖后腿多,赵公明都让它给咬了。此犬不分男女,毫无怜香惜玉之意,冲碧霄娘娘肩膀上就是一口,距离脖子才几寸哪!冲着脖子去的,小说作者为避免老是写咬脖子的重复,略作变化。别的女将,如邓婵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遭了它的*口,脖颈上连皮带肉扯下一大块来。要不是仗着土行孙的丹药,非得狂犬病不可。
更有埋伏在半空中,似战斗机俯冲下来偷袭的,例如,第七十五回里,一气仙余元追赶杨戬,被潜伏空中的哮天犬“夹颈子一口”,“牙如钢剑伤皮肉,红袍拉下半边来”。综观整部小说,哮天犬比杨戬立的功不少。足见走狗不可轻视,战场上尤其不可轻敌。
走狗是真的狗。它是能独立作战的。人性狗,即跟在主子后面仗势欺人的人,虽然只是潜伏于主子之后,伺机作案,更是不可不防。例如,有练出“狗头”伤人的,季康就仗着念念有词,身后伸出一个狗头,咬敌将一口。可见主人身后的“狗头”不可小觑。季康全仗着狗头取胜,封神时被封为“天狗星”,良有以也。
来源:文史知识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