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永兴浠水团高赋并序 [复制链接]

1#

我国辞赋之作,浩瀚汪肆,博大精深,诸如子虚、上林,二京、三都,结构恢宏,文采巨丽。其所体物者,或大都上京,或风雪江海,或帝王神女,或殊事奇闻。若今高君之为一平常高中作赋,则希有闻矣!此赋贯穿历史,发蕲*文武之由,证浠人智勇之本。数磨形炼性之迹,敷天降大任之说。昭怀质抱真之道,宣贤良方正之志。岂徒铺陈辞藻、穷极声貌而已?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团陂高中尝有是英才,可引为一幸也,且可藉是赋而蜚声,其幸之又幸也乎?!团陂高中其宝之!

己亥仲秋张如元识

(注:张如元,又名张弢,别署勤庐,一九四六年六月生,浙江温州人。系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客座教授,温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汉语大词典编委,曾任温州市书协副主席,东瓯印社社长等。擅长书画篆刻、特别擅大篆和行草,是古文字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对诗词、古文学等有较深的研究。)

粤若团陂学宫,始而新学、小学,继而初中、高中。(1)代有青衿折桂,时有傅父折葼。(2)百年舄奕,万事销融。(3)昔奚斯颂德,吉甫歌功。(4)唐皇得宝,汉帝大风。(5)莫不功著韦编,声闻嶰筩。(6)况尔驰光巀嶭,炼质鸿濛。(7)珪璋质悫,桃李花红。(8)安得文澜庾信?讵有浮江阿童?(9)复望虵吐灵珠,更思马系长松。(10)故猥辱师命,忝为吴下阿蒙,(11)敢效相如献赋,试表立雪愚衷。(12)乃作辞曰:

夫星分鹑尾,表里婆留。(13)大别小别,踤阹怙帱。(14)衡岳庐岳,拱卫相投。(15)国号弦子,邑封轪侯。(16)兰溪西去,巴水南繇。(17)藕焉九窍,鸟焉九头。(18)川望江汉,人向鲁邹。(19)不我吐刚,不我茹柔。(20)不舛南冠,不以北叟。(21)不贰重黎,不屑仇由。(22)秉坚土之根性,钟灵气之清遒。(23)绍宜僚之智勇,袭陶朱之谋猷。(24)体天完之桓拨,率邾侠之缀旒。(25)逐鹿于商,问鼎于周。(26)左右劘荡,上下驰蹂。(27)抗孙子于柏举,佐周郎于花洲。(28)拒萧衍于巴口,棐刘骏于中流。(29)襄文正于督*,剿粤匪于拔楼。(30)非沙儿塆之可畏,式倒旗河之忍羞。战则钩戟长鎩,和则耒耜鉏耰。(31)乱则荒樼寂寂,治则黍稷油油。(32)苟华阳之归马,丁桃林之放牛。(33)乃大有之初九,奈阳九之休囚!(34)摇落楩梓,萎顿薪槱。(35)或沉或浮,泛泛杨舟。(36)劳悴六月,疲病三秋。(37)十年有臭,一薰一莸。(38)故未卜唐举,先蹈轲丘。(39)读品三味,学戒三忧。(40)比户书声,连闾鸣球。(41)是以山寨寥落,黉堂绸缪。(42)指鹿门以虎峙,窥*谷而鸾俦。(43)表彭蠡之濂溪,枕桐柏乎扶沟。(44)呜呼!武非文氏一脉,众皆沙场罴貅。(45)文岂姚陈两族?无非争涂弸彪。(46)

矫矫如也,挞彼团陂。(47)轼以梅梓,輢以大崎。(48)桅以华桂,柂以涣濉。(49)岑岺?碒,绝巘屏毗。(50)碧莲辐辏,绾毂须弥。(51)峰回路转,合璧中规。(52)重峦腾秀,叠嶂生姿。(53)含川怀谷,纳气吐奇。(54)长河练白,渟潦星熹。(55)畎亩绮错,草木纷披。(56)烟霞飘渺,云甍参差。(57)于是乎天栖涧谷,阪缀潢池。(58)有容乃大,有凤来仪。(59)内聚外养,大畜周垂。(60)且山泽通气,朋从尔思。(61)阴阳交感,知机识时。(62)噫嘻!其地吉象,其人真知!(63)

夫何公焜阁,旷代宗师。(64)逢天僤怒,板荡不夷。(65)在明明德,舍我其谁?(66)隳靡斗姆,振铎有为。(67)俗以为异,或以为痴。(68)意如磐石,心殊藿葵。(69)芟薙芜秽,种莳兰芝。(70)采芹悼龀,入泮岐嶷。(71)昼也披帙,夜也藜吹。(72)授《原君》,宗宗羲。(73)反封建,救国危。(74)振民权,图挟治。(75)参造化,普德施。(76)一时人文渊薮,八元在野非罴。(77)莫不流庆于后叶,兆文成于先期!(78)

至若倭奴来犯,势如雷椎。(79)烧杀奸掳,邪辟奸回。(80)付以丙丁,炬以灰埃。(81)迨至商风扫箨,否极泰来。(82)另辟新圃,玉树移栽。(83)遂箕踞下坳,盘魄莲台。(84)浩气氛氲,风宇洞开。(85)携秋桂以蕴藉,挈冬青而胎孩。(86)依竹溪以厌瘱,临渊潭而淹该。(87)更有文种适越,谢客永嘉。(88)孔子去鲁,贾谊长沙。(89)金谷满园树,河阳一县花。(90)岂料兰移一处,根柢我家!(91)贤荟萃于稷下,德迁播于琅琊。(92)驻关山以掩翠,跻虞阪而陵霞。(93)鞠菁莪而长育,敷杏坛以荣荂。(94)下董生之帷幕,坐扶凤之帐纱。(95)耿介拔俗,执节修姱。(96)啜菽饮水,含英咀华。(97)披裘带索,振藻扬葩。(98)有教无类,刮垢祓瑕。(99)行止语默,罔顾隆窊。()教焉叨絮叮咛,董焉繁言周遮。()喜也和风拂柳,怒也走石飞砂。()爱则慈颜悦色,恨则喑噁叱咤。()宵衣旰食,谨俭根涯。()寒惊促织,暑躁鸣蛙。()雴霫布叶,零露抽芽。()饰罢容以吻噤,睹鬓影而嗟呀。()探阮囊于墝埆,较琼尺于蒹葭。()甘人梯之念一,守自肥之心遐。()

若夫莘莘学子,时为昌亭之客。()诎乎蓬蒿,起乎阡陌。()否乎抢榆,期乎逸翮。()禀乎駏驉,羁乎鞅轭。()酏食齑盐,饱尝糠覈。()胼手胝足,焦头烂额。()阿阜童枯,畛畦路窄。()或筌鱼以枵腹,或饭牛而嚥息。()或承星以履草,或踏月而稼穑。()陇头泉悲,杞梁妇唈。()吴质长愁,崔骃郁悒。()韩愈有《送穷》奇篇,杨雄有《逐贫》雅什。()李密则汉书挂角,王章则牛衣对泣。()文*乃取木投斧,李固乃追师负笈。()及至舞象,同斯砚席。()然则肆欲纵情,伺瑕导隙。()顽劣之性犹存,畔逆之念难易。()不为承宫负薪,不堪王冕执策。()听课则灵*出窍,自习则唇吻翕辟。()缥缈高唐之观,逍遥云梦之泽。()驾鹤之西游层城,攀龙之东临碣石。()荒诞不经,玩谑无斁。()屡有悔吝,备受苛责。()一旦杀鸡儆猴,方至亡*丧魄。()犹记解醒晨钟,凛如锥心鸣镝。()唤起讪声,骇比催命霹雳。()尔乃睡眼朦胧,懵懂幎历。()流连梦乡,磨蹭析惕。()骞衣而起,趿拉而觅。()摩肩接踵,跌蹉蹋踧。()捩手覆盆,转头碰壁。()獐麇马鹿,盥洗漱涤。()继而振旅操场,行阵秩秩。()阗阗疾走,整齐划一。()老师前导,学生后述。()匼匝环绕,棱棱栗栗。()昒昕欲晓,列坐教室。()或蹙眉默记,或摇首呫哔。()口干舌燥,马卿带疾。()凤凰饥来,馋虫姚佚。()朝饔时至,捷武虣出。()杂遝庖厨,孟浪迅逸。()拥挤冲撞,遑论素质。()清汤照景,砉欻了毕。()反顾游贾,寒具芬苾。()油条光饼,垂涎欲滴。()其奈一贫如洗,何必自贻伊戚?()故颜回攫甑而偷食,李白行路而不喫。()是以登高怀远,临流叹惜。()夕阳山外,月钩屋脊。()踯躅曲径,矘眄驻屐。()暮树峥嵘,夜虫唧啧。()魅影婆娑,萤火幽僻。()况复残菊履霜,枯枝赋白。()寒风剔骨,冷雨鞭磔。()三河冰封,千山离坼。()物尚如此,人焉解厄?!()别有一月一考试,一季一遴择。()优者一班,蹶者疏隔。()胜者不骄,败者不怿。()出入有常,往来络绎。()斯前有县跂之抑,后有踵蹑之逼。()外有荣辱之惊,内有明夷之恻。()且耳得??之声,目触愤怫之色。()身浸空乏之困,体渐饥寒之剋。()前程难料,后事莫测。()退则柱礩焦原,进则楹栋崭崱。()遂乃息心敛气,冥涂擿埴。()维言是听,维师是则。()博采兼收,参悟自得。()战战兢兢,攻无不克。()是以鹿鸣侥幸,虎啸遐陟。()解网高翔,矫翼苍极。()搏击长空,云衢骋力。()如河伯之入海,若重耳之归国。()补缀乾坤,各有天职。()爰有赴洛陆机,回车墨翟。()离家王粲,失路阮籍。()或为科技精英,或为文坛诗伯。()或为商界翘楚,或为行伍巨擘。()桃李夭夭,俊彦奕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呜呼!团陂高中,铄懿渊积。()其功至伟,其德孔硕。()其势炎炎,其名赫赫!()

而今团陂学子,时维鹰扬。()根生三楚,叶茂四方。()滮滮涆涆,必有滥觞。()当显扬于父母,宜光耀于家乡。()本真不弃,师恩不忘。()钟仪南冠而楚奏,申包庭哭而救亡。()不齿陈轸,一别河梁。()可恶子胥,倒戈自戕。()至死不作冯道,终身宁为楚狂!()

高永兴撰于己亥仲秋

?

(1)、粤若:发语词,用于句首以起下文。新学:指清末到“五四”以前由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包括社会*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是相对传统学术称“旧学”而言的。

(2)、青衿:旧时读书人穿的一种衣服,借指读书人。《诗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折桂:《晋书·郄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折葼:折取细枝。《传》曰:“慈母之怒子也,虽折葼笞之,其惠存焉。”郭璞注:“言教在其中也。”亦以指鞭笞。

(3)、舄奕:联绵不绝。《后汉书·班固传下》:“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销融:谓日趋丧失。

(4)、奚斯: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美鲁僖公能复周公之宇。吉甫:尹吉甫(前—前),春秋时期庸国人,*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是周宣王时的太师,西周时期著名的贤相,曾奉周宣王命与南仲出征猃狁,大获全胜,反击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附近,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深受周王室的倚重。还是流传后世《诗经》的总编篡者,所以又被尊称为中华诗祖。歌功:《大雅·烝民》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为尹吉甫所作。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此诗赠之。全诗八章,每章八句,赞扬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绩。

(5)、得宝:即《得宝歌》,唐乐曲名。唐开元末,陕县县尉崔成甫翻俚歌《得体歌》而成,歌曰:“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大风:即《大风歌》。《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6)、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现以此作为古代典籍的泛称。嶰筩:亦作“嶰筒”、“嶰管”。指嶰谷之竹所制的管乐器,亦用作一般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

(7)、驰光:光芒飞射,像光一样迅速疾驰。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飞鸟绕树翔,嗷嗷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巀嶭:亦作“嶻嶭”,高峻貌。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九嵕巀嶭,南山峩峩。”这里形容词用作名词,指高峻的山。炼质:提炼质素,冶炼物质。晋潘尼《武库赋》:“炼质于昆吾之灶,定形于薛炪之炉。”鸿蒙:为宇宙未分、时空皆无“时”的混沌状态,为宇宙时空等一切万物的元气,相当于现代科学的“暗能量”或“暗物质”。

(8)、珪璋:玉制的礼器,古代用于朝聘、祭祀,这里比喻为杰出的人材。晋葛洪《抱朴子·安贫》:“贽币浓者,瓦石成珪璋;请托薄者,龙骏弃林垧。”质悫:质朴诚信。《后汉书·第五伦传》:“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桃李:桃花与李花。唐代狄仁杰曾向朝廷荐举姚元崇等几十人,都成为名臣。《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后以“桃李”喻指所教育和培养的学生。花红:花儿美丽而鲜艳。唐冯延巳《舞春风》:“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这里指人才俊美。

(9)、文澜:文章的波澜,形容文学作品富有文采,有激昂、壮阔的意象。庾信: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开府仪同三司,封侯。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清朝初年陈维崧,对庾信的《哀江南赋》推崇备至,认为这篇赋可以“奴仆庄骚,出入左国。”浮江阿童:典故名。《晋书·羊祜传》:“咸宁初,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耳。’益州刺史王浚,小字阿童,因表留监诸*事,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阿童为晋王浚小字,后以“浮江阿童”指称王浚。王浚(-),《宋书》作王璇,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名将。王浚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美姿貌,多谋善战。初任河东从事。西晋泰始八年(),任广汉太守时,发兵讨灭益州叛*,升任益州刺史。后因治边有方,被征入朝为右卫将*、大司农。密谋伐吴的大将羊祜建议晋武帝留王浚镇益州,以襄助伐吴大业。王浚受命藉长江上游地势之利,治水*,以屯田兵及诸郡兵合万余人,大造舟舰器仗,作攻吴准备。历经七年,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咸宁五年(),王浚上书请求速攻吴国,促成武帝于十一月发兵大举攻吴。次年正月,他自成都出发,率水陆*顺流而下。二月,越过建平,以大筏带走吴*置于江中之铁锥,以火炬熔毁其铁链,攻克丹阳,继续前进,在杜预等人的支援和策应下,顺利攻占西陵、夷道、乐乡、武昌。三月,与另两路晋*同逼吴都建业,在王浑击破了吴国中*主力之后,王浚率先进入建业西石头城,接受末帝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大业。

(10)、虵吐灵珠:源见“隋侯之珠”,指感恩图报。《淮南子·览冥训》:“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马系长松:西晋诗人刘琨所作《扶凤歌》里有这样的句子:“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马系长松,是指像刘琨那样息马卸鞍而作歌的意思。北周庾信《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11)、猥辱:谦词,犹言承蒙。忝:常见字义为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2)、相如献赋:典故名,司马相如因汉武帝读《子虚赋》而发迹,后遂以“献赋”指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立雪:即“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13)、鹑尾: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韦昭注:“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之次。”《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唐张守节正义:“翼二十二星,轸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合轸七星皆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表里:比喻地理上的邻接。《宋书·自序》:“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埸。”婆留:五代吴越王钱镠小名。镠初生,父将弃于井,祖母(一说邻媪)强留之,故名“婆留”。后借指吴越之地。清金农《晋阳遇同乡李叟》:“婆留乡语听来熟,恍在春风衣锦城。”

(14)、大别:即大别山脉。狭义指大别山,广义指桐柏山和大别山这两个相连的大山脉及其支脉和余脉的总和。小别:即小别山。据晚清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禹贡·大别》一文中的考证认为,《左传》中“从小别到大别”的小别山,即为今鄂东团凤县北的大崎山,而不是今汉川县的甑山。这一结论为当今学者所广泛认同。踤阹:聚合成围阵。汉杨雄《长杨赋》:“帅*踤阹,锡戎获胡。”李善注:“《汉书音义》曰:‘踤,聚也。’”吕向注:“踤,萃也,聚也。阹,围阵也,……帅*士聚为围阵。”怙帱:庇护。清魏源《圣武记》:“危蒙劻救之助,安被怙帱之福。”

(15)、衡岳:南岳衡山的简称。庐岳:即庐山。前蜀韦庄《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远自稽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拱卫:环绕,卫护。前蜀杜光庭《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回环,严设龙蛇之府;群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相投:投靠,投奔。

(16)、国号弦子:清初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湖广图说》:“蕲水,弦国在县西北四十里。”《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今湖广*州府蕲水县西北四十里有轪县古城,为弦国地。”蕲水,今之浠水也。邑封轪侯:利苍是西汉长沙王丞相,湖北荆州人,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后分封为轪候。轪县,汉县名,即今浠水县,是轪侯利苍的封爵地。

(17):兰溪:即浠河,原名希水,南梁时期改“希水”为“浠水”。唐代又称兰溪,因与浙江兰溪同名,后又复名浠水。浠河的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梅尖,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云峰顶,在英山县两河口合流,自鸡鸣河韩家嘴进入浠水县,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在兰溪镇汇入长江。浠河全长.5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浠水县境内最长的河流。上游建有白莲河水库。宋苏东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鸡。”描写的就是此水。巴水:即巴河,为长江北岸支流。因古大别山又名巴山,其河源此,故名。源于鄂皖交界大别山南侧麻城市东北雪峰山,西南流经麻城、罗田、团风、*州,至浠水巴河镇注入长江,属山溪性长流河。全长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南繇:繇,通“游”。向南流的意思。

(18)、藕焉九窍;即巴河“九孔藕”,为鄂东四大名产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九孔藕”。相传很早以前,一只顶冠鲜红、玉羽雪身的仙鹤,口衔一粒莲子米,从波涛汹涌的南海冲天而起,向北边的*河飞去。仙鹤飞过长江,想歇口气,可刚一张口,那粒碧绿晶莹、熠熠发光的莲米从口里脱落掉进浠水县巴河的芝麻湖。来年,芝麻湖长出了一种奇特的莲藕,与其它地方的藕在味和形上均有不同,后人称“芝麻湖九孔藕”。闻一多赞其“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俗喻浠水人心地玲珑剔透、聪明伶俐。鸟焉九头:即九头鸟。《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楚人自古崇凤又崇九,九凤即为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九凤是一种吉祥鸟。人称“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最初是对湖北人聪明和才智的赞誉之词。

(19)、川望江汉:《左传·哀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望,古代祭祀山川的专称。这里的意思是,此地的河流也是楚国江汉的望祭之所,同是楚文化的发展中心。鲁邹: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20)、不我吐刚,不我茹柔:《诗经·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意思是不侮寡弱,不畏强暴。

(21)、不舛:不违背。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南冠,楚冠也,这里借指为晋所俘虏而不改本色的楚人钟仪。不以:不论,不管,不赞成。北叟:指塞翁,“塞翁失马”典故的主角,亦指忘身物外、乐天知命、体道祸福相依的人。

(22)、不贰:专一,无二心。《左传·昭公十三年》:“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重黎: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人名,重与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指颛顼高阳氏之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是楚人的祖先。仇由:晋国东北方有中山国,又有仇由国,在晋与中山之间。仇由和中山都是所谓夷狄,故晋国智伯要剪灭他们,以便开疆辟土。依地理形势,仇由成为首攻目标。但那里地处太行山脉,仇由国在山中,而山路崎岖,多险阻。于是,智伯就命人铸造了一座青铜大钟,假意送给仇由国君。钟,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乐之器,凭空能得到这样一件大礼,仇由国君当然非常高兴,只是这座大钟大到要把两辆大车并排才能装载起运,没有大道就运送不到。仇由国君不知智伯包藏祸心,当即命人凿山填沟,铺路架桥,要现修一条大道来迎纳大钟。仇由国的大臣赤章蔓枝劝谏国君说:“此举万万不可。照《诗》上讲,‘唯则定国’,我国能有什么模范行为,竟得智伯如此相重呢?智伯的为人,既贪婪,又不讲信用,况且送大礼这件事,都是小国讨好大国才会做的,现在却颠倒过来了,这定是智伯要攻打我国却苦于无大道可通,所以想用这座大钟来骗我们拓修道路,送钟的大车来时,晋国的*队一定跟在后面。大钟万不可收纳。”仇由国君不信,不听,仍下令“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又谏,国君答复说:“大国与我结欢,若不顺从,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您还是不要再提意见了。”赤章蔓枝叹息道:“为人臣的,对国君不忠贞,那是有罪当死的,然而忠贞不被用,就只好抽身而去,躲开祸事了。”当日就套马驾车,并把车毂截短,赶紧出走,去了相邻的卫国,再由卫入齐。果然,在赤章蔓枝到达齐国后的7个月后,仇由亡国的消息就传过来了。这里喻指贪小失大的人。

(23)、秉:通“禀”,承受。坚土之根性:按《占星学》的论点,“鹑尾”代表着生长在坚实土地中的根,所以居住此地的楚人的性格,其实也如坚土中的根一样,坚韧而深不可测,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且善良的心。钟:凝聚,集中。灵气:指仙灵之气。晋郭璞《山海经图赞·神陆吾》:“门明是对,司帝之门,吐纳灵气,熊**。”清遒:清新有力。元刘祁《归潜志》:“诗笔清遒,字画严峻,为一时所称。”

(24)、绍:接继,继承。宜僚:春秋时楚国勇士,姓熊,居于市南,因号曰“市南子”。《左传·哀公十六年》:“楚白公胜谋作乱,将杀令尹子西。以宜僚勇士,可敌五百人,遂遣使屈之。宜僚正上下弄丸,既不为利谄,又不为威惕,卒不从命。白公不得宜僚,反事不成,遂使白公、子西两家之难解。”因以宜僚为除难解纷的代表人物。袭:继承。陶朱:范蠡(公元前—公元前),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治家、*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的状况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谋猷:计谋,谋略。《书·文侯之命》:“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25)、体:亲身经验、领悟。天完:天完*权,为元末的农民起义*首领徐寿辉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建立,正式国号为“宋”,传世文献多作“天完”。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率领农民起义*攻据了蕲水,随即称帝建国,并以蕲水为国都,国号“宋”,以宋英宗登基启用的第一个年号“治平”为年号。国土面积约在*州与浠水一带。后来成功夺取了江西与湖南一带,又迁都汉阳,改年号“太平”。天完*权的最高领导人为徐寿辉,其次分别为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将*赵普胜、傅友德。据说天完*人人信奉佛教,*服背后皆刺佛字,以为可以刀枪不入。至正二十年(公元0),大将*陈友谅趁天完*出击采石之时,弑君夺位,改国号为大汉。至此,历时十年的天完*权寿终正寝。桓拨:威武刚毅。《诗·长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率:率领,带领,通“帅”。《诗经·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邾侠:本名曹侠,因西周初年封于邾,故名邾侠,商末周初人,为邾国的第一代国君,朱姓始祖。邾国即是文风鼎盛之邹国。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帅兵救赵解邯郸之围后,考列王八年(公元前),顺道攻取鲁地,迁鲁倾公于莒,同时也灭了与鲁国“柝声相闻”的邾国,并将邾君南迁至今*州市西侧江畔居之,自此民间称其为“邾王城”,故而也说明*冈地区自古就与“文风鼎盛”的邹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渊源。缀旒:亦作“缀斿”、“缀游”,犹旗帜,表率。《诗·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毛传:“缀,表;旒,章也。”马瑞辰通释:“古者以旗致民,即是以旗旒为表,故《诗》缀、旒并言,以喻汤为下国表则也。”

(26)、逐鹿: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六韬》:“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问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权。

(27)、左右:方位词,古人坐北朝南,左为东,右为西。劘荡:磨擦冲荡。宋岳珂《桯史·八阵图诗》引喻汝砺诗:“江头风波几劘荡,断岸奔峰俱披靡。”上下:方位词,古人河图洛书,上为南,下为北。驰蹂:驱马践踏。《史记·匈奴列传》:“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28):抗孙子于柏举:即柏举之战。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由孙武率领的3万吴国*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击败楚*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佐周郎于花洲:花洲,即浠水散花洲。《蕲水县志·古迹》:“散花洲,在县西南六十里,三国时,周瑜破曹操,犒士于此。”

(29)、拒萧衍于巴口:《蕲水县志·古迹》:“巴口,即巴河口,南齐东昏侯(萧宝卷)遣十三*拒萧衍所进屯处。”棐刘骏于中流:棐,辅也。刘骏,宋孝武也。《蕲水县志·古迹》:“伍洲,在县西南四十里,大江中。《一统志》谓伍员适吴过此,因名。按《水经注》作五洲,以洲五相连,古名。宋孝武举兵江洲,建牙其上,紫云荫之,即此。”

(30)、襄:助理,佐治。文正:曾国藩(1-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督*:即督*山。《蕲水县志·山水》:“治西北督*山,距城二十五里,山势坦平,众山四面环绕,咸丰戊午,曾爵相(曾国藩)驻于此,因名。”粤匪: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起义*的蔑称。拔楼:即拔楼山。《蕲水县志·山水》:“治北得胜山,距城十里,旧名月山,与拔楼山接壤。咸丰丁巳,故文忠公剿髪逆至此山结营,大捷,追奔数十里,歼灭殆尽,今更名。”文忠公,胡林翼也,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31)、钩戟长铩:古代兵器。钩戟,亦作“句戟”、“钩棘”;长铩,有长刃的矛。这里的意思是天下动乱的时候就拿起武器战斗。耒耜鉏耰:农耕用具,犁和锄头。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锄,锄头;耰,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这里的意思是天下太平时期就操持农具耕作。

(32)、荒樼:樼,古同“榛”。杂乱丛生的草木,引申为荒芜。《旧唐书·哀帝纪》:“洛城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寂寂:孤单,冷落,荒凉。黍稷油油:黍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油油,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晋左思《三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

(33)、苟:连词,如果,假使。丁:当,遭逢。华阳归马,桃林放牛:华阳,华山之南;归,退还;放,放牧。比喻天下安宁,战事已休,不再用兵。《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34)、乃:但是。大有之初九:指艰苦奋斗。《大有》卦初九爻之爻辞:“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意思是如果不相互戕害,就不会有罪过;只有艰苦奋斗,才没有灾祸。奈:奈何。阳九:指灾荒年景和厄运。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会遭阳九,炎光中蒙。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休囚:犹言失时,失运。《论衡·命禄篇》:“春夏休囚,秋冬旺相,非能为之也,天道自然。”

(35)、摇落: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楩梓:*楩树与梓树,两种大木,比喻栋梁之材。清王闿运《哀江南赋》:“楚中楩梓,江左葛王,莫不雍容,文翰希风。”萎顿:疲困,没有精神。薪槱:亦作“薪楢”。《诗经·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

(36)、或沉或浮,泛泛杨舟:或沉或浮,在水中时上时下,比喻随波逐流、消极应付的处世态度,或境遇坎坷、地位升降起落;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诗经·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意思是境遇坎坷波折,有如波涛中的杨木舟一样漂泊而板荡不定。

(37)、劳悴:亦作“劳瘁”,辛苦劳累。《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六月:农历六月,正是农事繁忙的时节,要抢收和抢种,因号“双抢”。疲病:精疲力尽。三秋:秋收、秋耕和秋播的合称。

(38)、十年有臭,一熏一莸:熏,香草;莸,臭草。一株香草和一株臭草杂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有臭气。比喻善的易被恶的掩盖,一时难以改变。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39)、故未卜唐举:喻指尚未发达的意思。唐举,战国时梁人,以善相术著名。《史记·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先蹈轲丘:蹈,遵循,践行;轲丘,孟轲与孔丘的并称。意思是先践行、追随孔孟之道。

(40)、三味: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宋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三忧: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韩诗外传》:“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41)、比户:家家户户。五代李中《献乔侍郎》:“九霄恩复降,比户意皆忻。”连闾:闾巷相连。宋苏泂《次陆放翁韵》:“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鸣球:谓击响玉磬。指弘扬礼乐教化。《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孔传:“球,玉磬。”

(42)、何寨:属于蕲*四十八寨之一。明清之季,清朝初年,罗田王火鼎、麻城周承谟等聚众抗清,建立“蕲*四十八寨”。后来天平天国部队也在此与清兵作战。“何寨山”位于湖北省*冈市浠水县境内。属大别山腹地的崎山山脉,海拔米,蜿蜒数十里,在“太平天国”时期闻名遐迩,主峰之巅至今仍存有当年百姓乱世逃生所修葺的石城。与三角山、斗方山并称浠水三大名山。“何寨山与太平*”的历史,被列为浠水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寥落:衰落,衰败。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南阳、洛阳、晋阳、凤阳,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地气随人气而迁也。”董帷:典故名,典出《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绸缪:繁密貌。晋左思《吴都赋》:“容色杂糅,绸缪缛绣。”

(43)、鹿门:即鹿门山,在鄂西北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教授、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虎峙:峙,耸立。雄踞的样子。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谷:相传为*谷子隐居所在地,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谷因人而名,或*谷子因谷而名。*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谷子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鸾俦:比喻结为伴侣的意思。

(44)、表:面对的意思。彭蠡:即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濂溪:湖南省道县水名。宋理学家周敦颐世居溪上。周晚年移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濂溪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濂溪先生”。枕:靠近,临。桐柏:即桐柏山脉,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属淮阳山脉西段,专家评价“比华山高险、与*山竞秀”。桐柏山区域不仅有独特的淮源文化,更兼具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这里指河南东南地域。扶沟:即扶沟大程书院,位于河南扶沟城内书院街。始建于宋代,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所建。宋神宗熙宁八年(5)至元丰三年(0),程颢任扶沟知县,程颐同往,兄弟以倡明道学为己任,“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有谢良佐、游酢、周纯明、吕大临等从学。

(45)、文氏一脉:文质(生卒不详),浠水县人,字东进,善骑射,有异材,明嘉靖年间会试第一。清光绪十年版《*州府志》及其墓志均记载为武状元,任锦衣卫都督。其子应诏,由进士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父子二人,一封为昭义将*,一封为昭勇将*。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喻勇猛的士卒。明王玉峰《焚香记·驱敌》:“拥百万之罴貅,专四方之征伐。”

(46)、姚陈两族:指姚明恭和陈沆两大家族。姚明恭(3—4),字昆斗,人称“姚阁老”,浠水县巴河人。明万历四十七年(9年)进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礼部右待郎。崇祯十二年(9年)入阁,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参与机要。相位一年,回归故里。光绪《*州府志》载:“*之九属,数百年来,居相位者,惟明恭一人而已”。陈沆(5—6),亦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浠水县巴河人。10岁随父读书,以诗赋见长。15岁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学使鲍星读其试卷,击节叹赏。清嘉庆二十四年(9),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出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清道光二年(2),任广东省学*。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道光六年,病逝于北京,归葬于浠水县调*山南麓。在文学史上,陈沆被列为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其组诗《河南道上·乐府四章》中的《卖儿女》、《狗食人》、《吃草根》、《逃饥荒》等诗,用极其辛酸的笔调,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当时河南道上的悲惨景象。争涂: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晋葛洪《抱朴子·安贫》:“聘兰筋以陟六万者,不争途乎蹇驴之群。”这里的意思是指在奋斗的过程中。弸彪: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47)、矫矫:卓然不群貌。《汉书·叙传下》:“贾生矫矫,弱冠登朝。”如也:这样。《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挞:勇武貌。《诗经?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疏》挞是速疾之意。《释文》韩诗云:“挞,达也。”

(48)、轼以梅梓:以梅梓山为车前横木。《蕲水县志·山水》:“治西北四十里曰梅梓山,上有剪云阁,秀耸西北,*冈、麻城群峰历历在目。”輢以大崎:以大崎山为车箱旁可以倚靠的木板。大崎山,矗立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素有“鄂东泰山”之誉。主峰龙王顶海拔0.8米,山体呈东西走向,东南横卧小崎山、祷雨山,西北耸立接天山。

(49)、桅以华桂:以华桂山为船桅。《蕲水县志·山水》:“治西北九十里曰华桂山,旧志云山有寺,唐玄宗赐名。”柂以涣濉:以涣水和濉水为船舵。柂,柁也,同“舵”;涣濉,古水名,涣水,自今河南开封县东分狼汤渠水,东南流经杞县、睢县南、柘城北入安徽境,此下即今浍河;濉河,古称睢水,上承大梁(开封)鸿沟水,下至小河口(邳县境)入泗水。自古睢涣之间文章地,两岸多奇才。

(50)、岑岺:高峻险要的山脉。?碒:深险连延貌。晋左思《吴都赋》:“?碒乎数州之间,灌注乎天下之半。百川派别,归海而会。”绝巘:极高的山峰。晋张协《七命》:“于是登绝巘,遡长风。”屏毗:屏扞辅佐。宋曾巩《使相制》:“仕昔《大雅》所歌成周之盛,吕侯、申伯并为国藩,休父太师实将王旅,出入践更之虽异,中外屏毗而则均。”

(51)、碧莲:比喻苍翠挺拔的山峰。唐元稹《奉和窦容州》:“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峯。”辐辏:车辐的一头聚集在毂上。形容人或物聚集在一块儿。《管子·任法》:“羣臣修通辐凑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绾毂:毂,车轮的中心部分,众辐所凑。指处于中枢地位,能起控制、扼守作用。《史记·货殖列传》:“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须弥:“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这里指为众山所环绕的、处于中心位置的团陂镇所在诸山岗。

(52)、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玉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的璧叫合璧。南朝梁江淹《丽色赋》:“赏以双珠,赐以合璧。”中规:同圆规相符。《荀子·劝学》:“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53)、重峦:犹重岩。北周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台。”腾秀:闪耀着秀色。唐舒元舆《牡丹赋》:“或的的腾秀,或亭亭露奇。”叠嶂:亦作“叠障”、“迭嶂”,重迭的山峰。南朝梁武帝《直石头》:“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生姿:现出美好的风度或姿态。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54)、含川怀谷:包含河流,容纳山谷,也指胸襟开阔广大。纳气:采天地万物之精华灵气而收纳于自身体内。吐奇:发出异采。清刘师培《文说·耀采》:“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篇,叔庠擢秀于桐庐,士龙吐奇于鄮县,游记之正宗也。”

(55)、长河练白:巴河如白绢(飞绕)。渟潦星熹:渟潦,积水塘。意思是水塘像星星那样晶亮而闪烁。

(56)、畎亩:田地,田野。《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也。”绮错:谓如绮纹之交错。《后汉书·班固传上》:“周庐千列,徼道绮错。”李贤注:“绮错,交错也。”纷披:散乱张开的样子,盛多貌。唐杜甫《九日寄岑参》:“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57)、烟霞:烟雾,云霞。明张居正《潇湘道中》:“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飘渺:渺茫而不可捉摸。清龚自珍《木兰花慢》:“问人天何事,最飘渺,最销沉?”云甍:高耸入云的屋脊。借指高大的房屋。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帝都云甍接九衢,委巷独满羣公车。”参差:不齐貌。《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58)、天栖涧谷:即天在山中,《大畜》卦之象也。阪缀潢池:即山坡上有泽,《咸》卦之象也。

(59)、有容乃大:《大畜》卦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如同大山蕴藏天下万物,所畜至为广大,喻指治世的明君要畜养贤士,利用人才来成就大业。有凤来仪:仪,仪容,礼仪。古时吉祥的征兆。《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60)、内聚外养:《大畜》卦象为下乾天而上艮止,刚健君子止于门下,养贤之象,因此《彖传》:“不家食吉,养贤也”。又阳为大,大畜即“阳畜”,因乾阳在内即有积聚之象,而艮山在外养之,为乾阳之大养,大积聚,因此名为大畜。大畜周垂:周垂,四周边缘。意思是从四面八方集聚人才和能量。

(61)、山泽通气:《咸》卦,泽山咸,兑上艮下,乃山泽通气之象,往来无阻之意。朋从尔思:《咸》卦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意思是坚守正道就没有忧悔,心神摇摆不定,朋友与你的想法一样。

(62)、阴阳交感:《咸》卦是易经中的第三十一卦,也是下经的第一卦。本卦为异卦相叠。上卦为兑,兑为泽,为少女,为阴;下卦为艮,艮为山,为少男,为阳。上兑下艮是为山中有泽,山气水息,互相感应;上阴下阳,阴阳交会,万物亨通。用以喻男女感悦,则家兴;君臣感悦,则国兴;君子感悦,则业成。知机识时:《咸》卦,少女少男,两性交感,正道感应;物击则鸣,识时知机。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63)、其地吉象:这里的山川形势符合阴阳、五行、八卦方面的吉兆。其人真知:这里的人对世间万物有玄奥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64)、何焜阁(2—3),字亚元,团陂沈坳村人,幼年受业于本村名塾师熊太晶门下,聪颖好学,通诗文,善书法。光绪二十三年(公元7)乡试第二名,中举后在家设账授课。光绪二十六年(公元0),何焜阁与其门生戴晚香一起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大潮中,将团陂斗姆宫寺(原团陂粮食处)的神像拆毁,改为学堂,这就是团陂高中的最早雏形。旷代:当代没人比得上,空前,绝代。南朝宋谢灵运《伤己赋》:“丁旷代之渥惠,遭谬眷于君子。”宗师: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楷模的人。

(65)、逢天僤怒:僤,大;僤怒,震怒。意思是生不逢时,恰遇上的天震怒。《诗经·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板荡:《诗经·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的当时*治黑暗,*局动乱。后用以指*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夷:指社会动乱不太平。《诗经·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66)、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意思是使内心本有的光明品德明亮起来。此语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7)、隳靡:毁伤,毁坏。清魏源《圣武记》:“虞仰攻,高其垒;虞直攻,厚其垝;虞迫垣而隳靡也,则隍池;虞远隍而凭陵也,则陴睨。”斗姆:即斗姆宫寺,宗教建筑。振铎:摇铃,谓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沉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有为:指有作为,或有所待。

(68)、俗以为异,或以为痴:当年,焜阁先生将团陂斗姆宫寺的神像拆毁,改为学堂,乡人惑之曰:“亚元老爷疯了!”

(69)、磐石:厚而大的石头。比喻稳定坚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崕隤。岩岖参差,从横相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心殊:心思不同。藿葵: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和忠君思想。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70)、芟薙:刈除,扫除。唐李涪《李涪刊误》卷上:“春则扫除枯朽,秋则芟薙繁芜。”芜秽: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也喻指污浊、污秽的风俗和人文。种莳:种植,培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兰芝:兰草与灵芝,喻美佳子弟。宋范仲淹《陈质殿丞挽歌词》:“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

(71)、采芹、入泮:《诗·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郑玄笺:“芹,水菜也。”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悼龀:悼,指年幼之人;龀,儿童换牙,泛指童年。唐杜昱《大智禅师义福塔记》:“爰在悼龀,游不狎群。”岐嶷:《诗·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唐李颀《送刘四》:“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72)、披帙:打开卷帙,指读书学习。唐薛元超《谏皇太子笺》:“机务之余,游心坟籍……披帙横经,克勤无怠。”藜吹:即藜杖吹火。出自《拾遗记》:西汉末著名学者刘向,当时称硕儒。校官廷藏书于天禄阁,专精覃思,废寝忘食。一日夜间,忽见一*衣老人,以藜茎杖直扣阁门而入。见刘向暗中独坐,专心诵书,乃以口吹杖端。一时,杖端焰火烂燃,光耀人眼。老人因用杖头照刘向,对向演述不见于文字记载的盘古开天辟地以前之事,并口授以《洪范》五行之文。刘向当即撕下衣带一一记之。老人拂晓方离去,问其姓名,则曰;“我是太乙之精,闻金卯之姓(刘也),有博学者,下而观之焉。”后因以“藜杖吹火”喻专心学问乃得神助。

(73)、授:传授,教。原君:《原君》是清代史学家*宗羲所写的一篇文章。“原”是推究本原之意,“原君”就是推究怎样做君主的道理。宗:尊崇。《诗·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宗羲:*宗羲(0-5),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74)、反封建:*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宗羲的*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5)、图:谋划,谋求。挟治:彻底治理。《荀子·儒效》:“曷谓神?曰:尽善挟治之谓神。”杨倞注:“挟读为浃。浃,周洽也。”

(76)、参:领悟,琢磨。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规律。《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德施:德泽恩施。《易·乾》:“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孔颖达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龙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

(77)、渊薮:渊,鱼聚之处;薮,兽聚之处。泛指人和事物集聚的地方。《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八元:古代传说中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疏:“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在野:指不担任朝廷官职,后来也借指不当*。《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非罴:指吕尚(姜太公),亦泛指辅助国*的贤人。《六韬·文韬·文师》:“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日:‘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彨,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与语大悦,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78)、流庆:荫庇,得福。后叶:犹后世。文成:以文治而成就大事业。

(79)、倭奴:对倭寇、日本侵略者的蔑称。明沉德符《野获编·日本》:“谓之妒功生事则可;其恨之者至云*倭奴以坏战局……冤矣。”雷椎:雷轰,雷击。喻指猛烈、嚣张。

(80)、邪辟:亦作“邪僻”,乖谬不正。《管子·正世》:“夫民贪行躁,而诛罚轻,罪过不发,则是长淫乱而便邪僻也。”奸回:指奸恶邪僻的人或事。《书·泰誓下》:“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孔传:“回,邪也。”

(81)、丙丁:古代以十干配五行,丙丁属火,因称火为“丙丁”。《吕氏春秋·孟夏》:“其日丙丁。”高诱注:“丙丁,火日也。”炬:火烧,放火。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灰埃:尘土。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82)、迨至:及至,等到。《元史·文宗纪一》:“迨至泰定,爵赏益滥。”商风:秋风,西风。汉东方朔《七谏·沉江〉》:“商风肃而害生,百草育而不长。”王逸注:“商风,西风。”扫箨:原指扫除笋壳,喻消灭敌*。语本《晋书·苻坚载记下》:“今有劲卒百万,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遗晋,若商风之陨秋箨。”否极泰来: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不顺利;泰,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83)、另辟:另行开辟。玉树:神话传说中的仙树,亦喻美佳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移栽:移植。唐杜甫《海棕行》:“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84)、箕踞: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下坳:今团陂高中所在地名。盘魄:盘屈牢固貌。北周庾信《枯树赋》:“至如*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莲台:莲座,莲花的底部,呈倒圆锥形。团陂镇山川形势,有如群山为瓣,关山为蕊的莲花,故而这里把团陂高中所在的关山喻为“莲台”。

(85)、浩气:正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唐牟融《谢惠剑》:“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氛氲:盛貌。南朝松谢惠连《雪赋》:“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风宇:风度气派。《晋书·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洞开:敞开。汉班固《西都赋》:“闺房周通,门闼洞开。”

(86)、蕴藉: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南朝梁沈约《伤庾杲之》:“蕴藉含文雅,散朗溢风飙。”胎孩:威严,有气概。

(87)、厌瘱:形容安静深远。汉王褒《洞箫赋》:“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渊潭:深潭,比喻学识或文章内容深厚。晋葛洪《抱朴子·辞义》:“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淹该:渊博。宋李刘《谢董侍郎居谊举状》:“乏吴下阿蒙之学,顾曰淹该;无江南子布之词,反云典丽。”

(88)、文种适越:适,往,到。文种(?—公元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后,请假未去上朝。尔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谢客永嘉: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公元),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此后任抚*将*记室参*、太尉参*等职。公元年,谢灵运谪任永嘉太守(当时的永嘉为永嘉郡,即现在的温州)。在任期间,他遍历诸县,发现永嘉山水奇物幽美,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优秀山水诗篇,温州的神奇山水也因谢灵运而闻名天下!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山水诗创始人,温州也因此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89)、孔子去鲁:鲁定公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以后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治*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鲁定公十四年摄行相事,并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诛杀少正卯。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贾谊长沙:贾谊(公元前—公元前),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90)、金谷满园树:金谷,即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为晋石崇所筑。石崇《思归引序》称“园内有柏木几于万株”。这里喻指俊美之才。河阳一县花:河阳,晋河南孟州市西北。晋潘岳为河阳令,命满城栽种桃树。这里指秀雅之才。

(91)、兰移一处:比如各地人才集聚在一起。根柢:植根。宋苏舜钦《哀穆先生文》:“读书益勤,为文章益根柢于道。”

(92)、稷下:即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迁播:迁徙流离。出自《南史·宋纪上·武帝》:“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主迁播,宗祀堙灭。”琅琊: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即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和琅琊颜氏。于:自,从。

(93)、关山:团陂高中所处山丘名。掩翠:掩,遮蔽,遮盖。为绿色所遮蔽或遮盖。跻,登也。虞阪:亦作“吴坂”,古地名。在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又称颠軨坂,道狭而险。传说商傅说隐于此;千里马亦倚辀于此,长鸣于良乐。这里指团陂高中所处关山的山坡道。陵霞:犹凌云。比喻超然物外。出处《晋书·谢安传论》:“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啸咏山林,浮泛江海,当此之时,萧然有陵霞之致。”

(94)、鞠:爱,养育、抚育。《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菁莪:有才能的人。《诗经·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长育:养育,使之长大。语出《诗·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敷:开花。宋沈括《梦溪笔谈》:“用花者取花初敷时。”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按,后人因庄子寓言,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荣荂: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清刘大櫆《祭望溪先生文》:“不材如櫆,举世邪榆。公独左顾,栽植其枯。雝之灌之,使之荣荂。”

(95)、下董生之帷幕:即董生下帷,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指董仲舒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专心讲授诵读。扶凤之帐纱:出自《后汉书·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因以“扶风帐”指讲坛、学舍。明汤显祖《牡丹亭·肃苑》:“老书堂,暂借扶风帐。”

(96)、耿介:正直不阿,廉洁自持。《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拔俗:脱俗超出凡俗。《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执节:坚守节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宋元嘉中,右将*到彦之,留建威将*朱修之守此城,魏*南伐,修之执节不下。”修姱:洁美。《楚辞·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97)、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的总称。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出自《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含英咀华: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唐韩愈《进学解》:“沈浸郁,含英咀华。”

(98)、披裘带索:裘,毛皮衣服;索,绳子。形容衣着粗陋。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振藻扬葩:藻,文采;葩,华美。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彩。《北史·文苑传序》:“汉自孝武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扬为之杰。东京之朝,兹道愈扇,咀征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张、蔡为雄。”

(99)、有教无类:类,类别,种类。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刮垢:刷削污秽,喻指培养人才时力求精湛而磨砺。唐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祓瑕:祓,消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或缺点。意思是除去缺点。《新唐书·韦处厚传》:“按绅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成无改之美,况被谗乎!”

()、行止语默:行动、静止、说话和沉默,多泛指人的行为言谈。明王守仁《传习录》:“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罔顾:罔,无,没有;顾,顾及。表示不顾及、没有顾及的意思。隆窊:高出和洼下,引申为贵贱、穷通、尊卑。晋陶渊明《命子》:“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叨絮:念叨,絮叨。清李果《摸鱼子·和朱吉人雨中过太湖》:“旧盟终在,许我共叨絮。”叮咛:再三嘱咐。出自唐寒山《诗》之二一六:“自古多少圣,叮咛教自信。”董:监督管理。繁言:多言。《*谷子·权》:“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周遮:啰嗦多语。唐路德延《孩儿诗五十韵》:“周遮延客话,伛偻抱孙怜。”

()、和风拂柳:春风吹杨柳,好像有人用手在轻轻拂动柳条,比喻温柔和美。走石飞砂:形容风势狂暴,比喻态度刚烈凶猛。

()、喑恶叱咤:同“喑呜叱咤”。喑恶,满怀怒气;叱咤,呵斥声。形容厉声怒喝。《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教务而辛勤地工作。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旰衣宵食。”谨俭:谨,通“勤”,勤俭。意思是谨慎俭约。《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恡惜。”根涯:楚方言,勤苦。宋王阮《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坎豆皆勤作,根涯悉勉旃。”

()、寒惊促织:促织,蟋蟀。《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意思是秋凉时节,老师辗转难眠,让躲在床褥里的蟋蟀都惊恐不安。暑躁鸣蛙:意思是夏天酷暑难耐,夜深欲静,却让青蛙的喧嚣搞得焦躁不宁。

()、雴霫布叶,零露抽芽:《玉篇·雨部》:“霫,雴霫,大雨也。”布叶,伸展树叶;零露,降落露水,指天气寒冷;抽芽,植物长出芽来。意思是在暴风骤雨中,树木还要伸展枝叶;在天寒地冻时,植物还能发芽。比喻不畏恶劣的环境,顽强的生命依旧旺盛,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活力和耐力。

()、饰:掩饰。罢容:罢,通“疲”。疲敝的容颜。吻噤:闭口,沉默。元曹之谦《风雪障面图》:“仆夫徒行亦良苦,吻噤不语心应语。”鬓影:指鬓发的影子。语本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嗟呀:惊叹,叹息。

()、阮囊:见“阮囊羞涩”。东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儿子阮孚与他一样高傲放荡,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整日衣冠不整,饮酒游玩,从不治家产,因此生活十分贫困,曾经把金貂拿去换酒喝,所带的钱袋,穷极时往往只保留一枚小钱。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拮据。墝埆:土地瘠薄。《墨子·亲士》:“墝埆者其地不育。”琼尺:即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蒹葭: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韩诗外传》:“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人梯:一个人踩着其他人肩膀搭成的向高处攀登的梯子,比喻为他人成功,甘愿作自我牺牲的人。念一:指思想观念专一不变。自肥:谓守道自甘,心安而体胖。宋苏辙《至池州赠陈鼎秀才》:“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自肥。”心遐:广阔的胸襟。晋左思《三都赋》:“闲居隘巷,室迩心遐。富仁宠义,职竞弗罗。”

()、昌亭之客: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出处《汉书·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诎:同“屈”。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民间。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阡陌:田野,垄亩。汉贾谊《过秦论上》:“(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否:闭塞,阻隔不通。抢榆:借指仅能短程飞掠的小鸟,亦以喻目光短浅、能力不足或胸无大志者。语本《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期:希望,等待。逸翮:指疾飞的鸟。晋郭璞《游仙诗》之四:“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禀:禀赋,秉承。駏驉:亦作“駏虚”,兽名,似骡,可供乘骑。汉枚乘《七发八首》:“前似飞鸟,后类駏虚。”张铣注:“駏虚,兽名,善走。”羁:本意是指马笼头,引申义是束缚,拘束。鞅轭:马驾具,比喻控制。清谭嗣同《仁学》:“夫焉得不感天之仁爱,阴使中外和会,救*人将亡之种以脱独夫民贼之鞅轭乎?”

()、酏食:稀粥。齑盐:典出唐韩愈《送穷文》:“朝齑暮盐,唯我保汝。”指腌菜和盐,借指素食,泛指清贫生活。糠覈: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裴骃集解:“孟康曰:‘糠覈,麦糠中不破者也。’”

()、胼手胝足:意思是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一般是指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手脚生茧,形容劳动十分辛勤。出自《荀子·子道》:“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焦头烂额: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汉班固《汉书·霍光传》:“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阿阜:指山峰,峰峦。出处宋叶适《林夫人陈氏墓志铭》:“夫人并家有盐亭山,阿阜深衍,卜者指斗门之北曰:‘是宜冢藏’,善补税于官十亩。”童枯:光秃枯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山木枯悴,鞠为童枯。”畛畦:田间小路。

()、筌鱼:捕鱼。唐骆宾王《夏日夜忆张二》:“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枵腹:空腹,谓饥饿。唐康骈《剧谈录·严士则》:“士则具陈奔驰陟历,资粮已绝,迫于枵腹,请以饮馔救之。”饭牛:喂牛,饲养牛。《楚辞·九章》:“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嚥息:谓吞气充饥。宋陈师道《拟古》:“盎中有声囊不瘿,嚥息不如带加紧。”

()、承星履草:承,托着,双手捧着或接着;履,鞋,引申为践踩,走过。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出于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踏月:亦作“蹋月”,踏着月色。元萨都剌《偶成》:“明日醉骑五花马,吹箫踏月过扬州。”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陇头泉悲:南朝宋郭仲产《秦川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至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故歌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望远,涕零双坠。”后以“陇头水”或“陇头泉”作为怆然悲伤的典故。唐戴叔伦《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杞梁妇唈:唈,呜唈,义同“呜咽”,低声哭泣。典出杞梁妻哭夫。汉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齐梁妇)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归,遇其妻,使使者吊之于路。杞梁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则贱妾有先人之弊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庄公乃还车诣其室,成礼然后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諴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吴质长愁:《魏志》曰:“吴质字季重,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质答魏太子笺云:‘今质已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北周庾信《竹杖赋》:“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崔骃郁悒:郁悒,忧愁不安。《后汉书·崔骃传》:“窦宪为车骑将*,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北周庾信《小园赋》:“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韩愈有《送穷》奇篇:即韩愈的《送穷文》,韩愈在文中,把一肚皮的牢骚发泄得淋漓尽致,这一篇寓庄于谐的妙文。主人翁(韩愈)认为自己被五个穷*缠身,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使他一生困顿,因此主人翁决心要把五个穷*送走,不料穷*的回答却诙谐有趣,告诉主人翁,他们忠心耿耿的跟着他,虽然让他不合于世,但却能帮助他获得百世千秋的英名。杨雄有《逐贫》雅什:雅什,即高雅的诗词歌赋,这里指汉辞赋大家杨雄的《逐贫赋》。这是一篇寓言赋,通篇用“扬子”和“贫”主客对答的形式,前一部分写主人的怒斥,展现出“外我”的形象,后一部分以“贫”的反驳曲尽其情,寄托“内我”的精神世界。全赋构思奇异,庄谐相生,情节结构完整,人物个性突出,寓意隽永而耐人寻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密:李密(-),字玄邃,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人。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出身辽东李氏,来自四世三公,文武双全,志向远大。汉书挂角: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王章:王章字仲卿,泰山鉅平(山东泰安市磁窑镇西太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在朝廷名敢直言。汉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成帝稍迁至谏大夫,后为大将*王凤所陷,罪至大逆。牛衣对泣:典故名,成语,典出《汉书·王章传》。汉代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遂用“牛衣对泣”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文*:公学始祖,庐江舒人(今安徽舒城县)人,西汉循吏,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取木投斧:文*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后因以用为勤学的典故。李固:东汉中期名臣,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屡次不受辟命。后被大将*梁冀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对朝廷屡有谏言。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顺帝驾崩后为梁皇后所倚重,但受到梁冀的忌恨。质帝驾崩后,与梁冀争辩,不肯立刘志(即汉桓帝)为帝,最后遭梁冀诬告杀害。追师负笈:“笈”是古代的书籍。负笈,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后汉书·李固传》载:“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余年。”

()、舞象:即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同斯砚席:斯,这里,指团陂高中。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北史·元晖传》:“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

()、肆欲:极欲,任情。汉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始皇)穷奢肆欲,力役无餍,*流诸夏,乱延蛮貊。”纵情:放纵自己的情感。伺瑕导隙:伺,视也;瑕,本意是指玉上面的斑点,引申义为空虚、空子。指寻衅生事。出于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日本必欲取之者,非报德也,非助英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顽劣:顽皮不顺从。畔逆:畔,通“叛”,指背叛、忤逆。

()、不为:不做,不干。承宫负薪: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不堪:承受不了。王冕执策:选自《宋学士文集》。策通“册”,书本;执策,指拿着书。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狰狞可怖,冕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成博学大儒。

()、灵*出窍:指自己的灵*与意识游离于体外,跟身体分离,不受自己控制,指精神高度不集中。唇吻翕辟:唇吻,嘴唇;辟,打开;翕,合。指嘴唇一张一合,念念有词。语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缥缈:亦作“飘渺”,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虚浮渺茫。高唐之观: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西北部的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相传高唐观建于尧皇时代,据《入蜀记》、《夔州府志》、《巫山县志》等文献记载,其始建于战国,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具有0余年悠久历史。因战国时期宋玉所著《高唐赋》、《神女赋》而闻名于世。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云梦之泽:又称“云梦大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驾鹤:犹骑鹤。层城: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汉张衡《思玄赋》):“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攀龙:即“攀髯”,典故名,典出《史记·封禅书》。传说*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后用“攀髯”等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这里指梦想追随魏武帝。东临碣石:《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碣石,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并赋诗“观沧海”。

()、荒诞不经:少有的,典籍中也没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虚妄离奇。玩谑:犹戏弄,开玩笑。斁:厌倦;懈怠。

()、悔吝:灾祸。《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苛责:过严的责备,指责。

()、杀鸡儆猴: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亡*丧魄: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解醒:解除昏迷状态,使之清醒,指早起叫醒。凛:刺骨的寒冷。锥心:用尖锥刺心,刺痛。鸣镝:古代一种射出后有响声的箭,在战斗中起指示前进方向的作用。三国魏曹植《名都篇》:“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讪声:诟詈的恶声。清朱筠《邵念鲁先生墓表》:“及教陶家堰,邻妇讪声数出于捆,闻邵先生过,数止,一年而改。”骇:惊恐,害怕。霹雳:指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出自汉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睡眼朦胧:初醒时犹带睡意的眼睛,模糊不清的样子。懵懂:头脑不清楚,不能明辨事物。幎历:模糊,迷离。

()、流连:留恋不止,依恋不舍。磨蹭:拖拉,磨叽,迂缓,迟滞。析惕:徜徉,徘徊。《淮南子·人间训》“(鸿鹄)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间。”

()、骞衣:骞,通“褰”。提起衣裳。《汉书·王莽传上》:“方今天下闻崇之反也,咸欲骞衣手剑而叱之。”趿拉:是指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时发出的一种象声词。

()、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跌蹉:比喻失误。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写怀》:“在位慎交绥,防身凛跌蹉。”蹋踧:亦作“踏蹙”、“蹋蹴”。践踏,踩踏。汉贾谊《新书·淮难》:“天子选功臣有识者,以为之相吏,王仅不踏蹴而逐耳,无不称病而走者,天下孰弗知?”

()、捩手覆盆:手一动就把盆翻倒。碰壁:身体碰撞到墙壁。

()、獐麇马鹿:四种动物,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盥洗:通常指洗手或洗脸。漱涤:作“潄涤”,洗涤。《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振旅: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于宋。”这里指学生整队出操。秩秩:有秩序貌,肃敬貌。《诗经·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毛传:“秩秩然,肃敬也。”

()、阗阗:众盛貌,形容声音洪大。《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述:循,遵行。

()、匼匝:周匝环绕。唐白居易《仙娥峰下作》:“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棱棱栗栗:庄严。清陆次云《徐庵古佛记》:“肌骨棱棱栗栗,若六花周绕。”

()、昒昕:黎明,拂晓。

()、蹙眉:想事情的时候轻皱娥眉。呫哔:亦作“呫毕”。泛称诵读。明李贽《王龙溪先生告文》:“先生以言教天下,而学者每呫哔其语言,以为先生之妙若斯也,而不知其糟粕也,先生不贵也。”

()、马卿带疾:典故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着书,常有消渴疾。”形容文人之病。这里指饥渴。

()、凤凰饥来:唐杜甫《述古》诗之三:“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后用“凤凰饥”比喻贤者受难。馋虫:指强烈的食欲。姚佚:轻浮放荡。清潘汝晟《偶成》:“义色少姚佚,吉词无淫颇。”

()、朝饔:指早餐。出于《孟子·滕文公上》:“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捷武:矫健敏捷之士。汉王褒《洞箫赋》:“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虣出:虣,通“暴”,暴虐。突然涌出。《后汉书·五行志三》:“安帝永初元年,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杂沓:纷乱,杂乱的样子。庖厨:指厨房。孟浪:卤莽,冒昧。《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二年》:“(朱弘昭)又遗敬瑭书,言:‘重诲举措孟浪,若至*前,恐将士疑骇,不战自溃。’”迅逸:迅疾飘逸。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石延年之诗,如饥鹰夜归,岩冰春拆,迅逸不可言。”

()、遑论:不必论及,谈不上。

()、清汤:指稀粥。照景:照见物象。砉欻:动作迅速时发出的声音。清刘大櫆《雷说》:“熊熊其焰,殷殷厥声,奔驰歘砉,旁薄窈冥。”了毕:完毕;了结。

()、反顾:回头看。游贾:游商、行商。寒具:咸馓子,传统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芬苾:芳香。《荀子·礼论》:“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光饼:一种中间有孔的饼。清施鸿保《闽杂记·花饼》:“光饼,戚南塘平倭寇时,制以备*行路食者。后人因其名继光,遂以称之。垂涎欲滴:意思是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自贻伊戚: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诗经·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颜回攫甑而偷食:即颜回偷食。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这里的意思是偷吃垃圾食品。李白行路而不喫:喫,吃也。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里的意思是借指因心里难过而吃不下。

()、叹惜:意思是嗟叹惋惜。

()、夕阳山外:夕阳在山外,指日落时分。月钩屋脊:月钩,指旧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指弯月像钩,钩在屋脊上。

()、踯躅:徘徊不进。矘眄:眼神直视。《后汉书·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驻屐:停步,歇脚。

()、峥嵘:幽深阴暗,阴沉。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李善注引《广雅》:“峥嵘,深冥也。”唧啧:虫鸣声。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唧啧蛩吟壁,连轩鹤舞楹。”

()、魅影:黑影、*怪的身影。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诗经·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幽僻:幽隐,潜藏。汉张衡《应间》:“及津者风摅,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履霜:踩踏霜地。《诗经·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枯枝赋白:赋:古同“敷”,铺陈,分布。即在萧瑟的枯枝上裹积着白雪。

()、剔骨:分解骨肉,意喻刺骨寒冷。鞭磔:意思是鞭笞磔裂。出于《常甫招客望海亭》:“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或如七十之老翁,或如三尺之侏儒。手足口眼莫不见,鞭磔尽作人号呼。”

()、三河:泛指全国的河流。北周庾信《枯树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离坼:谓土地因缺乏水或冰冻而龟裂。

()、解厄:亦作“解阸”,解救危难。《汉书·叙传下》:“留侯袭秦,作汉腹心,图折武关,解阸鸿门。”

()、遴择:选择,挑选。宋郭彖《睽车志》:“李通判者,忘其名。一女既笄,遴择佳壻,久未有可意者。”

()、优者一班:团陂高中屡次考试后,择优胜者到一班学习。蹶者:蹶,跌倒。比喻失败或受挫折的人。疏隔:疏远隔绝,分离。出于《晋书·范宁传》:“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

()、不怿:不高兴。

()、出入有常:进进出出一班是有规律的。往来络绎:来来往往,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斯:于是。县跂:悬挂于高处而令人仰慕的人和事,之榜样。《庄子·马蹄》:“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成玄英疏:“高县仁义,令企慕以慰心灵。”踵蹑:身后的紧随着,指追兵。

()、明夷:明夷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展示明夷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是失意的意思。恻:悲伤、悲痛。

()、??:怒声。汉王褒《洞箫赋》:“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愤怫:愤怒。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式不虔,人用不谧。夺富挠豪,轧穷役疾。弱者逋播,悍者愤怫。”

()、浸、渐:淹没,浸泡。空乏:困穷;贫穷。《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剋:伤害。

()、*神莫测:*神也揣测不到,形容非常神奇奥妙,谁也摸不清底细。

()、柱礩:承柱的础石,这里用作动词,指建筑立基础。焦原:巨石名。《尸子》卷下:“莒国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汉张衡《思玄赋》:“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执雕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趾。”指非常危险的境地。楹栋:柱与梁。作动词用,指营造建筑,也喻堪负重任的人才。汉蔡邕《荐太尉董卓表》:“辅佐重臣,国之楹栋。”崭崱:崭,通“巉”。高峻,挺拔。清潘飞声《登百石台》:“朝曦况冱寒,渐上畏巉崱。”也形容风骨特出不凡。前蜀贯休《寄韩团练》:“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息心:除掉杂念,专心致志。唐岑参《终南双峰草堂》:“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敛气:忍气。形容谨慎、畏惧。清龙启瑞《复唐子实书》:“与乡人当道谈者,吾皆俛首敛气出之,诚万有不得已也。”冥涂擿埴:冥涂,夜间昏暗的道路;擿埴,盲人用竹杖敲地。意指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出自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维言是听,维师是则:意思是听老师的话,以老师的要求为行动准则。

()、博采兼收:犹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参悟:探究并有所领悟。自得:自己有心得体会。《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诗经·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鹿鸣:借指科举考试。明叶宪祖《碧莲绣符》:“吾本章斌名姓,鹿鸣侥幸居先。”虎啸:虎吼叫,比喻英杰得时奋起。晋赵至《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遐陟:高升。清方文《云间五子诗·彭燕义宾》:“长乐既轩翥,惠州亦遐陟。”

()、解网:典故名,典出《吕氏春秋·纪部》:商汤狩猎,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祷告说,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后以“解网”指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这里指挣脱罗网。矫翼:展翅,也比喻施展才能。晋陆云《登台赋》:“万禽委虵于潜室兮,惊风矫翼而来翔。”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始含香于建礼,仍矫翼于崇贤。”苍极:苍天。唐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苍极神功被,青云秘箓开。”

()、搏击:冲击长空或迎向风浪。唐李白《赠新平少年》:“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云衢:云中的道路,借指高空。骋力:施展才力,效力。三国王粲《登楼赋》:“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河伯之入海:《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重耳之归国: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后来又经过关键性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终于在花甲之年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补缀乾坤:释义为缝补天地,比喻治理国家。出自《三顾茅庐》:“将*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天职:天授与的职分,指治理*事。《孟子·万章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赵岐注:“位、职、禄皆天之所以授贤者。”

()、爰:因此,于是。赴洛陆机:南朝齐臧荣绪《晋书》记曰:(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少袭领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与弟(陆)云勤学,积有十一年,誉流京华,声溢四表,被征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回车墨翟:据《水经注》:墨子非乐,反对享乐,反对音乐。为宋国大夫时,他带着学生到各国游说,经过卫国时,听说前方是朝歌,他认为这是“新声靡乐”的地方,乃不祥之地,于是掉转车头而去。

()、离家王粲: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因关中骚乱,南下依靠荆州牧刘表,离家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郁郁,而作《登楼赋》。失路阮籍: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魏亡后,阮籍有日暮之感,常因车行失路而恸哭。

()、诗伯:诗坛宗伯,诗坛领袖。唐杜甫《石砚》:“平公今诗伯,秀发吾所羡。”

()、翘楚: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来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诗经·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巨擘: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赵岐注:“巨擘,大指也。”

()、夭夭:绚丽茂盛的样子。《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俊彦:杰出之士,贤才。《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奕奕:盛貌;众多貌。晋左思《吴都赋》:“缔交翩翩,傧从奕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喻付出一份劳力就会得一分收益,无论成功与否,都是积累的过程。

()、铄懿渊积:铄,明亮,光明;懿,美好。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然其铄懿渊积,庇于后来者远矣。”

()、孔硕:硕大。《诗经·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炎炎:气势兴盛貌,向上貌。《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韦昭:“炎炎,进貌。”赫赫:显赫盛大貌,显着貌。《诗经·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时维鹰扬:时:是;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出自《诗经·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三楚: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分为南楚、东楚、西楚,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合称三楚。

()、滮滮涆涆:滮滮,水流貌;涆涆,水迅流貌。晋左思《吴都赋》“磈磈嵬嵬,滮滮涆涆。”滥觞:指江河发源地,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显扬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光耀于家乡:史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乡土观念很浓厚,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本真:犹天性,本性。明宋濂《报恩说》:“爱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颠倒错缪,丧其本真。”

()、钟仪南冠而楚奏:即“钟仪楚奏”。钟仪(生卒年不详),芈姓,钟氏,名仪,春秋时期楚国人,楚国公族,在楚国被封为郧公,后世尊称为四德公,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据《左传》记载:公元前年,晋侯到*中视察,发现了两年前郑国献来的楚国俘虏钟仪。钟仪自称是伶人,晋侯就给他一张琴,命他演奏。钟仪所弹奏的都是南方楚调。晋侯认为钟仪未弃本职,不忘故土,受到了感动。为了促进晋楚两国和平关系,晋侯就把钟仪送回了楚国。申包庭哭而救亡:即“哭秦庭”。申包胥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前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秦国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粒米滴水未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退入山中隐居。

()、不齿:表示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陈轸:陈轸(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人,纵横家、谋士。曾经仕楚,后去楚之秦,一去不返。事见汉刘向《战国策》之《陈轸去楚之秦》。一别河梁:即“河梁别”之典故。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苏武出使匈奴,无故被扣押,武持节北海牧羊,历十九年忠贞不渝,后得归汉。已降匈奴的李陵与苏武分别,自愧弗如,以诗赠别。后遂以“河梁别”为生离死别的典实。

()、可恶子胥:即伍子胥(公元前—公元前),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公元前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身为楚国人,却为个人私仇和私利,竟然率吴人戕害家乡,屠戮故人,实为可恶。倒戈自戕:*队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冯道: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年)四月,冯道病逝。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楚狂:陆通,字接舆,春秋楚人,为人放荡不羁,古书上称他为“楚狂”。据《高士传》记载:陆通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楚昭王曾派使者持百镒之金,二驷之车,聘他出山去治理淮南。接舆微笑不答话,使者见他不答,只好离去。他的妻子从市上回来,见门外的车痕很深,知道有大人物来拜访过她的丈夫,便严肃地说:“正义之人,非礼不动,不为贫穷而移易操守,不为低微而改变德行,我跟先生耕种为食,纺绩为衣,食饱衣暖,礼义行事,满足于这种安乐生活,不要和那些大人先生们拉拉扯扯。”接舆说:“是楚王派人来请我做官,可我没有答应。”妻子说:“他们一定还会来请的,不如离开这里。”于是改名换姓,夫妻一同离家,不知所往。

高永兴注释己亥于暮秋

高永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