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渐渐有了饲养一只小宠物的想法。这些宠物或是猫咪或是狗狗,甚至还有可能是条巨蟒。但不管是什么动物,它们肯定是为陪伴主人而存在于这个家庭的。
而据说,饲养毛孩子的家长,脑内的奇思妙想也会比大多数人要多得多。(这是假的,小咪为了引出下文开始不择手段。)
所以有时,在撸着自家毛孩子的同时,有很多家长也许会有这样的一个小疑惑:
自家喵主子的体型和野外大喵相比是如此的娇小,但为什么自家小汪的体型和野狼感觉差别不是那么大呢?
要是再深入一些......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有大型猫却没有大型犬呢?
且听小咪替您娓娓道来。
-我们真的都一样,至少祖先是这样的。-
没错!
外形相差如此巨大的两种动物,甚至连科属都不一样的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祖先。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一种已经灭绝了很久的动物——古猫兽!(有资料显示其又称细齿兽)
古猫兽类生活在万~万年以前。在当时,它们除了拥有比较古老的身体构造外,还拥有比古食肉类更大、更发达的大脑,再加上它们的裂齿比起第三纪早期任何古食肉类都向前移,使得它们出现了新食肉类的典型特征,站上了当时食物链的顶端位置——因此古猫兽类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新食肉类。
后来在万年前的时候,猫科动物出现了!
原小熊猫:
这种猫科动物首先分化出来的是原小熊猫,但原小熊猫到了中新世早期就灭绝了,它的后代在距今万年左右演化成了假猫。
假猫的体型纤幼及短,类似于现代猫科中的猞猁,四肢像灵猫科,估计它们也是灵活的攀树者。它们在万年前进入了北美洲,并在此生活了万年。
假猫是现代猫科动物最晚的共同祖先!最近的分子研究显示,现存的所有猫科动物,都是约万年前生活在亚洲的数种假猫之一的后代。
嗯?你问犬科动物?
犬科动物在渐新世的早期,也就是大约在万年前,就已经和猫猫们分道扬镳,自己进化跑去生存了。科学上查知,有40多种原始犬科动物,一些是类熊狗、一些是类鬃狗。另外,还有一种类似现代狼的狗。当然,也只有这种狗得以生息繁衍至今。
-道理我都懂,但在体型上为啥猫科不带犬科玩?-
我们会时不时见到一些体型十分庞大的狗——从高加索犬到大丹犬,再从圣伯纳犬到马士提夫獒犬。当直面这些大型犬种时,许多人不免都会有些心惊胆战。
然而,它们都是人类从自然存在、体型较小的犬科物种培养出来的品种。别看外表和体型相差甚远,其实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甚至大部分的宠物狗和狼的体型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相比之下,大型猫科动物则分属于不同物种,且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它们之所以演化出雄伟的体型,是为了尽可能发挥自身捕猎方法的优势,牢牢占据所处生态系统中顶级掠食者的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为了生存下去。
犬科动物在这方面走得没有大型猫科动物那么远。狼是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但无论哪一个亚种,其体型如何都无法与狮子和老虎相提并论。
它们为什么在体型上存在这样的差异?或许我们可以从爪子的形态一见端倪。猫科动物具有尖利的爪子,能够“钩住”试图逃脱的猎物,并用力量将其摔倒。
而比起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的爪子就显得更加圆钝一些,杀伤力不是那么大,无法像猫科动物一样撕开并钩住猎物。它们主要是用牙齿咬伤猎物的腿骨和肌肉,通过不断骚扰的方式使猎物血流不止、体力下降,并最终精疲力竭,只能接受被捕食的命运。
这是一种需要持久耐力的捕猎方式,犬科动物会消耗很多热量,过于庞大的体型显然有点不合时宜。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体型越来越大,同时又比正常体型更有生存优势的犬科动物。
狼的体型已经趋于完美,它们在捕猎中消耗的热量,与最终获取的热量,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捕猎方式的不同,最终导致大型猫科动物的身材相比犬科动物要壮实很多。它们的四肢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和锋利的爪子结合起来,可以给予猎物致命的攻击。
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并不会消耗很多热量。强壮的四肢要求更加强壮的肩膀和更大的体重,因此它们长得越来越大,最终也达到最优的体型。
-狗熊...是大型狗?-
有些人可能会说,熊科和犬科都属于犬型亚目,那么体型庞大的熊是否可以认为是某种大型犬类呢?
这其实是错误的。
熊科和犬科的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四千万年前,因此它们之间的联系其实很小。更加合理的类比应该是熊与浣熊的关系,但即使这二者的共同祖先也是出现在大约万年前。
事实上,鬣狗与狮子关系比灰狼与棕熊的关系还要近。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
大型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其实都达到了捕食环境中最大猎物的体型。
但犬科依靠的是耐力和群体智慧捕猎,通过不断的偷袭和撕咬使猎物在追逐中精疲力竭。
而老虎、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它们通常是潜伏靠近猎物,突然跃起将猎物扑倒。
因为捕猎方式的不同,导致犬科动物在猎杀大型猎物时所需的体型远比大型猫科动物小得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以及历史上,大型猫科动物要比犬科动物体型更大的原因。
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长按上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