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莱山烽火黄县独立营老兵马宜堂传奇连载2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医师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真实再现*县独立营老兵枪林弹雨、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

(28)岛上“开荒”

咱们的兵来自工农。毛主席讲,八路*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又是生产队。那时候,整个胶东都解放了。部队开进了长山岛,就得在这儿守备。和平年代开始了,不打仗怎么办?士兵还能一年到头光换班站岗么?咱的生活和给养怎么办?毛主席当年在延安,亲笔写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咱这么多号人,就得一边生产,一边执行防御任务。在蓬莱,部队有生产组。我们开菜园,种玉米、麦子和大白菜。一年收两茬粮食,一茬菜,和农民一样。部队租农民的地,商量好一亩地多少租,按粮食算也行,给现钱也中。种庄稼收,养活自个绰绰有余。

我代表连队上师部开生产会议。上级给的硬性指标:一个连每年上交三千斤细粮。当时如果在南岸,我们不怕,可是,在海岛里我们怎么办?长山岛到处是石头,连树都长不起来,哪能种庄稼?开会回来,我首先向连长汇报。然后,召开扩大支部委员会,汇报加动员。一年上交三千斤细粮,大家伙听了都害愁。在海岛里,不仅满山是石头,水源也是个大问题。吕山口只有一眼井。大家伙吵吵嚷嚷,出谋献策,开了半下午,也拿不出个好办法。

于连长蹲在地上,两手托着腮,哭唧唧地说,“不行,咱自个推磨吧。咱部队有那么些马,领那么些马料,咱开个小磨坊,把麸子、皮切喂马,省下马料来,上解!”我一寻思,好像是那么个理。马领的豆饼、高粱和豆子都是好粮,这些东西上解倒是行。可是,马拤了细料,一旦把马饿倒了,打起仗来怎么办?马料上解,说句不好听的,这不是“牛x刮碱”么?

我说,“连长,我看不行!”连长说,“不行,怎么掇弄?”我说,“得想别的办法!”这时,炊事班长老林提溜着个勺子过来了,他提着公鸭子嗓儿,说,“俺提个意见,食堂里要节约粮食,不能光吃纯窝窝头,得加点儿菜。战士不许丢一口饼子,一块儿馒头。碗都得给俺扑拉净了……”这是老话老传统,哪儿能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当天晚上,于连长带着老林的意见,上各排训话。我领着通信员小王出去了。临走,我对于连长说,“老于,我出去转转,上村里去想想办法。”

*支部书记王守品住在村头上,我直接上他家里去了。想当年,敌人占领了砣矶岛以后,按照*组织的指示,当地地下*的干部,全部转移到旅顺和大连,王守品撇下老婆孩儿跑了。长岛解放以后,*的干部都回来了,组织也公开了,身份也明确了。

那天晚上,王守品家里炖的鱼,老远就闻见一股鲜味儿。渔民家里不缺鱼,就是干粮不多。我进了门,王守品说,“啊呀呀,马指导员,你来啦?”王守品把我让进去,说,“来来来,马指导员,坐下,坐下,先吃饭。”我说,“我们已经吃饭了。”王守品说,“哎,你们的饭呐,俺知道。饭管饱儿,肯定没有鱼。正好我的伙计,俺老婆刚炖的家吉鱼,来吧。”

渔民有个生活习惯,都好吃好喝,他把酒棒子提溜出来了。我说,“王书记,对不起,我吃鱼还可以,不会喝酒,一口也不喝。”王守品说,“啊呀,马指导员,我知道,你是无事不下乡啊。”我笑着说,“是啊,下乡必有事。”他问道,“什么事儿?”我说,“我上烟台开生产会议,领生产任务来了。俺那单位要生产三千斤粮食上交。要完成任务,还得不影响战士生活。部队到这儿来,确实是‘老牛掉到井里去了——有劲儿使不上’啊。要是种地,俺这些小伙子,种它个十亩八亩地,甭说三千斤,六千斤也不怕。这岛子上没有地种,你看怎么弄?”

王守品说,“这个……”他显然没想到这一层。我说,“王书记,我今天来拜你为师。看能不能帮帮这个忙?”他一拍膝盖,说,“啊呀,马指导员,我还打谱去找你来!”我说,“你有什么困难?咱一块儿研究。只要我们能帮上忙,尽量帮。”他说,“那样吧,三千斤粮我包了,三个月完成任务。”我说,“王书记,你有什么好办法?”王守品说,“马指导员,咱部队上有没有会打鱼的?从小在家里看流、拉绠、把舵、拉网的?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临去之前,找文书把“登记表”拿出来看了,心里已经有了底。我说,“能看流掌舵的,咱有五六个,能跟着下网、扎猛儿和拉绠的就多了。”他说,“六个就够了。俺村三条大帆船,一条船上我给你安排上两个人,保证三个月后完成任务。”

我说,“王书记,我们真是感激不尽。”王守品叹了口气,说,“操他娘,就是……”我说,“王书记,你有什么困难?”他说,“马指导员,咱船上的人叫抓走了一些,跟着跑的也不少。第一个,咱劳力不足。再一个,俺今年不能下海了。”我问,“怎么不能下海了?”他说,“渔民没吃的。”我说,“这个问题好办,我帮你解决。”他说,“不过,渔民下海得吃细粮,吃大饼子不行。”我说,“需要多少斤,你说个数吧。”他说,“能不能对付三千斤?”我说,“我给你四千五,够不够?”他说,“满够。”

我还有下一步的考虑。渔具怎么办,首先得修船,得血网吧?就是弄杀猪那猪血,一桶一桶的,血那个网。这个资金,部队也可以帮助解决。再一个就是家属的生活。船打了鱼卖了鱼,从烟台回来,才能带回粮食,这当口家属吃什么?这一切我都考虑进去了。王守品握着我的手,说,“哎呀呀,马指导员,你想得真周到!”我问他,“家属用多少?”他说,“家属用不了那么些。三千斤足够。”我说,“我给你五千。”

咱为什么敢说这个大话?长岛解放之后,咱为了长期守备,使风船加汽船,猛往岛里拉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守岛若没有粮,敌人一封锁,硬饿也把你饿死了。咱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建了好几个大仓库。再说,战士的菜金,半年半年地发,咱手里现金也有。

王书记说,“哎呀,马指导员,咱哥俩今天晚上,亲弟兄不换!”我说,“我建议,明天晚上开个群众大会。你先讲,我后讲,让群众听听怎么样?把群众的生产情绪先鼓动起来,然后,我们这六个同志跟渔民见个面,你看行不行?”

第二天晚上,*民在海边开大会。渔民受够了的气,拍巴掌欢迎解放*上船。哪个船上都有锣鼓,那个阵势啊,真是锣鼓喧天。渔民烧香烧纸,祭神祭龙王。原来,上至村干部,下至拉绠的,因为没有细粮吃,都在家里愁得“大头对小头”。咱刚刚解放,国家没有那么些救济款救济他们。这一回好了,渔民喜笑颜开,下保证说,“保证按时出海!”

烟台有鱼行,就是渔业合作社。岛里打的鱼,都通过鱼行销售。国家对渔业合作社有贷款,渔业合作社只要收了鱼,渔民的船从南岸回来时间,就把粮食捎回来了。结果3个月以后,粮食全部拉回来了。渔民也知道,*用粮不能拉空。全部是好粮,把咱的粮如数还上了。群众从那儿以后,对我们的感情真了不起!*花鱼捕3个月,占全年收入的70%。以鱼换粮,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3个月以后,咱分了不是斤,而是分了多斤。

连长老于欢喜得跟老娘们儿样的,大嘴唇老厚,咧得闭不死了。他说,“这回好啦,这回好啦,咱的任务可完成啦!”

我上烟台去汇报工作,张家罗说,“小马,来啦?”我说,“今天来向首长报喜,我们的生产任务完成了!粮食从烟台直接拨给你们。”一听惊了。他说,“小马,不是开玩笑?”我说,“‘*中无戏言。’开玩笑,谁敢?”问道,“你们怎么生产的?”

我把整个过程说了,并且表示愿意多交。大喜过望,他说,“好。就收你们斤。那斤作为你们的生产基金,多一点儿上级也不要。我要在全*表扬你们,要是驻岛部队都像你们这样,我就放心啦!”

最后,我们用这斤粮食,上琴岛换了两条船。船不太大,装载量来斤,篷帆锚绠都是全套的。买回来之后,我们连队组织起自己的渔业队,跟着王守品出去放流,随着渔民走,跟着人家打鱼。从那以后,吃鱼不用花钱,部队的生活改善了。

我们到了砣矶岛,岛上有个两层小楼,是守*的机关所在地。自从我们的重炮上了船,守*吓跑了。汽船他们一律没带,用炮舰全部打着了火。这期间,咱收留了一条狼狗。这条狗成天价在楼门口躺着。我在前院讲课,来回从它跟前走。那条狗是训练出来的,兵穿*衣裳,解放*也穿*衣裳,因此,见了*人它一点儿不眼生。可是,穿便衣的不行,老百姓从这儿路过,绝对不行。炮兵修工事不是有些麻袋包?战士们逗它耍,撑开袋子口,让它拱进去,在里边折腾够了,再退出来。战士吃饭时候,分一口儿给它,不出三天就喂熟了。

我叫来小王,说,“你上村里问问,这条狗是谁家的?战士成天价戏弄着狗耍,别让群众有意见。”他说,“这是条没主的狗,恐怕是撇下的。”我说,“小王,和一排长说一声,把狗牵到连部来。”小王把狗牵来了。我说,“南边有个大木橛子,就拴在那儿。任何人不许戏弄它,按时间喂,按时间遛。领饭的时候,稀饭大饼子多领点儿。你再去跟炊事班于班长说说,剩的菜汤不许倒了,集中起来,全部拿来喂狗。”

晚上,我和连长轮班上炮阵地检查。到吕山口东山,要上很长很长的一段坡,上面都挖了地堡,我们的两门野炮都在上面。那时,南长岛王沟也有炮。为了保护东山这两门炮,我把狗带上了炮阵地。

当时,地下坑道还没挖好,上面盖的是大帐篷。我把狗放在帐篷底下,留个小门儿,叫它能进去也能出来。一天晚上,风刮得真大,人站在礁石上,都能刮到海里。吕山口东山是一个孤山,上面连棵树都没有。战士站岗站不住,身上裹着毯子,找个背风的地方蹲着。风刮得“呜——呜——”,浪花一大块一大块,棉花胎样地往下落。这时候,狗冲着海上“嗷嗷”猛叫,叫得不是个好动静儿。

狗一咬,我们就知道有情况。战士马上出去,呈一个扇子面儿,从四下往里包。最后,抓住了一个人,身上带着一颗手枪,咱在周围又发现两颗,他没来得及消灭证据。他承认了,他是特务。他上去的目的就是要炸炮。那天晚上要是没有狗,最起码得损失一门炮。任务完成之后,把特务带回来了。狗一路上连蹦带跳的,像打了个猎物,特别有精神。

我告诉小王上伙房,把肉和骨头割一些来,请请狗。大伙儿宁愿少吃点儿,心里头都高兴。我上师里去汇报工作,师长说,“小马,听说你弄了条好狗?”我说,“不错。我今天除了汇报生产任务,还要汇报这条狗。这个狗现在没有供给。”我把狗的这套儿经过讲完了。说,“把狗给我吧。”我说,“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这个狗立功了。,你看怎么办?狗立了功,咱也不能发奖章,局的狗都有供给标准。”

和师长碰了个头,说,“给一个战士的供给标准。”从此,这个狗有了正式户口,享受一个战士的生活待遇。倒不用发衣裳给它,它历来穿皮袄。从那以后,大伙儿就把它当成宝贝了。后来,不是调我去学习么?我从砣矶岛调走,又上*大学校去学习。我把那条狗带给了。

我到师部报道那天,于登好要了条小船,把我先送到蓬莱,小船就装我自己。临上船时,小王领着那条狗去了。它料到我要走,在海滩上铺下身子,四条腿猛扒,干沙“刷刷”地往人身上扬。那个狗舍不得我走,它想上船。小王掉泪了,我的眼眶子也湿了。

最后,我把狗带走了,上烟台统一集结,坐车走。见了我先打招呼,说,“小马,来啦?”我说,“来啦。,你不是想要这个狗么?这回我要去学习了,送给你吧。”接过缰绳,说,“哎呀,好狗,真是条好狗!”这条狗确实驯出来了,见了穿*装的它不咬。我说“咱先讲下,这狗有个脾气——不认老百姓。家属啊保姆什么的,让他们隔狗远一点儿。凡是穿便衣的,想接近它,没门儿。”

烟台刚刚解放,整个一零一师的师部驻在烟台,三零一团驻长山岛。解放长岛,咱不是得了敌人一个炮营么?为了同化这个部队,我就从榴炮调到野炮去了,属于守岛部队。这时间,师里怎样才能和长岛取得联系?岛上的*需、给养怎么解决?有时候,有些肉啊,油啊,服装,*需,没有船运不到长山岛去。以往咱没有汽船,光指望着老百姓的风船,危险性太大,时间性也太差。遇上风向不对,天气不好,干瞪眼出不了岛子。咱备好过冬过年的粮油蔬菜,都积压在蓬莱码头上,大白菜在南岸上冻成了溜溜蛋。

打长岛咱得了敌人的汽船,不是花钱买的。那时候,部队成立“海上运输队”,首先执行海上防卫任务,既巡逻,又运输。这两条汽船叫谁去领导,让谁去掌握呢?团里的参谋文书来了忙的,察看*人登记表,排以下战士自愿报名,谁生在海边湖边,从小在家里拉过网、摇过船、打过鱼,通统报上来。

包子久那时候二十来岁,当排长,小伙长得挺帅,也会来事儿,算是连长的心腹,在营里也是“狗**带草帽——红人一个”。他从小就在家干这个,打鱼下网是老本行。让他上船去负责,他也很高兴。以往,赶上风向好,渔业合作社给咱往回捎给养。长山岛里还有后勤处、被服厂?无论单衣还是棉衣,都得从蓬莱或烟台往里运。咱提前和群众联系好了,通过他们才能运进去,现在不用了。

成立了“海上运输队”,咱的船和渔民的船一路,也得拢烟台港。包子久到了那里去以后,过的是渔民生活,随着渔民的帮走。他上船工作,仍然是*人,连部给他配了一颗手枪,五十发子弹,以便应付意外情况。

包子久上了船。虽然两条船都属于咱,但是,他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改变了。渔民的生活很简单,他们历来不会过日子。在海里穿的衣裳,最起码是从他老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补丁摞补丁,衲得跟袜子底样的,就穿这一套儿。赶等着把鱼一打,把网一收,送到渔业合作社,他们就忘了姓了。茶光眼镜戴上了,礼帽戴上了,大褂、燕尾服也穿上了,进了酒馆饭店。吃饱了,喝足了,大皮鞋蹭得锃吊亮,石头崖踩得“咔嚓”响。干什么?上“四道弯”去逛窑子。赶等着把这两个钱儿逛净了,“猴烤疥——干了爪儿”,一头又拱到海里去了。

渔民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没有长远打算。为什么?他们的工作风险太大。他这么想:我这一场流出去,下一场流不一定回来,说不定葬身鱼腹了。有钱不花留着干什么?因此,“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它明天活不活。”比方说,我们进砣矶岛以后,住在吕山口。于登好家里四口人——老婆、孩子和老妈妈,过年捞不着饺子吃。一年光打这一季*花鱼,一个来月,他就能换四千来斤麦子。这么些麦子,弄哪儿去了?过年吃不上饺子,真是奇闻!

包子久带领部队的渔船,随了渔民的帮。渔民的言谈话语,起居作息,客观上对他是个腐蚀。渔民好吃好喝。不定什么时候,船老大过来了,说,“包船长,刚炖了条家吉,来来来,喝点儿——”不定什么时候,渔民说,“包船长,卸了鱼,上四道弯儿逛逛去。”“不行,我不去。我不能去!”“哎呀,走吧我的伙计,去看看,咱不动真的。”“不去不去!”“嗬,别客气啦,第一回,我请客!”一来二去,包子久上了钩;天长日久,慢慢地跟抽大烟样的,包子九上了瘾。

包子久上“四道弯”,不止去了一次两次。包子久也挺精细,他把*装脱在船上,他赁了礼帽大褂和皮鞋去了。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船上需要增加劳力,部队上调过去几个新兵,新兵察觉了这个情况,立即向领导作了反映。

接到这个报告,部队首长大吃一惊。这不是个一般的问题,必须马上进行调查!师部召开*委扩大会,研究对策。有的主张把包子久马上调回来,隔离审查。有的不同意。理由是不到时候,现在证据不充分。师部最后决定:先不要惊动他,密切进行侦察。同时,把情况报告了烟台局,请他们严密布防,协同破案。

包子久的照片,局早就拿去了。为什么说四道弯儿不敢接待解放*?解放*进城的第一项*令就是这个。取缔妓院之前,局对妓院有一条严格的规定——你可以照常营业,但是,你要是接一个解放*,连窝儿端!人家妓院为了挣钱,为了不砸牌子,不接待“穷八路”。人家也知道,你解放*腰里除了虱子,零花钱儿不多。

局的工作做得很秘密。妓院内部也开了会,协同局拿人。包子久的照片,咱保卫部不光给了局,也给了窑子一份儿。窑子闺女的眼最撒底。她们传着看了一圈儿,半点儿也不错,就是这个人!谁什么时候接待过,接待过几次,都记得清清楚楚。窑子闺女也有对策,这一天,她们见这个“解放*”又来了,像往常一样笑脸相迎,殷勤接待。这一回接待他的不是一个。进了小屋,包子久急三火四想下手,窑子闺女说,“你先别急,今天俺姊妹俩陪你,谁先谁后,先抓个阄儿。”包子久来了精神。窑子闺女先给他倒上杯水,点上支香烟,让他在那儿坐着,这个陪着他说话,那个出去了,把电话打到了烟台局。

局的反应比天兵天将还快,马上就来了人。你包子久化了妆也不行,局是干什么的?上眼一看就认识。何况一直在卧底?局的人来了二话不说,先把他铐起来。上腰里一搜,没有枪,他也没敢带。通过摸底排查,分析他的工作环境——独立,分散,不能受集体领导,等等。结果证实了,咱的战士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

局把包子久带回去,它不直接处理你。人家把电话一拨,拨到一零一师部和保卫部。保卫部紧接着来人,把包子久解走了。解回来之后,先关禁闭,写检查。一共去了多少回,跟谁一块儿去的,在什么时间,在哪个房间,花了多少钱?……有一项算一项,必须彻底坦白,差一点儿也不行!

包子久知道自己完了,痛哭流涕也没有用了。他心里也纳闷儿:我穿便衣去的,都叫局抓着了。难道说窑子里头也有侦察兵?包子久彻底败露了。他被开除*籍,*法从事。职务有几算几,从头撸到脚,一撸到底!

包子久的材料发到全*,从干部到战士,每一个*人必须认真阅读,明确表态。坚决同包子久的错误行为作斗争。谁玷污了人民解放*的荣誉,谁就是革命的对象,谁就是人民的叛徒!排以上干部必须写保证书,保证从包子久的错误中引以为戒,自觉保持革命的纯洁。

栾祖怀提供资料

未完待续

*县独立营老兵马宜堂简历

.2在*县独立营,二连六班战士。连长王成斌,指导员于登杰。

.7调独立营营部,跟许平当通讯员。营长徐援,许平。当年,随许平去蓬*联*指挥部。王昆任指挥,许平任。蓬*指挥部撤销。随王昆调到北海司令部,任通讯员。司令员孙端夫,刘浩天。

.8龙口解放,*县城林香圃起义。随王昆到北海特务团,任警卫员。团长林香圃,刘耀忠。

.日本投降后,顽八*由青岛登陆。胶东*区调北海特务团参加反顽战役,部队开到莱阳待命。司令员许世友,林浩。

.随王昆调华东*校学习,校长陈毅。

.随王昆调到胶东*区司令部参谋处,司令员许世友,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长李继开。当年成立华野九纵,随王昆调到九纵司令部参谋处,司令员许世友,参谋长聂凤智。新泰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结束,调到*大学习。毕业分配到烟台警备司令部任排长,司令员官俊亭。

.8任胶东警卫二团一连副*指,驻烟台。司令员张吉原。

调*大学习,分配到炮团一连,任副*指,解放长岛调三零一团,任文教主任。

马怀荣档案

马怀荣,男,山东*县(今山东龙口)人,生于年。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授文科通用写作之外,还教授文学鉴赏课。是青岛大学首屈一指的作家,其代表作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对门》。其歌颂大将许世友的长篇小说《英雄年代》也早已完工。《对门》的电视剧改编已经完成。

另外,还在《山东文学》发表短篇小说《木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多篇。目前,马先生已经在《北美枫》,Allpoetry等网站发表英语诗歌凡40余首。

长篇小说《老兵》。以自己的父亲为写作原型,从另一个角度真是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辛酸历程。

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龙口莱山--莱山祭月--中国最早的远古帝王礼仪之一

《莱山风》往期精彩推荐

莱山烽火:张万年将*从这个小山村走上革命之路莱山烽火:年8月在*县革命老区姜家店村成立的胶东国防教育委员会莱山烽火:这位开国少将曾在姜家店村胶东特委*校培训。莱山烽火:莱山脚下的地雷战一《铁雷怒吼》莱山烽火:莱山脚下地雷战二《石雷开花》莱山烽火:莱山脚下地雷战---招远借雷。莱山烽火:长篇战争小说《莱山寺的枪声》节选----第十九回除汉奸建根据地战田家巧用辣弹莱山烽火:“林香甫拜大年”——莱山"年"之痛。莱山烽火:怀念舅舅谢培诗莱山烽火:从莱山脚下走出的全国新华书店总经理---王璟莱山烽火:曾在姜家店村战斗过的*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烟台区*校校长、江苏省副省长宫维桢。莱山烽火:曾在姜家店村战斗过的原*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华东师范大学*委书记、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部长----常溪萍莱山烽火:曾在*县姜家店村战斗过的开国少将、安徽省*区*委、安徽省省委书记梁辑卿。红旗漫卷莱山,*校播撒燎原之火---胶东特委*校姜家店诞生始末莱山烽火:*县独立营营长徐媛回忆录《从*征战记》连载三莱山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莱山

文化传媒一个以宣传龙口莱山、让莱山走向世界为己任的公众平台或如果您有关于莱山的人物、传说、故事、民俗、抗战等,马上与我联系哦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