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思想是对孔子倡导的“为*以德”的继承和发展。“仁*”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君主才有可能推行“不忍人之*”。为了吸引诸侯君主对仁*的重视,孟子提出“仁者无敌”的口号。
对于“仁者无敌”的口号,孟子的学生万章首先提出了疑问。他说:“像宋国这样的小国家,如果实行仁*,而遭到齐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厌恶,前来攻打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给你讲讲前代圣王实行仁*,得到百姓拥护,从而无敌于天下的故事吧。商汤是著名的仁君,他居住在亳地时,和葛国是邻居。葛国的首领沉溺享乐,不守礼法,不祭祀*神。汤派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行祭祀之礼呢?’他振振有词地回答:‘我没有用作祭品的牛羊。’汤于是派人送牛羊给他,但他不用来祭祀,而是把牛羊吃了。汤见送去牛羊后,葛伯仍未祭祀,又派人去询问原因。葛伯托辞说:‘我没有用来祭祀的谷物。’汤又派自己的百姓去替葛伯耕种,但葛伯却在路上拦杀了给耕种者送饭的孩子,并抢走了饭菜。葛伯的行为激怒了天下人,汤于是顺应民心,征伐葛国。汤总共出征十一次,没有任何国家能抵挡住他。他往东征伐,西方的人便不高兴;向南征伐,北方的人便不高兴。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解救我们这些受苦的百姓呢?’百姓期盼汤的征伐,就像大旱之年盼望下雨一样。汤征伐的时候,百姓丝毫不受惊扰,做买卖的照常经营,耕田的人也如往常一样耕种。汤杀掉暴虐的君主,安抚受苦的百姓,就好像及时雨从天而降,老百姓都非常高兴。正如《尚书》所说:‘盼望我的王,王来了就不用受罪了。’周王东征攸国时,攸国的官员把黑色、*色的绸帛装满箩筐,去迎接周朝的官员。攸国的百姓则带着饭菜和酒水去迎接周国的*队。周王出征是为了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他杀掉的仅仅是残暴的君主,因而得到百姓的拥护。可见,只是君主不行仁*罢了,如果实行仁*,天下的人都会翘首以待,希望拥立他做君主,齐、楚两国虽然强大,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见,孟子认为国家的大小贫富并不会影响国君行仁*,因为仁君不仅能够赢得百姓的支持,更能获得贤能之士的帮助。
据孟子讲述,在商朝末年时,纣王残暴无道,致使德高望重的长者如伯夷、太公等纷纷隐居避世。他们听说周文王施行仁*,都非常高兴,纷纷离开隐居之地去归附。伯夷和太公是当时最有声望的老人,百姓们都效仿他们,纷纷投奔文王。因而孟子发出这样的感慨:“孔子说,‘仁德的力量不在于人多。只要君主爱好仁义,在天下就没有敌手’。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即使商代的子孙在数量上超过了十万,如果他们要反对实行仁*的周王,这个数目也不算多。现在的诸侯国君,虽然也想在天下没有任何敌手,但却不实行仁*,这和手拿热物却不知道用凉水沾手有什么不同?相反,君主如果实行仁*,就可以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达到‘仁者无敌’的目标,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为了使自己“仁者无敌”的观点更具备可行性,孟子不仅列举了前代圣王汤、文、武王实行仁*,无敌于天下的例子,还重点分析了当时的诸侯国君行仁*,得民心,无敌于天下的可能性。
梁惠王曾向孟子请教道:“先生,你也知道,我们晋国以前十分强大,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国力上超过我国。但是我继位后,在东面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也死于这场战役中,在西面我又被迫割让七百里土地给秦国。不仅如此,在南面,我国还被楚国所侮辱。我感觉非常耻辱,希望能为战死沙场的人报仇雪恨。您认为我应该怎么办?”
孟子回答说:“即使是只有方圆百里的土地,也可以成为天下人归附的王者。您如果在治理国家时能够实行仁*,减免刑罚,减轻赋税,并教导百姓如何有效地耕种。在农闲时鼓励他们学习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德。那么他们就会形成在家里侍奉兄长,在社会上尊敬长者和上级的良好风气。如果是这样,他们就是凭借木棒,也可以抗击身穿铁甲,手执利器的秦、楚*队。因为秦国、楚国剥夺百姓耕种的时间,使百姓不能生产粮食养活父母,以致父母挨饿受冻,兄弟妻子东逃西散。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您去讨伐他们,那又有谁能敌的过您呢?所以说‘实行仁*的人无敌于天下。’你可千万不要怀疑啊!”
孟子在周游诸侯国时,对齐王尤为看重,认为他具备行仁*的能力,因而极力劝说,希望能激起他实行仁*的兴趣和热情。
有一天,孟子去拜见齐宣王。齐宣王问道:“老夫子,你能给我讲讲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么?”
见宣王对王道仁*不感兴趣,反而热衷争城夺地的霸道,孟子非常不高兴,严厉地说:“儒家学者从来不传授齐桓公和晋文公等霸主的事迹,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我也没有听说过。”
齐宣王略显失望,孟子为缓解尴尬气氛,缓声说道:“我还是给您讲讲,如何成为统一天下的王者吧?”
齐宣王连忙点头,并发问道:“要想成为王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呢?”
孟子回答说:“真心爱护百姓、施行仁*的君主,可以成为统一天下的王者,没有任何人能和他匹敌。”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能成为爱护百姓、施行仁*的君主么?”
孟子回答道:“当然可以。”
齐宣王非常开心,得意洋洋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能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大臣胡龁说,有一天您在朝堂上坐着,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头牛在殿外走过,您问道:‘要把牛牵到哪里去?’仆人回答说:‘用它的血衅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牛浑身颤抖的样子,就像无辜的人,要被处死一样。’仆人问道:‘那要废除衅钟之礼?’您说:‘怎么能废除?用羊代替牛!’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回答说:“有!”
孟子说:“这种慈悲之心就足够使您实行仁*,成为王者!普通百姓都认为您小气,我却知道您是不忍心。”
齐宣王委屈地说:“确实有百姓这么说!虽然我们齐国并不十分辽阔,我也不会吝啬一只牛啊!我就是不忍心看到牛浑身颤抖的样子,就像无辜的人,要被处死一样,所以我就用羊来替换了。”
孟子说:“百姓认为您吝啬,您也不必奇怪。用小的换掉大的,他们怎么会了解其深层内涵啊?您若可怜牛像无辜的人,要被处死,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讪笑道:“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啊?我并非吝啬钱财,但我确实用小的替换了大的,也怪不得百姓会认为我吝啬。”
孟子说:“您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其实那是您的仁心仁术在起作用啊。因为您只看到了牛,没有看见羊。君子对于禽兽通常会有仁爱之心,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见它们死掉,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一般都会把厨房建的比较远。”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别人心里想什么,我都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后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不能说出所以然来。您这么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您为什么说这仁慈心是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者所具备的呢?”
孟子说:“给您举个例子吧。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很大,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视力非常好,能够看得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小绒毛,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大车柴草。’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了。”
孟子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惠及百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举不起一根羽毛,那是不愿意用力气;如果看不见一车柴草,那是不愿意用眼睛看;如果百姓不能得到您的爱护,那是君王你不愿意施恩惠于民。所以我说,大王您现在还没有成为凭借道德统一天下的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齐宣王问道:“不愿意做和做不到的区别是什么啊?”
孟子说:“如果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那人回答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但如果让他替老人按摩关节,他说:‘我做不到。’这显然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现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一类的不能做,而是属于不愿意为老年人按摩关节一类的不愿意做。”
见齐宣王半信半疑,孟子进一步指出:“尊敬自己家中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推己及人,治理天下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正如《诗经》所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这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如果懂得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否则,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护不了。古代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普通人,就在于他们善于推广自己的好行为。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惠及百姓,这是为什么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万事万物皆遵循这一道理,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考虑考虑吧!难道只有发动全国*队开赴战场,让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别的国家结下仇怨,才会让您心里痛快吗?”
齐宣王慌忙辩解说:“当然不是了,我怎么会这么做才心里痛快啊?!我只是想实现我最大的愿望啊。”
“那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可以告诉我么?”孟子问道。
齐宣王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孟子接着说:“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漂亮的衣服不够穿?还是因为美丽的色彩不够看,好听的音乐不够听?或者是因为伺候的人不够用?这些东西,您手下的人都能尽量满足您。难道您真是为了这些?”
齐宣王矢口否认说:“不,不,当然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笑道:“如此说来,我知道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了。您是想扩张国土,作天下盟主,使秦、楚等大国前来朝贡,并且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但是,以您现在的所作所为,要想成就这番事业,就如同爬到树上去捉鱼,是不可能实现的。”
齐宣王非常诧异,忙问道:“果然有这么严重么?”
孟子回答说:“甚至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虽然抓不到鱼,但不会带来任何灾难。但是,您如果想用现在的作为来达到您最大的愿望,虽然竭尽全力去做,必定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齐宣王十分震惊,疾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能告诉我你这么说的依据么?”
孟子缓声道:“大王您不要着急,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您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当然是楚国了。”齐宣王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对啊,小国不敌大国,人口稀少的国家不敌人口众多的国家,弱国不敌强国是一般规律。现在中国土地辽阔,齐国也仅占其中的九分之一,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和其余的九分之八为敌,这和邹国与楚国为敌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建议您还是从根本问题着手。您现在如果能够实现仁*,全天下的士大夫都会想到齐国做官,耕田者都想到齐国种地,行商坐贾也都想来齐国做生意,来往的旅客也都想取道齐国,那些怨恨本国君主的人也会向您控诉君主的不是。真是这样的话,谁有能阻止您成为统一天下的王呢?”
齐宣王大受鼓舞,激动地对孟子说:“我头脑昏乱,不能向您一样,站得高,看得远。还请您帮助我实现志向,明明白白地教我,虽然我并不聪慧,但我愿意试试。”
孟子大受鼓舞,向齐宣王详细介绍起他的仁*思想。他说:“只有君子才能做到箪食瓢饮而自得其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就没有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他们会凡事只为自己着想,胡作非为,不守法纪。等他们犯了罪,便加以惩罚,这实际上是陷害百姓。哪有仁君在位反而陷害百姓的?这样的君主也肯定不会有什么作为。因此,仁慈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确保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育妻儿,收成好的时候可以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挨饿受冻。但是,当今的诸侯国君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既不能满足他们赡养父母的需要,也不能保证他们有养育妻儿的能力。百姓即使遇到好年成,也难免承受艰难困苦的生活。如果收成不好,只能坐等死亡。在这种情形下,人们竭尽全力救活自己的生命都怕来不及,谁还有时间学习礼仪?”
见齐宣王听的津津有味,孟子继续说道:“君主您要实行仁*,为什么不从根本入手呢?给每家分配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周种植桑树,这样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确保百姓都有时间去喂养鸡、猪和狗之类的家畜,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都有肉吃了。每家分配一百亩的土地,并且不妨碍百姓进行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也可以吃得饱饱的。在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确保百姓衣食无忧后,再设立学校,反复教育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这样那些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着沉重的物品在路上行走,而是由年轻人代劳了。一个老年人可以穿丝绵吃肉,普通人不会挨饿受冻的国家,会吸引天下人归附的!”
不仅如此,孟子还和学生公孙丑一起探讨了齐国行仁*、无敌于天下的可能性。孟子从齐国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齐国行仁*具备有利的情势和时机。
孟子说:“对于齐王来说,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弟子公孙丑提出疑惑:“您这么说,学生就更加不懂啦。像文王那样的德行,活了接近一百岁,仍然没能以德统一天下。直到后来,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事业,王道才大行于天下,国家才得以统一。现在您把统一天下说的那么容易,难道文王不值得效仿了么?”
孟子回答说:“文王那时候的情况怎么能和现在比啊?那时候,从汤到武丁,商朝有六七位贤明的君主;而且天下百姓归服商朝也很久了,时间一久就会很难改变。不仅如此,武丁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各诸侯纷纷朝拜称臣。纣王虽然无德,但他统治时,距离武丁时代并不很久,当时的世家大族、善良风俗、仁教善*还保存着一些,再加上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贤人的辅助,所以商朝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衰亡。那个时候,每一寸土地都是纣王所有;每一个百姓都是纣王的臣民。而文王仅仅凭借方圆百里的小国创立丰功伟业,自然很困难啊。齐国有句俗语说的好:‘即使聪明,还要把握形势;即使有锄头,也要等待耕种的季节’。现在齐国要推行王*,就非常容易了。从齐国本身而言,它拥有纵横千里的土地,而夏、商、周最强盛时期,所拥有的土地也没有超过千里。而且在齐国境内,到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这说明它拥有众多的人口。齐国不用再开辟土地,增加人口,只要实行仁*来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从社会现实来看,统一天下的贤君从来没有缺失过这么久,百姓也从未因虐*而如此困苦不堪。饥饿的人会不挑拣食物,口渴的人不会挑选饮料。如果现在实现仁*,百姓会非常高兴,就好像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了一般。所以,要事半功倍,超过古人,这个时候最合适。”
阅读专辑
原载:《儒家故事》作者:刘单平校对:李静编辑:孔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