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教育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教育哲学历来有两种写法。一是哲学创作;二是述而不作(黑格尔说“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由于两者各有优势,本书兼顾哲学创作与述而不作。本书尤其重视将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释扎根于中外教育哲学史,以此为读者打开历史的视野并催促读者以教育哲学的眼光去思考眼前的教育现象。第一版前言
整个哲学史,就是一部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定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定理的历史。中国哲学如此,西方哲学同样如此。康德曾感叹,在前人看到一片混乱的自然界,牛顿破天荒地觉察出其中的秩序和定律。而在前人看到一片混乱的人类社会,卢梭第一次发现了其中运作的法则。卢梭的发现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中国哲学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西方哲学之“主奴辩证法”,话语方式貌似不同,其所述规律却惊人一致。第一版前言
教育在发展智力、推进文明的同时,如何防止因过度文雅而走向文弱?解题的基本策略是动静结合:既要学会运动,又要学会静修。
为了阻止或延缓身体与精神的衰败,人类要么重返劳动,要么增加运动。
作为一种特别领域的哲学,教育哲学的核心目标也正在于发现教育的本原之理。所谓教育哲学,实乃教育原理。西方教育哲学对教育原理的讨论,集中于康德-胡塞尔主体主义哲学与柏拉图-黑格尔实体主义哲学之争。而中国哲学对教育原理的发现,汇聚于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
从陆王心学与康德-胡塞尔主体主义哲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本书重点阐发五个教育原理,构成本书的灵*。
第一,社会转型必导致教育在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之间重新作出选择。
乱世必重视“奖励耕战”之刚性教育。太平世必重视“休养生息”之柔性教育。处于乱世与太平世之间的小康社会则不得不重视刚柔相济的“新六艺”教育(文武双全、劳逸结合、通情达理)。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为何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奖励耕战的教育*策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为何秦国崛起之后却又速亡?在秦国速亡的过程中,当时的教育*策究竟给当时的秦国带来了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亦可以追问,文明礼仪之邦为何总被野蛮的国家征服或灭亡?
文明的古希腊城邦为何被野蛮的古罗马征服?文明的唐代、宋代以及晚明为何败北?难道文明教育反不如野蛮教育?文明与野蛮究竟存在何种关系?
当小康社会过于追求游戏、审美、情感生活时,国家应采取何种*策以便将教育改革提高到国防的高度?为何乱世必须重视体育、劳动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刚性教育?为何太平世必须重视博雅教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等柔性教育?为何小康社会必须重视文武双全、劳逸结合、通情达理等刚柔相济的“新六艺教育”?
第二,强健的身体(体育改革)要么依赖于劳动要么依赖于运动。劳动是平民的运动,运动是贵族的劳动。科技与艺术的进步并不总是有助于强身健体,相反,科技与艺术的进步往往导致身体的衰弱。因此,人类在追求“文明其精神”的同时,必须强化“野蛮其身体”。
第三,美好的性格(德育改革)总是立足于情理冲突并因此走向合情合理或通情达理。
乱世也许可以采用法不容情甚至严刑峻法的理性主义,但过度的理性主义必导致伪善矫情或官逼民反。太平盛世也许可以允许暂时的狂欢或放纵,但过度的情感主义或纵欲主义必导致国破家亡。
有效的德育总是既符合人性并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