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哲读西游卑微与高贵的反差 [复制链接]

1#

龙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图腾。人们常说望子成龙。可见龙寄托着中国人的锐意进取、出人头地的情怀。龙曾是天子、皇帝的化身,在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过去,它无疑是上天的代言人。一切的无上威严和荣耀在西游语境中不复存在,龙族贬低到略高于土地、山神,低于天庭大小仙官的处境。

1.轻易被杀。

龙族体系在西游中较为庞大,东海龙王出场次数最多,而取经的由头则是泾河龙王之死。

泾河龙王身为一个龙王,和一个凡人袁守城打赌,后为了赢而篡改降雨量和时辰,最终被魏征从梦中处决。在天庭眼里,命是不值钱的,而龙王的命同样不值一提。龙王严格意义上来讲仅仅是地方降雨的执行官。在天竺国凤仙郡(狗吃面粉,火烧铜锁)和山枯松涧火云洞(大战红孩儿),孙悟空请龙王下雨。龙王都言,下雨需要玉帝旨意,吩咐地方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令雷公、电母、风伯、云童,方可执行。下雨一事,如此繁琐,而龙王仅是其中一个环。

那么,泾河龙王犯得是仅仅是为己利而欺上瞒下之罪,按规定条例可能该斩。反而言之,孙悟空和青毛狮自怪大闹天宫这等犯上作乱的罪大恶极,其罪当诛,最后天庭却置之不理。这就使得很多毕恭毕敬、顺从权威的天庭编内人员心寒。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毕竟穿着鞋,没人想光脚。所以,对于泾河龙王的死,其他龙王仅仅是敢怒不敢言,或者更加顺从管理。杀鸡儆猴的本领在天庭手中把握的也恰到好处。

2.卑微身份。

第一次龙王出场,便是东海龙王敖广,这是众龙王中德高望重的一位。孙悟空寻找兵器时,敖广听闻时,急忙起身,口口声声说道,“上仙请进。”此时孙悟空最多称为太乙散仙,和上仙还有十万八千里之差。而龙王在摸不透对方底细时有所防备和低调也是可以理解,但当孙悟空自报家门和求取武器时,敖广依然言听计从,完全不像是一个龙王该有的样子。孙悟空也有扮猪吃老虎的嫌疑。后来,孙悟空便大闹了龙宫。而敖广的心理状态是由恭敬到恐惧,再胆战心惊。东海龙王尚且如此,其它龙王可想而知。

大圣大战红孩儿时,联想到火能克水,即来找到东海龙王敖广,请求下场大雨,破灭妖火。敖广不好推辞,它知道西天取经是天庭的意思,不能耽误,同样也不敢违背原有的公文指令,所以它叫上其他三海龙王一同前去。此做法聪明至极,最后天庭也并未处决或降职于它们四龙王。

此战中,龙王见到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称为“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即使早已被贬,他们依旧保留了先前称呼,而对孙悟空便称“齐天大圣”。这是一种故意降低姿态,莫惹事上身,他人面前不揭人短,捧起对方。此做法现实中比比皆是,这是一种人与人相处的潜规则,被人们称为情商之高,社会性之强,为人之成熟。当然,这也是每个赤忱之心所极度排斥的东西,而尽数赤忱之心走到尽头,皆无。

取经队伍刚离开山枯松涧,就在衡阳峪黑水河碰上了鼍龙。不得不说,这是西游路上唯一一条想吃唐僧肉的龙族成员,这也是西游众妖怪中最典型的不自量力版本,没有之一。天上的妖怪或灵山的妖怪还能逼一把孙悟空,促使它上天或上山求人,而鼍龙被西海储君摩昂小帅一人轻松收服。孙悟空也轻轻松松的做了场观众。多亏摩昂太子前来收服,不然鼍龙死了也就白死了。这或许也是孙悟空想给西海龙王的人情。

当孙悟空问责鼍龙母舅西海龙王时,敖顺被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跪下,说道,“妹夫泾河龙王被曹官魏征斩杀,妹妹有九子。

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甚执事。第八个蜃龙,砥居太岳。第九个鼍龙,居黑水河。”龙生九子的神话被沿用到了西游龙族体系中,不同的是这段话所阐述的龙族地位与原有形象反差巨大。除去从事镇守江河山川本职工作的六个龙之外,还有其他三条龙:五龙为佛祖打工,六龙算是个门神,七龙为玉帝打工。贵为龙族,却沦落两位BOSS打工的命。这并不是最卑微,玉帝众仙官大佬们常常吃的是龙肝凤髓,蟠桃玉露,孙悟空也吃过这些。

此时的龙族连打工者都不是了,而成为了一种食物。颇像今日人与狗的关系,在让它们看家护院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成为了盘中餐。对待龙族,玉帝残忍么,那反思人类自身呢。

3.召之即来。

紧接到了车迟国,虎力大仙身为太乙散仙的确神通广大,它的求雨之法不像是孙悟空这种托关系,走人情的路数,而是货真价实的文件指令。天君解释道,“道士五雷法是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久天应源雷神普天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如此来看,文书和文檄并不是玉帝一家之言,甚至雷电风雨的起草不仅局限在天庭,这样就极容易导致权力的分散和滥用。虎力大仙并不是跨过玉帝或天宫相关部分指令龙王等办事员,而是让玉帝和相关部门执行它的文书。一个小小的太乙散仙敢去指使天王老子,那么它一定是活够了。所以卒之。实际上具有此等能耐的散仙在地界绝非一二,可知龙王们真的很忙。

或许是吴承恩另有深意,我尚未参透。自四十回至四十七回的“三难”都牵扯到了龙族,但在四十八回笔锋一转,同样说气象,却直接跨过龙族。鳜婆问金鱼精,“久知大王有呼风唤雨之神通,搅海翻江之势力,不知可会降雪?”那怪道,“会降。更会作冷结冰。”鳜婆说,“今夜有三更天气,大王不必迟疑,趁早做法,起一阵寒风,下一阵大雪,吧通天河皆冻结。”最终金鱼精的确完成了。是否是除了天庭之外的西天也有此变化天气的执行部门。

如果这样设定,那么西游就会存在两套一样的执行结构,相互矛盾,极不讲道理。更大的可能就是,来自西天的妖怪他们也有自己的方法让天庭执行自己的指令。有观音在后撑腰,最后仅仅被收服,而非丧命。

同样具备呼风唤雨能耐的还有火焰山的铁扇公主,“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那么,玉帝有没有文书,龙王又是如何执行?也是一重困境。有这么几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芭蕉扇本身如同文书,和虎力大仙一样指令玉帝下雨;第二,法器具有促使天庭签发文书的功效,而路径不得而知,这种可能性较大。

龙族的一干人系生存在这种利益纷争的关系网中,如此反观,就不难明白当初东海龙王初见孙悟空时为何那么客气。敖广太世故,太懂世俗。他虽然不知道孙悟空师从何方,但是他感受到了孙悟空背后菩提祖师的力量,那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在龙王们的身上运用的炉火纯青,这是身份和地位使然。

至五十一回大战独角兕时,提及到水德星君,这位便是龙王们的直系领导。原文为:水德星君闻言,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

4.意料之外。

先前提到,泾河龙王因执行错了命令就直接被斩杀。祭赛国内,万圣龙王陪同女婿九头驸马于孟秋朔日夜半子时在此下了一场血雨。这么大的事情,天庭不知道?为何不处置?万圣公主上天偷取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九头驸马偷取了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这两口子把该宇宙中最强的两方都得罪了,而自己却仅仅依赖与一个卑微的龙族。

此事太蹊跷和意外。万圣龙王的战斗力仅有一句话,孙悟空“只一下,把个老龙头打得稀烂”,万圣公主也是一言,猪八戒“着背一钯,筑倒在地”。只有对九头虫时,孙悟空看它径投北海而去,止住道,“穷寇末追”。孙悟空一般都是习惯于斩草除根,杀个妖怪必烧洞府,为何在此对九头虫网开一面。

众龙皆死,孙悟空留下一活口,“家无全犯,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老婆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但留我命,凭你教我做甚么。”随即用铁索穿了琵琶骨安在塔处。出身龙族,贵为龙王之妻,说出此无赖之话,即可管中窥得龙族地位。另有一处可以佐证,青毛狮自怪和白象精蒸师徒四人时,孙悟空念一声“唵蓝净法界,千元亨利贞”的咒语,拘唤得北海龙王早至。

第一,孙悟空在叫土地山神时才用“拘”字,而在此却也用了“拘”字。第二,自九头虫投至北海,孙悟空从此再没联系过任何龙王,而此时拘得是北海龙王,自有深意。

此次,北海龙王亲自将身变作一阵冷气,吹入锅下,盘绕围护。孙悟空之精明,细思极恐,后续我会再赘述一章。如此草蛇灰线,这般伏脉千里,此等手笔亘古至今鲜有吴承恩之能耐。

5.人间高贵。

龙王毕竟是龙王。一无是处,也是人间之王。泾河龙王得到袁守城的指点后,托梦给李世民,“陛下,救我。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李世民也亲口答应要救此龙。言外之意,唐帝王在泾河龙王之上,但此时泾河龙王有求于唐王,所以高低不实。就人间而言,人间帝王比起龙还是差远了。

东土大唐以外的诸多国度,几乎各国近乎都为了风调雨顺而操碎了心。不难看出,能够管控风雨雷电自然法则的执行者要比下界听天由命的凡人们高贵的多。哪怕仅仅是个仙界底层的打工仔,也要比你这个人间皇帝尊贵。这就是鸡头和凤尾的区别吧,他们直接存在的是质的差别。

在朱紫国,孙悟空医治国王要将白龙马的尿做药引,沙和尚笑道,“马尿腥臊,如何入药。”白龙马亲言,“我本西海飞龙。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之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童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请抛却也?”

孙悟空言,“此间乃西方国王,非尘俗也,亦非轻抛却也。”言外之意,西海飞龙的尿在人家是宝贝,且不愿抛却。孙悟空劝说下才能让国王食之。人间皇帝和龙族何种关系更加显而易见。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龙族在西游中的处境,也是我等凡夫俗子所面对的现实处境。锐意进取,自然是好事。若在当下难以实质突破,那么如何调整心态便是关键。

对于上者,拒绝无底线、违背良心或心理扭曲似的攀援。对下者,莫轻视、嘲讽或不屑,多予以鼓励和重视。处理好上下这对矛盾,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生态关系,也是自身获得幸福质量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成为龙又有何益处,还是做个堂堂正正、踏踏实实、不趋炎附势的人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