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安十二时辰的细节连一只狗都不放过这 [复制链接]

1#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一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康翔宇

开播已半个月,被网友誉为“国产神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口碑持续走高。走心的细节处理让网友们无限接近那个真实的大唐盛世,更有网友戏称“活该这部剧能火”。那么这部剧的细节具体到什么地步呢?连一只狗都不放过。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就和您来聊聊这只狗的事儿。

中国细犬皇帝们很喜欢

在《长安十二时辰》的第十一集中,主角张小敬从宣徽院借来一只狗。而张小敬正是借助这只狗灵敏的嗅觉,成功找到了位于昌明坊的龙波据点。这只看起来“狗如其名”,又细又长的狗,名为阿细。但别误会,它叫阿细不是因为它真的细,是因为它是我国本土名犬——中国细犬。

中国细犬是中国古老的狩猎犬种,早在西汉中国细犬便经由丝绸之路由阿拉伯国家传到中国。经过多年变迁,分为山东细犬和陕西细犬,后又分化成山东细犬、陕西细犬、河北细犬、蒙古细犬四种类型。

中国细犬嗅觉灵敏、衔取和猎捕欲望高、耐力好、速度快,从头到脚没有多余的赘肉,常态看起来有点骨瘦如柴。它具有先天的猎性,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细犬也会利用自己的嗅觉按“之”字形搜寻猎物,这是它们的天性。

对于中国细犬的外貌,民间一直流传着“头如梭、耳如扇、腰如弓、尾似剑、四个蹄子一盘蒜”的说法,因其身形敏捷,又称“快犬”“疾犬”。

中国细犬体型高大,气质优雅,性情温驯,极其适合平原地区捕猎,也可以当做护卫犬。这也让它跻身皇家御用的行列达一千多年之久。在《长安十二辰》剧中也有介绍,作为皇家机构的宣徽院,专门为皇帝豢养雕、鹰、犬等动物用以玩赏,而阿细就出自于宣徽院。

据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园陵犬赋》:“嘉彼御犬,即良且驯,蒙先朝之乃眷,向宫室而托身。”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唐代帝王对细犬的钟爱。

很长时间以来,细犬不仅是皇室宗亲和达官贵族们的玩伴,也深受民间爱犬人士的喜爱。所以,在西安咸阳至今还保留着“细狗撵兔”的独特民俗,这不得不说是受古代皇家狩猎传统的影响。

大辽时期,细犬被称为“契丹猎犬”。据邵国田在《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壁画》一文中介绍:该墓东壁画一幅《出行图》上画有一只白色奔犬,细腰、腿高且粗壮属猎犬。此犬与库伦六号辽墓壁画中所绘灰犬相似,应同属“细犬”。

据《元都丞志》及有关史料记载,当年许多蒙古细犬在战争中作为警戒与狩猎之用,这些英勇机敏的细犬屡建奇勋。

清朝康熙大帝曾命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绘制《十骏犬图》,人们普遍认为,这十幅画作中,除了藏獒,其他的9张皆为中国细犬。

曾咬过孙悟空现在数量很少

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细犬,最著名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非《西游记》莫属了。

在《西游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孙悟空)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跤。”没错,这里所说的咬了孙大圣的,就是一只中国细犬。

它在西游记里第二次出场是第六十三回制服九头虫的那一段:“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而去。”

二郎神身边的狗,那自然就是哮天犬了。但它拥有“哮天犬”的名号却不是在《西游记》中。实际上关于它最早的记载出现于东晋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搜神记》中,在书中它又名“地中犀犬”,相貌为“白毛细腰之犬”,“形如白象”,“白马爷乘神坐骥,白犬神嗷紧跟巡。贯会降妖捉鬼怪,邪祟精灵影无踪”。

而在《封神演义》中,首次将二郎神杨戬的狗以“哮天犬”命名,但却并非神兽而是法宝,平时如纸片一样揣在怀里,对战时祭出,便可化为一只猛犬咬人脖颈,多为偷袭或拖延敌人之用。虽说威力不大难以致命,但就算是神仙也难逃被撕掉一大块血肉。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阿细是一只中国细犬的说法已得到剧组的认可,剧组官方微博上有这样一条耐人寻味的消息:“全世界仅存不到十只。”你没看错,不到十只。

如此品种优良,又是中国本土的狗,为何现在却如此稀少?

年前后,随着国外知名猎犬——和中国细犬外形极其相似的灵缇犬大量引入,很多人已经渐渐淡忘了本土的优质犬种。

虽说在年11月中国细犬曾在世界大赛夺得过成年组总冠军,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此殊荣的细犬,让这个古老的本土犬种迅速出现在其他国家犬爱好者的视线内,提升了中国本土犬的知名度。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国外品种犬,忽视国内优质犬种,身形较大、独立性较强、对于运动需求量较大的中国细犬,很显然不太适合在城市居住的人饲养。多种原因造成纯种中国细犬数量越来越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