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毅
第一节
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段话: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从孔孟之道的角度来看,确乎"利诚乱之始也”,利,可以说是诸恶之源。而从资本的角度看,仁义可能才是贫穷之根,弱小之因。故看待利和义不能走极端,搞两级分化。要弱化其对立性,寻找其统一性,如为义而利,何如哉?
孟子和其祖师孔子一样,执着于仁义一端,不愿言利,故在当时四处碰壁。司马迁将孔孟与牛鬼蛇神的驺子对照而写,就更能突出他们的窘境:
"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谒石宫,身往亲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这个驺衍,到了燕国清水洒道,拥彗迎门,好大的面子!
看到"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真是令人心酸,凤凰落架不如鸡!这样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怎么混到这个地步?那是因为:
"卫灵公问阵,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
既然二位不愿苟合世俗,那么备受冷落,也就不奇怪了。孟子当时所处形势是:
"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
在这样一个崇尚战争、穷兵黩武的年头,孟子那套为弱势群体喊话的说教,能有市场吗?正如司马迁所说"持方枘内圜凿,其能入乎”!
孟子在列国转悠了几年,没人买账,便回到邹地著书立说,"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因祸得福,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
第二节
《孟子》七篇,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孟子当年很落魄,不是他的理论不好,而是太超前了,当时沒有哪个国君有能力打破常规思维,去实施他的那一套前瞻性思想。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孟子的理论伟大在哪些方面。
(一)
有一次梁惠王请教孟子说:
"晋国(魏国人常自称其国为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他说得很实在,问得很肯切:我们是大国,可东败于齐,西丧于秦,南辱于楚。怎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扭转局面?
孟子指出他失败的原因: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意思是说,仗,得老百姓去为你打,可你对他们不好,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他们为什么给你去卖命?不败才怪!孟子所开出的取胜药方就是: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坚甲利兵矣。”
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只要百姓愿意为你打仗,他们拿着木棒就将秦、楚的坚甲利兵打败了。但前提是:①省刑罚;②薄税敛;③深耕易耨;④修其孝悌忠信。一句话,施仁政于民,则仁者无敌!
(二)
我们已知,梁惠王冥顽不化,听不明白,听明白了也办不到。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儿子梁襄王亦"肉食者鄙"。他与孟子见面,忽然提岀了一个问题:
"天下恶乎定?”
孟子回答说:
"定于一。”
他接着问:
"孰能一之?”
孟子明白无误地告诉他:只要不以杀人为嗜好,国家就能统一;国家统一了,社会就会安定。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打了个比方: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说得太精辟了,放之四海而皆准。问题是,梁襄王除了杀人,他有这个调动人民力量的本事吗?他能以民为邦本吗?不能。他只知搜刮百姓,驱逐他们上战场拼杀。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最后只能导致灭族亡国。
(三)
为了传道,孟子来到齐国,拜见了齐宣王。这个齐宣王也想学齐桓公,谋为霸主。为此,他请教孟子。孟子告诉他: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问孟子,他能否保民?孟子说能。齐宣王又问理由是什么。孟子讲了一个他听说的齐宣王有善心的故事:有人拉着一头牛宰了衅钟,那牛吓得发抖。齐宣王看到了,让人用羊替换下了牛。孟子总结道: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肯定他有不忍之心,这是施行仁政的底基。但齐宣王并不明白,他同情一头牛与称霸诸侯有什么关系。孟子又用类比的方法来启发他: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用一牛之爱,推而广之,引申到百姓之爱的话题上,告诉齐宣王:不是你不能爱百姓,而是你不想这样做。假如让你"挟太山以超北海”,你说你不能,那是真不能;让你为"长者折枝”,你说你不能,那是假话,是你不想做。故孟子反诘说: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齐宣王为什么不想这样做?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宣王想做霸主,凌驾于诸侯之上。孟子告诉他,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缘木求鱼,虽不得鱼,但无后灾。欲实现霸主的野心,后必有灾。孟子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开导齐宣王: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孟子阐述了齐宣王欲称霸的后果,又回到了正题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者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讲的是王道,而不是打打杀杀的霸道。
第三节
前述已提及,那个梁惠王见到孟子,迫不及待地问道: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司马迁读此文都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利诚乱之始也。”
司马迁所总结的,就是孟子要犀利揭露和批判的社会丑恶现象。他不仅痛斥利是乱之始,而且无情嘲讽因逐利而产生的势利小人。
孟子有一篇文章叫《齐人有一妻一妾》,说的是一位有一妻一妾的男人,每天晚上回来都是酒足饭饱。妻问他和谁喝酒吃饭,他说都是富贵人。可是家中从未有富贵之人登门造访。妻子有疑惑,第二天早上尾随丈夫岀门,方见他到了坟地,捡食祭品。妻子回来告诉其妾,两人相拥痛哭。孟子于此文结尾写到: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追逐利益,崇尚金钱,有钱的炫富,没钱的打肿脸充胖子。灵魂被彻底扭曲了。彼时的齐宣王时代,大约从上到下都是这副德性吧。难怪孟子会在齐国受到冷落,因为他避利而趋义。
梁惠王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好战,抱怨人民太少,亦即替他打仗的人太少。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反讽他,又苦口婆心地讲了下面一番话: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讲的是王道,似乎绕的弯子太大,而梁惠王心里想的是霸道,直截了当。可见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也。
齐宣王倒是想尝试一下王道,孟子也给他讲了一番道理: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唯救死而恐不赡,奚暇制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孟子所谓"本”,就是爱自己的百姓,为百姓谋福祉,这是根本;要说"利",这就是最大的利益。有了这个根本和利益,国家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孟子给梁惠王和齐宣王所讲道理,掰开揉碎,引类取譬,算是讲透了。孟子还担心他们听不明白,又勾勒了一幅人民幸福生活的蓝图,告诉他们: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下面一段话,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给梁惠王讲了,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又给齐宣王讲了。引录于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囗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所说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应该是诸侯所谋最大的"利"。可惜梁惠王和齐宣王听不懂,也不想听懂。因而孟子才被"困于齐梁”。
但世上总有明白人,发现孟子理论之超前之先进,故弘扬于世。古代践行一千多年,收效不明显。只有今天的中国完全实现了孟子的理想而有过之无不及一一这就是我们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