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年)正月,渤海太守袁绍、河内郡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广陵郡太守张超(张邈之弟)、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上党太守张杨共十四路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在河南酸枣县(今延津县)结成统一战线,集体高举打倒董卓大旗,决定与董卓进行斗争。
《三国演义》里把参与会盟的诸侯说成是十八路,与历史有出入。罗贯中把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这四路也算在内,完全只是为了壮大诸侯声势而已。
董卓看到关东诸侯声势浩大,他也没有闲着,他又像从前一样,宣布天下大赦,以争取民心,唯独废帝刘辩不在此内,他派人送去一杯毒酒,叫他喝下去,刘辩死去。董卓还召开大会,主要商讨如何发大军讨伐山东诸侯。义郎郑泰认为,不要紧急征兵,坚守就好。那些诸侯乃乌合之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散去。董卓听了深以为然。
十四路诸侯及董卓势力范围位置图
董卓又想到,洛阳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诸侯随时都可以打过来,还不好应付。自己从西部而来,洛阳这里的环境自己也不熟悉,还不如回到长安为好。于是他又召开大会,打算迁都长安。众臣听了默默无语,碍于董卓权势,谁敢反对?董卓以为大家都已同意,却不料五官中郎将杨彪(杨修之父,杨修事迹后面会讲到)和太尉黄琬站起来表示反对。董卓很不高兴,就撤掉了他们两人的职务。以前,吏部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劝董卓任用人才,董卓全部采纳。这次他们二人看到董卓竟要迁都,都齐声劝说不可,他们以为这次董卓也会听他们的,不料董卓大怒,下令处死二人。至此朝中无人再有反对之声。
初平元年(公元年)二月,董卓定下迁都长安计划。他想到,以后可能再也回不了洛阳,就这么回长安,他很不甘心。于是他命人把洛阳城里有钱人全部抓了起来,全部砍杀后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洛阳城里有几百万人,极尽繁华。董卓要把百姓也一起迁走。一路上唉声怨地,苦不堪言,兵士如狼似虎,看见掉队的就用鞭子抽打,有的还用大刀砍死。最后,董卓命人在洛阳城里放了一把火,霎时间火光冲天,洛阳地区“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曾经繁华的帝国首都变为废墟。
不仅如此,董卓还叫吕布派兵士挖掉皇家贵族的坟墓,将里面陪葬的金银器皿就是连铜钱也不放过,全部带走。为了显示他迁都长安并不是为了逃跑,董卓还派兵在集市上横冲直撞,看到男的砍下脑袋,说是把袁绍他们打得大败而逃;看到女的就赶上车带走,还将这些女人分给广大士兵。
董卓迁都长安,将汉献帝控制在自己之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诸侯并不买他的账,这让他烦恼不已。更重要的是,他的智囊团人才太少,于是他就提拔朝中大臣王允为司徒,让他负责处理事务。王允不负所望,将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董卓大为高兴,经常宴请王允。殊不知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董卓火烧洛阳
董卓痛恨袁绍,就迁怒于他的叔叔袁隗。尽管袁隗当初对废立皇帝上赞成董卓,但董卓知道他是不得已,于是他下令杀掉袁隗及一家老小五十多人。袁绍闻知,哭晕在地,他喊道:“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然而,袁绍那些诸侯并非完全同心,他们各有各的算盘。因为他们看到,在这种乱世,正是他们发展和壮大自己队伍的好机会。
长沙太守孙坚就是靠这个机会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他自称是孙武的后代,说孙家不同凡人,加上他英姿勃发,胆子很大,曾一个人在江东与海盗拼杀,这使得他名气暴涨。黄巾事件后,孙坚开始发迹。任朱儁的佐军司马。宛城之战,他第一个登上墙头,立下了大功。后又被派到西部与韩遂作战。那时他还是荡寇将军周慎的部下,他曾劝周慎断掉敌人的粮道,但周慎不听,结果周慎反被敌人断了粮道,差点儿全军覆没。后来他又建议车骑将军张温砍死董卓,但张温说没有朝廷授权不可为,以致后来导致董卓挟持汉帝,号令朝臣。
中平四年(公元年),长沙人区星反叛,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他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中平六年(年)孙坚起兵,不久,便做了两件大事。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然后孙坚带着部队,与袁术的部队会师,袁术于是和孙坚联手,又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董卓迁都长安后,就带兵返回洛阳驻扎,而那些诸侯声势浩大,口号喊得震天响,可就是不见行动,他们大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想同董卓死磕。曹操心里非常气愤,说,我们现在就是为了消灭董卓才集聚在一起,这正是对董卓一战的时候,奈何大家为何按兵不动呢?可谁也不听他的。
孙坚(-)三国吴国的奠基者
曹操这人很有血性,索性带领本部人马向西而去,好在张邈抽了一队人马去帮他。但在荥阳就遇到了董卓手下将领徐荣,结果曹操大败,还被射中了一箭,幸亏他的堂弟曹洪死战得脱,才得以回到酸枣驻地。
曹操又向各路诸侯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说只要按他的做,保管能拿下董卓的脑袋。但依旧没有谁愿意听他的。曹操只好带着助手夏侯惇去征兵,在河内驻扎。
董卓一直在与盟军相持,时间一长,也烦了起来,他决定主动出击,先选其中一个诸侯下手,可是他却选到了孙坚。孙坚正在鲁阳城东野外喝酒,突然看到董卓部队杀来,尘土漫天,但他并不慌乱,继续喝酒,喝了很久才站起来集结队伍。董卓将领怀疑其中有诈,不敢向前,眼睁睁看着孙坚走脱。但董卓也没有白跑,他又袭击河内郡太守王匡的部队,王匡也在喝酒,结果这次董卓偷袭得手,王匡大败而逃。
关东诸侯就这样与董卓耗着,想起来真丢脸,这让盟主袁绍坐不住了。他想,现在皇帝控制在董卓手里,掌握了天下最大的政治资源。如果我也重新立一个皇帝,那董卓手里的皇帝不就成了摆设?于是他召集大家开会,提出这个建议,说当今皇上还不知是死是活,不如另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这样董卓岂不毫无作为?可话刚提出来,曹操就表示反对。曹操说,天子还小,又没有错误,为何不向西与董卓决战,何必向北迎接刘虞?另外一个反对的是袁术。袁术野心极大,他心里早就有了自己做皇帝的打算,岂能同意袁绍又重新立一个皇帝?于是袁术表示对当今天子忠心耿耿,也决心与董卓血战到底。
建安二年(年)袁术称帝于寿春
初平二年(公元年)二月,袁绍不听曹操和袁术之言,便派人去找刘虞。自己去当这个皇帝,肯定没好果子吃,刘虞怎能答应?袁绍只得作罢。
此时董卓提拔自己为太师,可是孙坚不信邪,总去找董卓打仗。董卓当太师没几天,孙坚移驻梁县以东,和徐荣遭遇,被徐荣打得大败,狼狈而逃。敌人不停追赶,孙坚头戴红巾,很是引人注意。关键时部将祖茂将红巾戴在自己头上,孙坚得脱。敌人于是追赶祖茂,祖茂待孙坚走远,才取下红巾挂在一根柱子上,自己钻进草丛中躲了起来。敌人不以为意,骂骂咧咧跑开了,祖茂也得脱。
《三国演义》写这一段时,说祖茂被华雄斩杀,但历史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董卓恼怒孙坚,便派王牌部队由大将胡轸率领继续追击孙坚,还派吕布作为胡轸的助手。可是吕布和胡轸矛盾很深。胡轸属于董卓凉州嫡系部队,而吕布是原先丁原的并州杂牌部队。吕布自归降董卓后,董卓对其很好,形同父子。而胡轸认为,如今凉州部队军纪差,就是因为吕布的并州军掺杂进来带坏了风纪。只有把那些杂牌军除掉,搞定吕布,以后军队就整肃严明了,吕布听后大怒,这为以后吕布造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轸带领队伍来到广城,离阳人不远,此时部队已经很是疲惫,胡轸决定明天再战,但吕布不同意,说阳人只是一座空城,只管去打。于是胡轸进攻阳人,不料孙坚就在阳人,打了个胡轸措手不及。胡轸决定停止进攻,先宿营再说。可是,孙坚晚上过来偷袭,一时间胡轸部队大乱,士兵四散奔逃,胡轸跑得飞快,趁机走脱。他手下的部将华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慌乱中跑错方向,正好撞到了孙坚的刀口上,被孙坚部下乱刀砍死。
孙坚屡次挑战董卓
《三国演义》说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其实是虚构的故事情节。华雄在与关羽交战前,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均被华雄杀掉,把华雄吹得本领很高,以至于袁绍叹息,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之后便有了关羽斩华雄的情节,罗贯中描写这个情节主要是衬托关羽的本领高强(真实历史中关羽本领确实极其出色,以后会逐步写出)。其实,华雄死得极其窝囊,他是稀里糊涂被孙坚部队杀掉的。
自从十四路诸侯结盟以来,一些诸侯与董卓交战并没有讨得便宜,只有孙坚这次能够大败董卓兵马,这使得孙坚身价倍增,信心倍增,可是却招来了某些其他诸侯的嫉妒,袁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看到孙坚慢慢做大,袁术心里很不舒服,他的手下给他出主意说,不要再给孙坚提供粮草,看他怎么去攻洛阳。此时的孙坚意气风发,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洛阳,手下来报,粮草不多了。孙坚听后立即命人去找袁术,要求提供粮草。袁术是各路诸侯的后勤保障官,所有粮草由他统一分拨。哪知手下人不久就回来了,报说袁术不肯提供粮草。孙坚大怒,就亲自去了袁术营帐。
孙坚道:“我跟董卓没有任何恩怨,董卓要抓要杀的是你们袁家,如今我带江东子弟去前线作战,一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二是为了给你们袁家报仇。现在你居然不肯发放粮草,想把我军饿死在前线。你是何居心?你这么与我为敌,那好,我走可以了吧,你去和董卓打吧!”袁术没法,只得发拨粮草与孙坚。
董卓知道后觉得机会来到,他派人去孙坚营帐,说想和他做儿女亲家。孙坚当场把来人大骂一通,赶出营帐。董卓怒不可遏,立即点兵攻打孙坚,但被孙坚打得大败。董卓见孙坚锋芒太甚,决定退出洛阳,孙坚立即率军进驻洛阳。
孙坚北上路线击董卓进入洛阳
此时的京城洛阳已是一片废墟,空空荡荡,到处是断壁残垣,只有几只哀鸟在啼叫。但是孙坚依然还是有收获。原来他找到了皇帝逃走时没有带走的传国玉玺!他立即命心腹收好,不要对外声张。
董卓已经返回长安。而此时的众诸侯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来。
袁绍虽然是渤海太守,但手下部队不是很多,也没有坚强的根据地,这让他很是郁闷。公孙瓒知道韩馥是个好欺负的人,他对冀州垂涎已久,早就想把冀州并入自己的地盘。他派出部队去攻打韩馥,韩馥不敌,向袁绍求救。袁绍按照谋士逢纪的策划前去韩馥驻地,对他进行威逼,说袁绍家事四世三公,还是盟主,打仗能打得过袁绍么?如果他和公孙瓒联合夹击冀州,你怎么抵挡?
韩馥是个胆小的人,听了很害怕。他决定投降袁绍,他说他本来就是袁家的部下,理应奉还。袁绍高高兴兴地接管了冀州,立即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实际上是空头将军。韩馥手下的田丰、沮授、审配等都得到了袁绍的重用。韩馥后来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曹操见盟主袁绍正扩大地盘,也带领部队进入东郡。东郡太守桥瑁与兖州刺史刘岱交恶,打得不可开交,后来刘岱杀掉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不久,一群乱匪进攻东郡,曹操趁机在濮阳大败乱匪,曹操于是占领东郡,袁绍就封曹操为东郡太守,此时曹操才有了自己的地盘。
公孙瓒与袁绍争斗
袁绍、曹操开了这个头,其他诸侯也开始纷纷扩大地盘的征战,他们早已把消灭董卓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最后连袁绍与袁术也闹僵了。
和其他诸侯不一样,孙坚还在坚持与董卓战斗。袁术巴不得孙坚天天在战场上打仗,这样可以消耗他的兵力。孙坚还不知道,袁绍让自己的部下周昂做了豫州刺史的位置,而豫州刺史之位本来是孙坚的,更为可气的是,他还让周昂夺取了孙坚的阳人城。袁术听说后也不高兴,尽管他和孙坚因为粮草发生过小矛盾,但孙坚好歹是他的人,当年是他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的,没想到袁绍一点也不给他这个兄弟面子。于是他请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来联合夹击周昂,可是公孙越一仗没打完,就被一支流矢射死。
公孙瓒可不像袁绍袁术那样毫无兄弟之情,他非常疼爱这个弟弟。他叫了起来:“余弟死,祸起于绍。”说完立即发兵攻打袁绍。袁绍刚占领冀州,脚跟都还没站稳,他还不想结仇太多。于是他亲自将渤海太守印绶交给公孙瓒的另一个弟弟公孙范。可公孙范当上渤海太守后,立即支持哥哥调转枪口对付袁绍。
公孙瓒也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他私自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并叫他的同窗及好友刘备一起前往青州。
我们暂时岔开话题,顺便简单讲讲刘备的情况。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曾“贩履织席为业”,“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这和《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刘备经常感动流泪的情况有点区别。他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此时依附公孙瓒。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
刘备关羽张飞图
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鼓励民间组织武装与张角等作斗争。刘备组织民团的时候,关羽、张飞和刘备早已认识,故关、张二人也参加了进来。《三国演义》里面说张飞原是一个屠户,他花了家里的积蓄来招兵,和史上所讲述的有点出入。至此,刘关张三人就组成了一个小型集团。关羽和张飞也很尊敬刘备,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意思是他们像亲兄弟一般非常要好,故《三国演义》还专门安排场景,说他们桃园三结义,结成异性兄弟,只是为了衬托他们三人的关系要好而已。
刘备曾因为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张纯叛乱有功被授予安喜县尉,期间发生过鞭打督邮的事件,但和罗贯中所说的大相径庭。一天,督邮来安喜检查工作,刘备想巴结他,哪知这个督邮就是不见他。刘备担心督邮回去说他坏话,心里很生气,就带领手下冲进督邮住所。此时那督邮正在睡觉呢,刘备冲进去救把他捆了起来,然后拿起鞭子狠狠地抽打他。最后他将安喜尉大印挂在督邮脖子上,然后就跑掉了。
后来刘备又跟着何进手下毌丘毅到丹阳招兵,他们在下邳遭遇土匪袭击,刘备拼命战斗立下功劳,再接着他担任高唐令,被当地土匪收拾了一番,只得逃跑,实在无法,他投奔了他的同窗公孙瓒。
刘备在公孙瓒处任别部司马时,有个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来投,此人便是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刘备一看就喜欢上了,从此刘备也把他当做兄弟一般对待,赵云深受感动。
赵云,字子龙,汉末蜀汉时期名将
话接前文。
刘备当田楷副手去青州时,经公孙瓒同意,赵云也随同前往。由于刘备工作努力,就当了平原县令。这样刘备总算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然而,直到此时,袁绍、曹操并不是像后来那样强大,当时真正强大的是袁术,他占据的地盘南阳当时很大,“户口数百万”,但是他不善经营,搞得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袁绍被过继给了他父亲的哥哥,这样袁术和袁绍就成了堂兄弟。由于袁术属于正统,所以他很看不上袁绍。
袁术和袁绍互相攻击对方,彻底撕破了脸。由于公孙瓒弟弟公孙越被袁绍部将周昂射死,而孙坚本就是袁术这边的人,因此孙坚和公孙瓒都支持袁术,但刘表等大多数人都站在袁绍这边,搞得袁术成了少数派。袁术发狠说,“绍非袁氏子。”这使得袁绍非常恼火。
初平二年(公元年)四月,于是袁术怂恿孙坚去打刘表。
刘表部下黄祖迎战孙坚,但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黄祖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往岘山(今湖北襄阳县南)逃跑,孙坚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月亮升起来。渐渐地,孙坚的队伍落在了后面,只有孙坚少数人跑在前面。黄祖回头看时,发现只有孙坚和几个随从在后面,心想,我今天定叫你死在此处。他叫手下在山路边埋伏了起来,只待孙坚前来,就没头没脑地放箭。
孙坚哪里会料到黄祖这一手?只顾向前驰奔,突然月光下箭如雨下,可怜孙坚一世英雄,正是他建功立业之时,就这样死去,年仅三十七岁。陈寿评价他说,“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之死,导致历史重新发生转向。如果孙坚搞定刘表,则荆州则为孙坚所有。荆州处于东西、南北之要冲,以孙坚父子的才能,曹操就难以经略中原,刘备也不可能在益州站住脚跟。当然,有孙坚的存在,曹操后来的官渡之战也就难以取得对袁绍胜利。
孙坚最终被黄祖所杀
孙坚死后,孙坚长子孙策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然而,孙坚的败亡,对公孙瓒刺激很大。因为他们两个仅仅是支持袁术和袁绍对抗的人。公孙瓒实力强悍,当时比袁绍要强大得多。但公孙瓒总是针对他下手,搞得袁绍心里很烦,于是决定与公孙瓒一决高下。
公孙瓒派严纲带领三万人迎战袁绍的先锋鞠义。鞠义只带八百人精兵,其他人员埋伏在两翼,只等严纲前来,就拿箭射他。果不其然,公孙瓒见其兵少,挥动大军追赶,鞠义见敌人进入埋伏圈,立即喝令放箭。霎时间,箭雨飞蝗,向公孙瓒部队直面扑来。公孙瓒部队大为慌乱,死者不计其数,严纲本人也被鞠义杀死。关键时刻,公孙瓒的另外一只生力军出现了,见状赶紧杀过去。鞠义只得死战,袁绍也亲领大军指挥冲杀,总算止住了公孙瓒的进攻。但公孙瓒经此一战,逐渐走向衰弱。
就在关东诸侯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董卓没有抓住机会趁他们内讧时发展自己,而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总算没有诸侯找他的麻烦了。董卓权倾朝野,他把自己的人全部提拔为官,甚至把刚生下来的小儿子也封了侯。他现在几乎和皇帝一模一样了。他给自己修了一座巨大的建筑物堡坞,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竟然存放了三十年的物资!同时,董卓每天想的是如何把皇帝拉下马,如何安享晚年,所以他非常怕死,只要与他不保持一致,他动不动就把人杀死。
我们以前说过,王允表面上对董卓言听计从,从而成为董卓的心腹和忠诚卫士。实际上,王允隐忍不发,是在找寻适当的时机除掉董卓。王允认为,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挟持献帝,蔑视皇权,把持朝政,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好结果的。
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主簿,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后,吕布也顺势收编了并州军马,但吕布和他的部队一直被称为凉州嫡系胡轸看不起,认为他们是杂牌部队,搞得吕布心里非常窝火。
董卓,东汉末权臣,曾废少帝立献帝
而且,董卓吕布看似父子,但两人也有矛盾,而且矛盾很大,只是吕布需要借助董卓力量壮大自己而已。董卓脾气发作的时候,经常忘记吕布是他的心腹和保镖。有一次,不知为何事,董卓又发脾气,还发狠说,不打死吕布他不姓董,他顺手抄起一把短戟投向吕布,幸亏吕布反应很快,躲过了这一劫,否则吕布就董卓被杀死了。吕布躲过后,请求董卓原谅他,董卓这才慢慢降下火来。
董卓和吕布还有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好色。董卓安排吕布做好他家的保卫工作,可吕布不久却和董卓的一个小妾搞在了一起。尽管吕布舍不得这个爱妾,但这样让董卓知道,可怎么得了?吕布心里总是感到害怕,也感到十分郁闷。
这些情况都被王允看在了眼里。
王允和吕布关系很好,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这次王允又邀请吕布来他家喝酒。喝着喝着,吕布就叹起气来。王允连忙问,何故作此长叹?吕布正愁没法排遣,就把所有和董卓矛盾的事说了。
王允迟疑了一下,说,只有砍掉董卓的头,将军才可心安。吕布心里一惊,连忙说:“他可跟我有父子之情啊。”王允冷笑了一声,说,“天下有这样的父子么?当初他投戟要杀死你,可曾想到父子之情?况且他姓董,你姓吕,本非骨肉,父子之情何来?”吕布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无常,当初他背叛丁原,现在他马上觉得自己是在认贼作父,于是决定又背叛董卓,因此他答应了王允,加入倒董阵营。王允早先已经联络好了士孙瑞等人,只缺个内应,吕布加入进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董卓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
《三国演义》这一章里,讲王允为了除掉董卓,导演一出王允先将侍女貂蝉敬献董卓,后又约吕布和貂蝉相见,使他们情愫缠绵,董卓和吕布因为美女貂蝉争风吃醋导致两人变脸,最后除掉董卓的故事,显然是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增加故事趣味性的成分,实际上史书没有说貂蝉此人。
初平三年(公元年)四月,汉献帝大病初愈,心情极好,大家纷纷赶到未央宫前去祝贺,恭贺天子龙体康健。董卓虽然没把汉献帝放在眼里,但也要出场做个样子,于是董卓也赶到了未央宫。
王允就利用这个机会决定刺杀董卓。他事先安排吕布和已经被策反过来的董卓手下武将李肃带着十多名杀手潜伏在宫殿两边,专等董卓到来。
董卓来了,他依旧趾高气扬地慢慢登台阶而上宫殿,由于他身体非常肥胖,所以过了一会就到了宫殿。此时,李肃带领几名杀手跳了出来。董卓大吃一惊,连忙喊道:“奉先何在?”吕布立即跳出,手捧圣旨,大声对董卓喊道:“奉旨杀贼!”董卓知道上当了,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态。众杀手立即围上来,将董卓乱刀砍死。随后夷董卓三族。
随后,王允立刻让信使往各政府部门送达赦免诏书。董卓的死讯传出,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很多人把珠宝去换成酒肉来庆祝。
从中平六年(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到初平三年(公元年),董卓被杀。短短几年间,董卓由一个地方势力成为专断朝政,威震天下的枭雄。他暴虐无恩,肆意杀戮,他的死也就成了必然。后世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他说,“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完)